纵观世界各地科学城,时间有先有后,规模有大有小,品质有好有差,但必须具备一些客观基础和物质条件:一是建在世界大都市、沿海城市、地区中心城市;二是当地经济社会科技高度发达;三是拥有高端大学和一流科研机构为依托;四是与中心城区紧连,一般只有半小时车程。
毫无疑问,湖南创建湘江科学城,基本具备了上述客观条件和构成要素,可以说其势已成,其时已至。湘江科学城作为世界科学城一名新成员,大家有的,它已经或即将拥有。但普遍拥有等于没有。著名风险投资家维维克瓦德瓦说“硅谷是无法复制的”。我们欣喜看到,湘江科学城学习硅谷,但不照搬照抄,不图其形,力求其神,注重把以美国硅谷为代表的世界先进科学城的成功经验与中国国情、湖南省情相结合,将时代之变、科学之向与国家所需、人民所盼与湖南所能融汇贯通,彰显出自己鲜明的特色和品质,那就是厚重的湘江底蕴。
一、立湘江之名。中国传统文化认为,名字特别重要,所谓名如其人,人如其名,取什么名字,关系到个人和家庭的福祸得失,关系到事业兴衰成败。所以,古往今来中国人对取名字有许多研究,也有许多讲究,最主要是表达吉祥美好的寓意,名必有意,意必吉祥。湖南科学城,名字叫湘江,通俗易懂,朗朗上口,使人一听,就马上知道这是湖南的科学城,而不是湖北,或其他省份的科学城,清楚地回答了科学城“从哪里来向”和“向哪里去”两个根本问题,体现了科学城建在湖南、归属湖南、建好了必将造福湖南、搞砸了也会累及湖南的本质属性,这在很大程及上有利于争取湖南各级领导干部、共产党员和广大人民群众,增强对湘江科学城的认同感、责任感、使命感,激发出湖南人群体力量为建好自己家乡贡献力量的家国情怀。
二、拥湘江之核。湘江科学城规划范围153.65平方公里,跨越长沙、湘潭两市,其中长沙市95.3平方公里,湘潭市58.35平方公里。完全打破了行政区划界限,是一个跨界发展的新模式。
为什么选择在这个区域建科学城呢?湖南省公佈湘江科学城规划时,官方理直气壮地介绍,选址符合“五好”原则,即科创基础好、生态本底好、交通区位好、用地条件好、配套环境好。管不夸张地说,湖南最有优势的交通网络,最珍贵的科教资源,最有价值的人文品牌,目前优势产业和未来最有希望的产业,大多都聚集于此,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这里是全国重点发展城市群之一,长株潭三市地域相连,产业相向,人文相同,构成湖南的“金三角”,是基础最好、发展最快、后劲最足的板快。
这里联南接北,承东启西,是湖南乃至中西部地区对外联系、走向全国和世界交汇点。高铁、地铁、城轨、航空机场、通用机场、高速公路、国道、水运、港口、自由灾易区、综合保税区等纵横交错,星罗棋布,现代化交通、物流方式和工具不仅应有尽有,而且全国领先,世界一流。
这里是湖南科教中心。聚集了湖南近50%高校,拥有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大、湘潭大学、湖南科技大学等60多所大专院校。常住和流动总人口近300万,各类人才和大学生达90万,60多名两院院士和世界顶尖科学家、创新人才通过多种方式,在这里快乐、自由地工作、学习和生活。科技成果获奖数、专利发明数、每百人在校大学生数等创新指标,位居全国前列。全省131家国家级创新平台,99家独立科研机构,均在这里设立研发发中心或联络办事处,闻名世界、造福人类的袁隆平水稻研究中心、全国第三家、中西部第一家国家超级计算中心、中国轨道交通研发中心等世界一流科研机构,湖南“四大实验室”和“四个重大科学装置”,都建在这里。
三,建湘江之轴。湖南科学城座落在湘江西岸,面向大湘江,依水而建,顺江而进,背靠衡山山脉主峰之一的岳麓山,前有照后有靠,依山傍水,山水州城融为一体,潇湘八景蔚为壮观,山水之美,建筑之美,人文之美,科技之美交相辉映,各美之美又美美与共。从长沙橘子州头漫步至湘潭万搂,不仅会感受到湘江两岸风景如画,美不胜收,而且会看到五步一楼,十步一阁,鳞次栉比,建设热浪,扑面而来。湘江科学城建在湘江之滨,我们从历史维度观察和思考,具有划时代意义,在很大程度上揭示出湖南发展以土地为中心的旧时代已经基本接近尾声,以湘江为轴心的崭新时代正在到来。
湖南基情省情是“七山一水二分田”,山多水稀田少,人口众多。从封建社会至半封建半殖民地旧中国长达数千年历史中,农耕文化一直占据着统治地位,有饭吃、能生存是一代又一代人的毕生追求和理想,以耕田为代表的土地成了劳动成果的唯一来源和社会财富的主要象征,形成了以土地为中心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社会发展模式。新中国成立以后前三十年,以土地为中心不但没有改变,而且一步一步不断加以强化,开荒造田、开山造田、填湖造田、拆房造田等等,运用当时一切能够想到用到的办法和手段、工具,千方百计增加土地面积,扩大农作物种植面积。改革开放年代以来,仍然是以土地为中心,只不过由农村土地变为了城镇土地,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房地产开发成为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产业,许多老百姓家庭财富的增加来自商品房大幅增值,地方政府收入大多数或相当一部分是土地财政。
现在,我国经济社会由过去以数量扩张为特征外延式增长,转变为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城市化、工业化程度已经很高,对土地需求萎缩严重,土地中心模式难以为继,必须转到以实业强国、科技创新为核心的新征程、新赛道上来。
从长沙、湘潭两市情况分析,以湘江为轴心是势在必然。长沙自2001年国务院批准,行政中心由湘江东岸转移到西岸,大河西土地开发逐渐利用进入最高潮,依托于湘江一桥和五一路这一大横向中轴展开,从猴子石到北大桥之南北、至西到梅溪湖、东达汽车东站,几十年平方公里土地,在二十多年时间里基本卖光,大多数建成了新城区。长沙大河西用地已经十分紧张,难以满足建设科学城的巨大土地需求,向北、向西、向东扩张又受到许多条件制约,暂时难以实现,唯有向大王山方向的南边拓展。与长沙相反,2002年湘潭行政中心由河西搬至河东,在河东设立了昭山开发区和高新开发区、河西建立了经开区,沿湘江东西两岸向长沙方向发展,但后来由于昭山成为湖南“绿心”、严禁土地开发利用,湘潭便以经开区为先行区,坚是不移实施“向北拓展”战略,力求早日与长沙实现融城发展。两个兄弟城市相向发展,长沙向南,湘潭向北,在发展战略上无縫对接,于湘江西岸胜利会师。于是,以湘江西岸为竖轴,长达50多公里湘江西岸线,正式成为湖南高科技核心地带。
四、顺湘江之势。古往今来,吟诵湘江名篇佳作,不计其数,但最为人称道的,还是“沁园春·长沙”:
湘江自南向北,有人戏说是“格外一条筋”,其实,这是由湖南地理地貌的自然条件决定的。曾国藩说,“湖南之为邦,北枕大江,南薄五岭,西接黔蜀,群苗所萃,盖亦山国荒僻之亚”。郑佳明先生形象比喻湖南地理环境,好像一个朝北的大撮箕口。湖南东南西三个方向都是山脉,西边是雪峰山脉连云贵高原,南边是广东南岭山脉,东边是江西罗霄山脉,只有北部洞庭湖平原是湖南省地势最低平的区域,海拔大多低于50米,一半的地方朝着江汉平原,老天爷在这里为滔滔湘江水留了一个大出口。
湘江唯有自南向北才有出路,流向长江和大海,这是大自然经过不知多少年、多少代形成的水系流向,是山川湖泊相辅相成、相生相克的客观结果,是人类不能抗拒、无力更改的物质属性。一些专家、学者认为,湘江流向与中国近代史、革命史至现代更迭、演进、变化进程方向,完全一致,高度重合。(王龙林)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