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晚,长征七号遥三运载火箭托举着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一飞冲天,飞船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原本定于5月20日发射的天舟二号因技术原因,2次推迟实施,文昌航天发射场测发系统再次承压奋战。发射场全体科技人员叫响“为了任务不惜一切、为了任务义无反顾”的战斗口号,与时间赛跑,与问题较劲。
2次推迟发射背后,发射场人真的很拼
在此次任务中,天舟二号严格执行120秒发射窗口范围,为飞船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的成功交会对接筑牢坚实基础。
“天舟二号要与天和核心舱进行交会对接,必须保证其在入轨时与‘牵手对象’处在同一个轨道面上,对发射精度的要求会更高。”天舟二号发射任务01指挥员王宇亮说。
发射窗口是指允许火箭发射的时间范围,一般情况下,任务的发射窗口往往有多个时间段。而仅有120秒狭窄发射窗口的难度在于,发射的时间点稍纵即逝,如果发射前系统的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就只能等待下一个发射窗口来临时再发射。
29日上午9时许,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发射任务进入射前负12小时程序,文昌航天发射场全体科技人员各就各位,又一个“大国重器”即将从这里走向深空。
操作间内,供气系统指挥员黄腾达正在带领团队开展在线供气。为了即将来临的腾飞,他和同事们要抢在液氧加注前开展在线供气,以确保火箭内部的洁净度。
事实上,5月19日至21日,黄腾达带领岗位人员持续提供高压空气、氮气和氦气保障,已经连续奋战三天两夜近58个小时,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航天人的初心使命。
塔架旁,高大威猛的长征七号火箭剑指苍穹,低温加注团队在为最后的加注做准备。
谁能想到,在任务推迟实施的过程中,经加注的推进剂必须在24小时内泄回!发射场开展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燃料泄回。总体动力兼一级动力指挥员王磊,三天四夜铆在一线,高效指挥几个分系统开展推进剂泄回工作,累了就趴一会,饿了就扒两口饭吃,连续70多个小时的高强度工作,圆满完成了这项极度危险的工作。
几公里外,技术部气象水文室副主任党建涛紧盯着电脑屏幕上的各类气象数据,工作机房内,大伙争分夺秒、一刻不停,键盘的敲击声不绝于耳。为了给天舟二号的窄窗口发射提供分时分段、精细精确的气象保障,他们默默坚守在工作岗位,针对雷电、强降水、浅层风、高空风等影响发射的重要天气因素,进行专题技术研究和气候背景特征分析,利用高性能计算机系统实施发射场区精细化预报,为火箭腾飞觅得“最美天窗”。
腾飞的欢乐源于奉献和担当的接力
“点火!起飞!”29日20点55分,伴随着天舟二号发射任务01指挥员王宇亮的响亮口令,长征七号遥三运载火箭托举着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一飞冲天,犹如一条巨龙腾空而起。
“铜鼓岭光学跟踪正常!”
与发射塔架隔海相望的铜鼓岭测控站,繁星点点,浪花朵朵。光学岗位操作手李浩紧握操作杆,缓缓转动的设备像一只巨大的“眼睛”,紧紧盯着火箭腾飞的身影。据悉,李浩所在的这支团队主要负责实时记录并向指挥控制中心传输火箭飞行画面,为航天发射提供重要的辅助决策图像信息。
“船箭分离!”
“太阳能帆板展开!”
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当“大红屏”亮起,指控大厅内响起了排山倒海般的热烈的掌声,人们欢呼雀跃、热情相拥,庆贺这历经波折、来之不易的成功,喜悦和荣耀绽放在每个人的脸上……
“我们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追梦奋斗的文昌航天人3个月内接连夺取三发重大航天发射任务的胜利,发射场综合测试发射能力持续提升!”在庆贺这历经波折、来之不易的成功时,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党委书记董重庆激动地说。(黄国畅 屠海超 记者 王祝华)
文章投诉热线:156 0057 2229 投诉邮箱:291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