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企业必须聚焦主责主业,履行强军首责,加强自主创新,加快科技自立自强,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支撑,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为世界一流军队建设、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作出更大贡献。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处于核心地位。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央企业等国有企业要勇挑重担、敢打头阵,勇当原创技术的‘策源地’、现代产业链的‘链长’”。航天企业作为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高科技企业,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主责主业,履行强军首责,加强自主创新,加快科技自立自强,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支撑,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为世界一流军队建设、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作出更大贡献。
自主创新事关国家前途命运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纵观世界文明发展史,以科技进步为核心的创新,是人类社会前进的动力源泉。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创新能力,直接影响甚至决定其前途命运。在《枪炮、病菌与钢铁》一书中,贾雷德·戴蒙德阐释并列举了欧洲人能够征服其他民族的直接因素,那就是欧洲的枪炮、传染病、钢铁工具和工业制品,技术落后的民族几乎都遭受了灭顶之灾。
中华民族有着辉煌的历史文化,几千年来涌现出许多遥遥领先于其他民族的创造发明,对世界文明进步影响深远、贡献巨大。但是,由于封建统治者长期闭关锁国等原因,导致我国屡次与世界科技革命失之交臂,导致发展滞后、国力衰败,沦落到被动挨打的境地。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建立了较为全面独立的科学技术体系,特别是改革开放带来了“科学的春天”,开启了不断创新的新时代,我国已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大国,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日益增强。
聚焦近代世界科技史,要想成为世界强国必先成为世界科技创新中心。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的成功,都离不开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强劲支撑。美国通过组建国家实验室,开展基础性、前沿性、战略性跨学科研究,并从武器装备研发扩展到能源、信息、材料等重大科学前沿领域,出现了互联网、人工智能及量子科技等诸多颠覆性技术,呈现出学科交叉、跨界融合、群体突破态势,引领世界科技发展。与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目标相比,我们还面临着重大科技瓶颈,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科技创新能力特别是原创能力还需要加强。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从科技大国迈向科技强国,这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不懈追求。我们必须把加强自主创新、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放在国家、民族生存发展的战略高度加以重视,绝不让受制于人的关键核心技术“卡”住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的“脖子”。
以抢占科技制高点夺取发展主动权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我们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推进,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引领,生命健康、先进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相互促进,交叉融合,科技创新进入大融通时代,颠覆性技术不断涌现。我国科技发展与安全环境持续发生深刻变化,面临诸多风险挑战,尤其是面对美国全面遏制打压等重大风险挑战的冲击,关键核心技术被封锁,关键技术差距被拉大、发展能力被抵消的风险隐患加大。
科技领域始终处在大国竞争、大国交锋、大国博弈、技术对抗的最前沿,科技自立自强成为了决定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能力。我们必须从维护国家安全与发展、保障国家核心利益的战略全局出发,自觉扛起加快科技自立自强的顶梁之责,以抢占科技制高点夺取发展主动权,以科技领先优势塑造国际竞争优势,坚定不移发挥好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强大支撑作用。
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中国航天事业创建65周年。一部中国航天史,就是一部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发展史。我们的事业在“一穷二白”中从零开始,遭受过“技术断援”,更遭受长期的“制裁打压”。但我们始终认为,必须加强自主创新、加快科技自立自强,绝不能把核心技术“命门”拱手交给别人。航天科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以科技强军、航天报国为企业使命,埋头苦干、奋斗拼搏,在自主创新能力和水平上取得了“量、质、效”整体提升,推动了我国航天事业及国防武器装备建设实现大发展。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航天科工将始终胸怀“两个大局”,心系“国之大者”,坚持创新在发展全局中的核心地位,牢牢掌握发展主动权,在自主创新上不断实现新突破,努力成为加快科技自立自强的排头兵、走在“第一方阵”。
一是打造航天领域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航天工业拥有近300个专业技术门类,具有较完整的专业技术体系,在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系统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等方面有重大突破,形成了一批国家级科技进步成果,积累了组织国家重大科技工程的丰富经验。要以实现国家使命和战略目标为导向,开展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和学科交叉研究为主攻方向,为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当先锋、打头阵,贡献航天人的智慧和力量。
二是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必须提高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能力和自主可控能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和“卡脖子”难题,解决受制于人的问题,在强化已有优势领域基础上,力争在专用元器件、工业软件等非优势领域取得新突破,坚决打赢事关国运的科技斗争,把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三是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科学技术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是原始创新的源头,一项发明可能颠覆一个产业,一个新理论可能颠覆一个领域。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敢闯无人区,在新技术、新产品、新产业、新装备、新业态上抢占战略制高点,在独创独有上下功夫,打造新高地,加强前瞻性、先导性、探索性的重大技术研究和新概念研究,着力提升原始创新能力。
四是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数字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要深刻把握历史机遇,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不断提升企业数字化、智能化水平。积极抓好数字航天战略实施落地,推动智慧企业建设,加快推进智能制造、协同制造、云制造,加快实现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用数字技术赋能企业转型升级。
五是加大研发投入。持续的研发投入是取得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物质条件,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一定要加大研发投入。要多措并举,用好激励政策,增加研发投入,优化创新投入结构,增加基础研发领域的投入,集中资金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升级换代。
六是加大领军人才队伍培育力度。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科技要自立自强,人才是关键。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着力建设一支科学素养优良、技术功底深厚、工作作风过硬、结构规模优化的创新人才队伍,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发挥人才队伍作用,加快形成有利于人才队伍干事创业的体制机制,为他们施展才华提供更加广阔的天地,让他们在科技自立自强中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能量充分释放出来。
文章投诉热线:156 0057 2229 投诉邮箱:291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