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苏科技大学,一位致力于课程思政工作的优秀教师正在默默耕耘,他的课经常伴随着掌声。他就是张永韡副教授,一位深受学生喜爱的自动化专业教育者。在《自动控制原理》和《最优控制》的课堂上,张老师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知识紧密结合,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位学生。他的努力,不仅让课程更有温度,也为“立德树人”事业书写了新的篇章。
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智慧
张永韡老师坚信,课程思政的核心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他以自身的言行实践“言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教育信念。在他看来,课程思政不是简单的灌输,而是让思政元素如盐溶于水,融入教学的点滴间,润物细无声。他提出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专业自信、科学精神、职业道德和家国情怀,以实现全面育人的目标。
思政案例库点亮课堂
张老师为《自动控制原理》课程专门设计了8个教学案例,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具体课程内容。比如,通过讲述中国自动化领域大师们的故事,让学生感悟科技报国的使命;通过探讨稳定裕度这一专业概念,扩展到国家战略物资储备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大局观。这些案例不仅生动有趣,还紧密结合专业内容,为学生提供了深刻的思政启迪。
此外,他还针对研究生教育的特点,开发了专属的课程思政体系,以“四个统一”为建设路径,提出“家国情怀”“勇于探索”“科学精神”和“批判思维”四个核心目标。他的《最优控制》课程思政改革,不仅涵盖课堂教学,还延伸到课外调研和在线讨论,使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学全过程。
不同群体的教育特色
张老师注重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学生群体特点创新课程思政方法。对于本科生,他注重从专业内容中挖掘思政素材,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职业素养;对于研究生,他强调科学思维和批判精神的塑造;对于留学生,他通过“讲好中国故事”,让国际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了解中国科技发展的成就与意义。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采用A/B卷形式,在课程开始前后检验学生的思政反馈差异,以量化教学效果。这种科学化的评估手段,显著提升了学生对课程思政目标的认可度。
实践与教育的双赢
张永韡老师主持了多项课程思政相关项目,包括江苏科技大学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和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他编写的《自动化专业课程思政案例库》为同行提供了实践指导,其全英文在线课程《最优控制》吸引了国内外数千名学生参与学习,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课程示范。
他的教学效果得到了学生和学校的高度认可,多次获得江苏科技大学“教学优秀奖”,并荣获江苏省教学比赛一等奖。他还在校内开展课程思政示范课,激励更多教师投入课程思政改革,为高校“立德树人”工作注入新的活力。
以身边故事激发情怀
谈及未来,张老师表示,他希望将更多江苏科技大学的先进人物和故事融入课程内容,让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学校精神与爱国情怀。他坚信,“国家强大就是最好的思政教育”。通过不断努力,他将继续推动课程思政工作,为培养更多具备家国情怀的优秀人才贡献力量。
润泽心灵的教育之路让学生们受益匪浅,张永韡老师以智慧与实践,诠释了课程思政的真正内涵。他的课堂不仅传授知识,更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和使命感。在立德树人的道路上,他用实际行动回答了“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时代命题。张老师的课程思政之路,是对教育初心的执着坚守,更是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生动范例。
(张永韡 高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