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 互联网 行业 通信 科学 创业

自媒体造谣生事中伤 阿里、盘石、小红书等纷纷重拳反击

来源:中华经济发展网 2020-01-22 11:11:46
A+ A-

最近,各大互联网企业维权起诉造谣诽谤者的新闻不断出现在各大媒体的头条位置。去年双十一前夕,就有新媒体网友在《淘宝2009至2018年历年双11销售额数据造假》,而事实是预测文章竟是抄袭2015年关于亚马逊的数据预测;今年1月15日,因造谣小红书笔记“涉黄”而遭到起诉的微信公众号“黑镜Blacklens”,承认其发布内容系伪造,并公开向小红书致歉。今年1月20日杭州互联网企业盘石发布公告《盘石公司关于“蓝鲸财经”近期发布我司不实信息的严正声明》,着手维权。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应用的不断发展创新,自媒体创业出现热潮,越来越多的人走进这个领域,开始敲击键盘,发表自己的意见。但是人们一窝蜂的涌入,加上人员素质的良莠不齐,没有基本的辨别能力;很多人为了经济效益,制造夺人眼球的奇葩观点,为了写话题性的文章,编造不实言论。

笔者从网上获悉这已经不是“蓝鲸财经”第一次发布关于盘石的负面文章,早在2019年9月份“蓝鲸财经”曾发布所谓盘石的负面文章。笔者拜读和对比了两篇所谓盘石负面文章,发现偏颇、造谣之味甚浓,主要指盘石与兰州特大“套路贷”主谋王某某关系匪浅,而从披露的信息来看王某某只是盘石的前员工,且是10年前的事情!

这也就造成了网络上的各种不实言论、错误观点被各大网络平台收集,被人们看到。看客们的认知也在网络的一遍遍轰炸下发生了偏颇,这就是众口铄金。就像小红书事件,其根本原因就是作者为了博眼球、博热度,伪造内容。

其实大多数的自媒体发布的某某企业的负面负面文章,内容基本上靠在网上找的素材线索拼凑而成,为了吸引眼球出爆文,添加了一些自己的想象和分析,用夸张的词句进行表达。

现如今任何人都可以做自媒体,这是每个人的自由。但没有自己观点,只知道抄袭、洗稿跟风去做坏事、傻事,就是对法治的挑衅。此前,《人民网》发布一篇评论稿十分值得研读,标题为《人民网评:让“没底线”的谣言无法蛊惑人心》。

该评论作者称:自媒体网络谣言层出不穷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造谣速度和数量甚至远远超过辟谣。为什么会呈现这样的反差局面?我们看到,尽管许多造谣传谣者因为诽谤、寻衅滋事等违法行为被惩处,但仍有大量自媒体运营者甘愿火中取栗铤而走险。有调查表明,利用自媒体造谣传谣已呈现公司化、产业化趋势,生产、传播环节明码标价,“以谣生利”让谣言屡禁难止。

谣言带来的危害,可以说是任何法治社会都难以接受的。同时,国家针对网络谣言、传播散播不实消息早就设立了专门法规法律,只要触及了法律,对他人造成了诽谤、侮辱,那么就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2015年10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刑法修正案(九),新的法律于2015年11月1日实施,其中值得注意的是有关“网络谣言”方面的新规定。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增加一款,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谣言不仅伤害企业,伤害网友,更违反法律,是时候止一止了。自媒体平台也开始清理那些无脑跟风的自媒体账号,网络风气也会越来越好,网络环境也会越来越好。踏踏实实写点文章,别为了博眼球,什么都敢往外发。做什么事都要力所能及,不要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围。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6 0057 2229 投诉邮箱:29132 36@qq.com
点击查看全文(剩余56%)

相关新闻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