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商业快讯 > 正文

中国第一批做近视手术的人现在怎么样了?

2024-11-15 15:28:43       来源:今日热点网

红灯亮起,家属止步。当唐微在手术室外等儿子出来的时候,不可避免地想起了19年前,自己做近视手术的场景。当医生操作仪器,切开自己角膜瓣的瞬间,“眼前一下子就模糊了,瞬间紧张。”

现在46岁的唐微,是中国较早一批做近视手术的人,她做手术的时候是2005年,当时中国还没引入飞秒激光,社会对于近视手术普遍持观望怀疑态度,会不会瞎?老了会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再次近视了怎么办……

这些问题,第一批吃螃蟹的唐微们,很有发言权。

第一批吃螃蟹的人怎么样了?

手术年限:19年

手术年龄:27岁

手术方式:准分子激光(LASIK)

27岁的唐微决定做近视手术,她要考的公务员岗虽然对视力没有硬性要求,但唐微想尽善尽美。

刚好爸爸有个好友做完近视手术已经半年,主刀大夫是原来同仁近视手术中心的主任陆文秀教授。当爸爸的好友说完自己的经历,唐微几乎没有任何犹豫,立马决定去做。

彼时是2005年,距离中国完成第一例近视手术,已经过去24年。

中国第一例近视手术完成于1981年,当时的手术方式是放射状角膜切开术(RK)。这种手术方式完全依赖医生手动操作,用钻石刀对患者的角膜进行切割,使角膜的中央变得扁平,从而改善视力。

早期的近视手术需要医生手持钻石刀进行操作

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放在全世界范围内,近视手术都仍然处于起步阶段。

发展到1995年左右,出现了准分子手术,它的原理是用角膜刀在眼睛浅层的角膜表层组织上,制作出一个带蒂的圆形角膜瓣,翻转角膜瓣后,在计算机控制下,用准分子激光对瓣下的角膜基质层进行精确气化,最后将角膜瓣复位,以此来达到矫正近视、远视或散光的目的。

唐微在2005年手术的时候,做的就是这种。

虽然当时近视手术已经发展了20多年,但社会对近视手术整体的认知度还很低,“大家主要怕给眼睛做坏了,或者是剧烈疼痛,也有人担心达不到预期效果。”唐微说。

但唐微没有这些困扰,因为手术当天的下午,她已经开始戴着护目罩玩电脑游戏,三天复查,视力就已经达到了1.5。

飞秒激光靠谱吗

手术年限:11

手术年龄:23

手术方式:半飞秒激光

8年后,唐微的爱人也想做近视手术,没有犹豫直接选择了唐微的主刀大夫陆文秀教授。

同仁近视手术中心主任、中国最早一批赴美学习近视手术技术的医生、准分子激光屈光手术行业标准起草人之一……陆文秀的这些名头还在其次,爱人决策的依据十分简单明了:唐微做完8年,视力一直保持得很好,8年之后技术更先进,肯定问题不大!

那时已经是2013年,当时的主流手术方式是飞秒激光。

相比准分子手术,飞秒激光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又更上了一个台阶,但是,作为当时最新颖的手术方式,当时的大众对飞秒激光也并不信任。

和唐微爱人差不多同一时间做手术的许月特别有感触:“十几年前飞秒技术刚进来中国,大家都持怀疑态度,会不会危险?会不会有后遗症?这些都是未知数。”

许月专门从内蒙古赶赴北京做手术,她要做手术的原因是她想参军,军队对视力有严格的要求。

那时候,许月身边的朋友知道她要去做近视手术,第一反应是:胆子也太大了吧!

但是最近几年,已经很少听到这样的声音,许月身边的人聊到近视手术,普遍的反应已经变成了:哦,你做近视手术了啊。

“大家更关注近视手术怎么做,而不是躲得远远地观望”。

做完手术11年的许月,至今仍然保持着1.2的好视力,她的主刀大夫是陆文秀教授的学生、北京爱尔新力眼科赵可浩院长。

许月仍然记得自己当时做手术的场景:一群不同地方的人慕名而来,排在她一前一后的两位,一位来自台湾,一位来自香港。

许月感叹,即便发展到2013年,也仍然是经济相对更发达地区的港澳台同胞对近视手术的接受度更高。

许月今年30多岁,视力仍然保持得非常好,但现在46岁的唐微,则已经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老花。

对此,唐微倒是坦然接受,“我做手术之前大夫就和我说过了,近视手术做完,到一定岁数该老花还是会老花,近视手术对老花确实没有治疗的效果,正常眼睛该老花还是会老花。因为近视手术它改变的是眼睛外面。正常眼睛里面该怎么样还是怎么样”。

“作为第一批吃螃蟹的人,我确实是受益的,早做早受益,不要到后期没什么意义的时候做,得趁着用眼的时候做。”

这是唐微的真实感触。

唐微和爱人在向陆文秀教授问诊

唐微没有说的是,她当时那么痛快决定做手术,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她手术的时候,其实很多明星也和她选择了同一个地方、同一个大夫做近视手术。

一方面是私立医院私密性好,一方面是医生本身的号召力。

这么多年,她在银幕上看到那些明星的时候,还会打趣一般问身边的人:你能看出来TA做过近视手术吗?和我是同一个大夫,比我还做得早。

新的选择

手术年限:当天

手术年龄:18岁

手术方式:全飞秒激光

绿灯亮起,手术室打开,唐微的儿子从里面走了出来,戴着护目镜,从外观上,几乎看不出他做了近视手术。

唐微的儿子做的是全飞秒近视手术,因为他打算参军,他的梦想是有一天能开战斗机。

发展到现在,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在中国已经开展了将近30年,从最早的每年数百人接受手术,到2003年达到每年50万例,2018年达到每年100万例左右。

2008年,美国国家航天局批准了角膜屈光手术应用于宇航员和航天工作人员,4年后发表论文称:近视手术是隐形眼镜、框架眼镜安全有效的替代。

唐微的儿子赶上了好时候,因为中国海军从2024年开始,放宽了眼科相关标准,明确了经过视力矫正手术后,可以作为海军飞行员征集对象。

许月的爱人就在眼科工作,对此她的态度是,做过近视手术都可以参加招飞,意味着全国更高的层次,对这种手术是认可的。

“很多孩子上了高三如果选择从军,都会把近视手术做了,原来国家对飞行员要求非常高,现在能纳入,说明近视手术本身的安全性,以及对任务的需要上,是过得了关的。”

问及是否后悔当年做近视手术的决定,几乎所有人都选择了“不后悔”,也不后悔自己做得太早,以至于错过后来的新技术。

“你就选择你当下能选的最合适的方案就可以,早做早享受”。唐微说。

(注:为保护患者隐私,文中唐微、许月均为化名)

北京爱尔新力眼科:成立于2002年,医院位于朝阳区琨莎中心,东邻燕莎桥、南望使馆区、环境幽雅、交通便利。依托于爱尔眼科集团国内外700余家眼科诊疗机构,超2000万庞大病例库,及科教研一体化平台我院拥有经验丰富的资深专家团队,可提供各类眼屈光疾病的诊断和诊疗服务。医院可开展“屈光不正手术矫正、角膜塑形镜、RGP、巩膜镜、医学验光配镜”等服务。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关键词:

责任编辑:kj005

商业快讯

中国第一批做近视手术的人现在怎么样了?

2024-11-15 15:28:43   今日热点网

红灯亮起,家属止步。当唐微在手术室外等儿子出来的时候,不可避免地想起了19年前,自己做近视手术的场景。当医生操作仪器,切开自己角膜瓣的瞬间,“眼前一下子就模糊了,瞬间紧张。”

现在46岁的唐微,是中国较早一批做近视手术的人,她做手术的时候是2005年,当时中国还没引入飞秒激光,社会对于近视手术普遍持观望怀疑态度,会不会瞎?老了会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再次近视了怎么办……

这些问题,第一批吃螃蟹的唐微们,很有发言权。

第一批吃螃蟹的人怎么样了?

手术年限:19年

手术年龄:27岁

手术方式:准分子激光(LASIK)

27岁的唐微决定做近视手术,她要考的公务员岗虽然对视力没有硬性要求,但唐微想尽善尽美。

刚好爸爸有个好友做完近视手术已经半年,主刀大夫是原来同仁近视手术中心的主任陆文秀教授。当爸爸的好友说完自己的经历,唐微几乎没有任何犹豫,立马决定去做。

彼时是2005年,距离中国完成第一例近视手术,已经过去24年。

中国第一例近视手术完成于1981年,当时的手术方式是放射状角膜切开术(RK)。这种手术方式完全依赖医生手动操作,用钻石刀对患者的角膜进行切割,使角膜的中央变得扁平,从而改善视力。

早期的近视手术需要医生手持钻石刀进行操作

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放在全世界范围内,近视手术都仍然处于起步阶段。

发展到1995年左右,出现了准分子手术,它的原理是用角膜刀在眼睛浅层的角膜表层组织上,制作出一个带蒂的圆形角膜瓣,翻转角膜瓣后,在计算机控制下,用准分子激光对瓣下的角膜基质层进行精确气化,最后将角膜瓣复位,以此来达到矫正近视、远视或散光的目的。

唐微在2005年手术的时候,做的就是这种。

虽然当时近视手术已经发展了20多年,但社会对近视手术整体的认知度还很低,“大家主要怕给眼睛做坏了,或者是剧烈疼痛,也有人担心达不到预期效果。”唐微说。

但唐微没有这些困扰,因为手术当天的下午,她已经开始戴着护目罩玩电脑游戏,三天复查,视力就已经达到了1.5。

飞秒激光靠谱吗

手术年限:11

手术年龄:23

手术方式:半飞秒激光

8年后,唐微的爱人也想做近视手术,没有犹豫直接选择了唐微的主刀大夫陆文秀教授。

同仁近视手术中心主任、中国最早一批赴美学习近视手术技术的医生、准分子激光屈光手术行业标准起草人之一……陆文秀的这些名头还在其次,爱人决策的依据十分简单明了:唐微做完8年,视力一直保持得很好,8年之后技术更先进,肯定问题不大!

那时已经是2013年,当时的主流手术方式是飞秒激光。

相比准分子手术,飞秒激光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又更上了一个台阶,但是,作为当时最新颖的手术方式,当时的大众对飞秒激光也并不信任。

和唐微爱人差不多同一时间做手术的许月特别有感触:“十几年前飞秒技术刚进来中国,大家都持怀疑态度,会不会危险?会不会有后遗症?这些都是未知数。”

许月专门从内蒙古赶赴北京做手术,她要做手术的原因是她想参军,军队对视力有严格的要求。

那时候,许月身边的朋友知道她要去做近视手术,第一反应是:胆子也太大了吧!

但是最近几年,已经很少听到这样的声音,许月身边的人聊到近视手术,普遍的反应已经变成了:哦,你做近视手术了啊。

“大家更关注近视手术怎么做,而不是躲得远远地观望”。

做完手术11年的许月,至今仍然保持着1.2的好视力,她的主刀大夫是陆文秀教授的学生、北京爱尔新力眼科赵可浩院长。

许月仍然记得自己当时做手术的场景:一群不同地方的人慕名而来,排在她一前一后的两位,一位来自台湾,一位来自香港。

许月感叹,即便发展到2013年,也仍然是经济相对更发达地区的港澳台同胞对近视手术的接受度更高。

许月今年30多岁,视力仍然保持得非常好,但现在46岁的唐微,则已经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老花。

对此,唐微倒是坦然接受,“我做手术之前大夫就和我说过了,近视手术做完,到一定岁数该老花还是会老花,近视手术对老花确实没有治疗的效果,正常眼睛该老花还是会老花。因为近视手术它改变的是眼睛外面。正常眼睛里面该怎么样还是怎么样”。

“作为第一批吃螃蟹的人,我确实是受益的,早做早受益,不要到后期没什么意义的时候做,得趁着用眼的时候做。”

这是唐微的真实感触。

唐微和爱人在向陆文秀教授问诊

唐微没有说的是,她当时那么痛快决定做手术,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她手术的时候,其实很多明星也和她选择了同一个地方、同一个大夫做近视手术。

一方面是私立医院私密性好,一方面是医生本身的号召力。

这么多年,她在银幕上看到那些明星的时候,还会打趣一般问身边的人:你能看出来TA做过近视手术吗?和我是同一个大夫,比我还做得早。

新的选择

手术年限:当天

手术年龄:18岁

手术方式:全飞秒激光

绿灯亮起,手术室打开,唐微的儿子从里面走了出来,戴着护目镜,从外观上,几乎看不出他做了近视手术。

唐微的儿子做的是全飞秒近视手术,因为他打算参军,他的梦想是有一天能开战斗机。

发展到现在,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在中国已经开展了将近30年,从最早的每年数百人接受手术,到2003年达到每年50万例,2018年达到每年100万例左右。

2008年,美国国家航天局批准了角膜屈光手术应用于宇航员和航天工作人员,4年后发表论文称:近视手术是隐形眼镜、框架眼镜安全有效的替代。

唐微的儿子赶上了好时候,因为中国海军从2024年开始,放宽了眼科相关标准,明确了经过视力矫正手术后,可以作为海军飞行员征集对象。

许月的爱人就在眼科工作,对此她的态度是,做过近视手术都可以参加招飞,意味着全国更高的层次,对这种手术是认可的。

“很多孩子上了高三如果选择从军,都会把近视手术做了,原来国家对飞行员要求非常高,现在能纳入,说明近视手术本身的安全性,以及对任务的需要上,是过得了关的。”

问及是否后悔当年做近视手术的决定,几乎所有人都选择了“不后悔”,也不后悔自己做得太早,以至于错过后来的新技术。

“你就选择你当下能选的最合适的方案就可以,早做早享受”。唐微说。

(注:为保护患者隐私,文中唐微、许月均为化名)

北京爱尔新力眼科:成立于2002年,医院位于朝阳区琨莎中心,东邻燕莎桥、南望使馆区、环境幽雅、交通便利。依托于爱尔眼科集团国内外700余家眼科诊疗机构,超2000万庞大病例库,及科教研一体化平台我院拥有经验丰富的资深专家团队,可提供各类眼屈光疾病的诊断和诊疗服务。医院可开展“屈光不正手术矫正、角膜塑形镜、RGP、巩膜镜、医学验光配镜”等服务。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

相关阅读

美图推荐

爱上海信H55E72A就是这么简单
培养一名航天员到底有多难?
全新光学设计 永诺将推出新款50mm f/1.4
4月MPV:市场“换血”高端走俏 宝骏730需自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