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文化产业正呈现出以数字化方式为主、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发展趋势。推动数字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应当遵循怎样的发展路径?
降低审美门槛
为了拉近和消费者的心理距离,数字文化的展现形式必须融入生活的各个方面,增添娱乐元素,走下“高处不胜寒”的高台。
以文物资源的文创产品开发为例,可以在数字化展现形式中加入年轻化、游戏化元素,借助更多传播平台,更直观地展现文物资源,降低欣赏文物的专业和审美门槛,让文化走入寻常百姓家。
近年来,故宫依托丰富的馆藏资源,打造了爆红的“文创”+“综艺”全新传播模式。节目《上新了·故宫》除了介绍文物,还介绍了故宫里的“御猫”,巧妙糅合了娱乐功能与文化传播功能。节目《我在故宫修文物》从“人”而非文物入手,浓浓的人情味拉近了观众与故宫的心理距离。
敦煌研究院和企业开展全方位的深入合作,推出“数字供养人”项目,促使大众通过多元化渠道参与敦煌文物的数字化保护。通过“敦煌诗巾”创意小程序,网友可以用敦煌壁画元素自行设计、定做、生产丝巾。该小程序上线一个月,参与人数即达到300万。
“数字”+“展览”也成为常采用的形式。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动起来”的《清明上河图》,依靠多媒体技术和三维动画技术动态展现北宋都城东京的市井生活,让画卷上的几处戏剧冲突更为鲜明。美国的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打造的12米宽多点触摸屏,不仅可以按照主题和类型切换展示馆藏品和游览路径,还支持人机交互模式,可供多位游客同时寻找、观察、保存艺术品图片。
除此之外,“全息博物馆”也正在成为博物馆的发展方向。只要戴上头部装置,参观者就可以像节目《国家宝藏》镜头中那样沉浸式体验文物的“前世今生”。
依靠电商平台销售实体文创产品,也是一大利润增长点。故宫博物院不仅开设网店,还与年轻人喜爱的多个品牌推出联名商品。一些直播和短视频平台分享文创产品蕴含的文化知识、历史故事,邀请设计师剖析设计理念等兼顾文化和带货的销售模式,进一步拓展了文化普惠效果。
在数字化的强大支撑下,博物馆有必要进一步完善馆藏资源数据库和平台。这不仅有利于文物保护和展览,也有利于依托平台创立新文创体系。
在创作环节,依托数据资源的三维立体建模技术可以让设计者更直观地了解文物,尤其是立体的器皿和规模宏大的建筑,从而刺激和孵化更优质的文创灵感。
比如,日本正仓院、大英博物馆、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等多家在业界有重要地位的机构,都已打造了完善的公开线上数据库。
又如,截至2021年2月,故宫博物院在数字文物库中共公开了68006件文物的图片资料,可通过年代、类型分类查看。
再如,为了应对疫情冲击,英国知名线上画廊推出虚拟现实预览服务,允许客户在家中的墙壁上欣赏可视化艺术品。
生动传递文化内核
数据库和数字平台的搭建,不仅能够培育文创新创意,还可以链接文创产业各个环节,从而让文创产品的开发、传播更为顺畅。当然,如此规模庞大的平台的搭建并非一日之功,而要靠意识的培养与长期的积累。
品牌方应进一步挖掘本地文化或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核,将其与品牌文化结合,以打造品牌核心价值。
例如,日本的小山村四万十市有着丰富的物产资源,但因地处偏远角落难以建立销售渠道。设计师巧妙地将地方报纸改造为外包装,不仅赋予了产品地方特色,更传递了日本折纸与“惜物”的精神内涵。
在挖掘本地精神文化内核的过程中,大数据手段是一大助力。比如,开发者可从源头上进行海量数据挖掘及处理,再凝练归纳出文化特点;影像资料、动画等多媒体载体,可以生动形象地展现历史情景;虚拟现实、全息投影、三维立体建模等技术提供沉浸式体验,更易打动观众。
在数字化手段助力下,品牌方还可以开启线上线下多渠道销售,建立完善的销售数据系统,实现灵活动态调配产品、精准高效营销,从而打破昔日文创产品“成本高、销量少”的困境。
总之,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意的赋能是数字文化创造、叠加、传输、再生价值的“生命线”。借助多元化路径建立品牌熟悉度,依托文化建立品牌精神内核,构建数据库和数字平台支撑文创发展,三者的循序渐进是数字化助力文创产业创新发展的“三螺旋”定律,也是“科技+文创”新业态在赛道上驰骋的有力助推器。
文章投诉热线:156 0057 2229 投诉邮箱:291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