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2日,四川农业大学食品学院“食”代峰峻·“食”光之旅实践小队来到四川省雅安茶厂有限公司,开启了一场关于藏茶的深度调查之旅,从藏茶珍品馆的历史沉淀,到制作工艺的精湛呈现,再到藏族人民对藏茶的钟爱之谜,全方位揭开藏茶的神秘面纱。
藏茶珍品馆:穿越时空的历史长廊
步入藏茶珍品馆,犹如踏上一条时光甬道。馆内,不同年代的藏茶依次陈列,从古朴厚重的茶砖到便捷时尚的袋装茶,每一件展品都诉说着一段独一无二的历史。墙壁上悬挂的珍贵图片,生动记录了藏茶在中外交流中的重要角色,以及在世界健康日围炉煮茶时温馨惬意的场景。
藏茶不仅经久耐煮、易于保存,还具备装饰、净化空气与抗氧化等特性。它更是民族团结的象征,见证了西藏解放的伟大历史时刻,是藏汉民族情谊的坚固纽带。其产地主要集中在周公山(核心产区)、灵鹫山、健年山等地。从1985年的四十万份到如今的八十万份,藏茶数量的稳步增长,彰显出它在民族交流中的关键地位。
藏茶印象:匠心独运的制作工艺
藏茶的制作工艺堪称一场感官盛宴。遵循“三蒸三揉”的传统技法,刚采摘的新鲜茶叶历经三次蒸制,变得柔软而富有韧性,再经精心揉捻,茶香逐渐释放。
渥堆发酵是藏茶制作的核心环节,全靠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凭借双手翻堆,精准调控温度与湿度。尤其是在夏日,发酵条件最为适宜。此后,茶叶还需经过三年以上的陈化,方能进入舂包和包装工序,最终走进千家万户。
传统藏茶制作工艺流程人像:传承与坚守
在传统藏茶制作工艺流程人像展示区,实践小队看到了一群默默坚守的制茶人。从杀青、蒸茶、蹓茶,到渥堆、烘茶、拣茶,再到关堆、舂包、编兜,直至窖藏,每一道工序都饱含着他们对传统工艺的敬畏与执着。他们用一生的时光守护着这份古老技艺,成为藏茶传统工艺最鲜活的传承者。
体验舂包:亲手触摸藏茶的温度
实践小队有幸亲身体验舂包环节。在师傅的悉心指导下,队员们将发酵好的茶叶放入特制模具,挥动木槌反复舂压。随着力度与节奏的变化,茶叶逐渐紧实,浓郁的茶香弥漫开来。这一过程不仅考验体力,更需要精准把握力度与节奏,让队员们对藏茶品质与工艺有了更直观深刻的认识。
藏茶密码:藏族人民的健康瑰宝
在雅安茶厂的品茶室,队员们细细品味藏茶。红褐色的茶汤色泽诱人,入口醇厚,回味悠长,淡淡的木质香气仿佛将大自然的气息融入其中。品茶不仅是觉的享受,更是心灵的慰藉。
据了解,藏茶具有降血压、抗衰老、抗辐射、抗高原缺氧等多重功效。对于日常饮食以牛羊肉和奶酪等高脂食物为主的藏族同胞而言,藏茶中的茶多酚(包括儿茶素及其氧化物)能够有效促进食物分解与消化,助力体内脂肪、胆固醇的排泄,对抗高血压和高血脂,清除胆固醇沉积,成为守护藏族人民健康的重要力量。
品奶茶:藏茶与牛奶的完美邂逅
除了品尝纯茶,队员们还尝试了藏茶与牛奶调配而成的奶茶。当浓郁的藏茶遇上醇厚的牛奶,二者完美交融,呈现出迷人的琥珀色。茶香与奶香相互交织,口感丝滑,既有藏茶的醇厚底蕴,又有牛奶的香甜滋味,让人仿佛置身于广袤的藏族草原,感受着大自然的慷慨馈赠。
这种创新饮品既保留了藏茶的健康功效,又增添了牛奶的丰富营养,为消费者带来全新的味觉体验。它不仅拓宽了藏茶的受众群体,更为藏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经验交流:传承与创新的智慧交锋
调研尾声,实践小队与四川省雅安茶厂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展开了深入交流。他们分享了藏茶在传承与创新过程中的宝贵经验与挑战,以及对未来藏茶发展的展望。从坚守传统工艺到改良现代包装,从传承民族文化到拓展国际市场,每一个话题都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通过此次交流,队员们深刻认识到,只有在传承中不断创新,藏茶这一古老的饮品才能在新时代绽放更加耀眼的光彩。
此次实践活动,让小队成员深入了解了藏茶的历史、工艺与文化,真切感受到藏茶在民族交流和健康养生领域的重要价值。承载着千年历史与民族情感的藏茶,正凭借其独特魅力走向世界,香飘四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