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1月14日是第29个“联合国糖尿病日”,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特邀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毕宇芳教授和大家谈谈如何更好管理糖尿病。糖尿病的综合管理主要包括健康教育、合理饮食、坚持运动、药物治疗和规范监测五个具体方面。
提及糖尿病,想必大家不会陌生。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2019年报告,我国目前已有1.16亿糖尿病患者,即平均每10人中就有一名“糖友”;同时,50%以上的成年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血糖异常。因此,有效控制糖尿病进程,防止或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对提升国民整体健康水平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健康教育
糖尿病教育是疾病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增加患者对疾病的认识,进而实现健康促进。规范的糖尿病教育通常包括基础知识宣教、心理疏导和生活方式指导等部分。
基础知识宣教能使患者及家属充分了解疾病的危害,提高主动参与的意识;生活方式指导通过个体化制定饮食和运动计划,以帮助患者提升对疾病的防控能力。此外,由于糖尿病是典型的慢性疾病,规范的心理疏导能进一步帮助患者调整心态,引导患者正确对待疾病。多项大型研究证明,积极的糖尿病教育能有效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合理饮食
合理饮食是糖尿病综合管理的基础,应当贯穿于整个管理过程。过去民众对于糖尿病饮食治疗,曾存在诸如“严格节食”,“不吃主食”等一些误区。事实上,只要遵循“控制总体热量、维持膳食平衡”的原则,糖尿病患者也可以拥有品种丰富、搭配合理的多样化饮食方案。具体来说,糖尿病患者应在规定热量范围内,做到粗粮为主、荤素搭配、少食多餐、清淡饮食,并适量增加优质蛋白的摄入。在血糖控制良好的基础上,也可以少量食用含糖量低的水果。对广大糖友来说,要严格执行并长期坚持“定时、定量和定餐”的原则,并随活动量和血糖控制情况灵活调整进餐时间和进餐量。
适当运动
适当运动是帮助控制血糖的重要手段。坚持运动能降低体重,显著改善胰岛素抵抗,对2型糖尿病患者尤其有利。一般来说,糖尿病患者应在专科医师的指导下制定个体化的运动治疗方案:运动项目上,以轻度至中度的耐力运动为主,患者可以结合血糖控制情况和个人兴趣选择相应的运动,如太极拳、游泳、爬山等;运动时间选在餐后半小时至1小时为宜,并建议持续30至60分钟。
在运动前、后或中间可酌情增加饮食,以免出现低血糖。如果临时增加运动量,则应适当减少降糖药物如胰岛素的剂量或提前少量进食,以预防低血糖的发生。
药物治疗
如果在进行生活方式干预的基础上血糖控制仍然不满意,就需要加用药物治疗,包括口服降糖药和注射胰岛素。1型糖尿病患者须终生使用胰岛素;2型糖尿病患者首先考虑口服药物治疗,但如果短期内血糖控制恶化、存在严重感染等应激状态或是处于围孕产期等特殊时期,也需要使用胰岛素治疗。目前,各类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选择很多,专科医师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经济状况选择最合适的药物治疗方案。只要维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并坚持治疗,大多数患者的血糖是能被控制的,也能保证比较好的生活质量。因此,糖友们不需要“谈药色变”,但要保证用药的规律与规范,并根据医生的指导意见定期到医院就诊调整用药方案。在用药后,也要特别注意预防可能的低血糖反应。
规范监测
糖尿病的监测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其核心为自我血糖监测。自测血糖适用于所有糖尿病患者,特别是对使用胰岛素的患者尤为重要。全面可靠的自测血糖可显著减少低血糖事件的发生,帮助患者平稳控制血糖。此外,糖化血红蛋白和静脉血糖也是重要的监测项目,需要定期到医院进行随访。
糖尿病患者还应该定期进行肝肾功能、血压、血脂等指标的检测,必要时还需进行心电图和眼底检查。上述检验和检查结果能对患者整体代谢和糖尿病相关并发症情况有比较全面的反映,可以帮助患者明确自身病情并为临床医生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依据。如果病情控制平稳,则可以适当减少去医院检查的频次。
糖尿病健康宣教、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和规范监测五位一体,是目前糖尿病治疗与管理的有效手段。只要持之以恒,相信广大糖友必能达到良好控制血糖、提升生活质量的目标。
文章投诉热线:156 0057 2229 投诉邮箱:291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