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 互联网 行业 通信 科学 创业

科技支撑“渠首”绿水青山资源保护 增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来源:科技日报 2021-06-10 08:59:57
A+ A-

记者从中国林科院获悉,近年来,在中国林科院的科技帮助下,渠首所在地——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累计完成石漠化治理45万亩,新造林验收合格面积连续14年居河南省第一位,累计发展特色林果产业23万亩,山区群众依靠绿色生态经济,每年人均增收1500元左右。环库森林覆盖率由“十二五”末的45.7%提升到61.7%,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达241.32平方公里,工程区年均土壤侵蚀模数由治理前的每平方公里4100吨减少到1000吨以下,库区绿色屏障初步形成。

河南省南阳市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渠首和重要水源区,是水源地最后一道生态屏障和水源保护最为敏感的区域,肩负着保障水质安全的重大使命。自2014年12月12日通水以来,丹江口水库水质持续向好,常年稳定保持在Ⅱ类以上标准,已实现安全送水近400亿立方米。这一成果的取得离不开中国林科院全方位的科技支撑。

为守护水源地的绿水青山,中国林科院与南阳市人民政府签署了院市科技合作协议,将南阳市列为“科技兴林示范市”,建设了河南宝天曼森林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和中部地区楸树育种和培育国家长期科研基地等国家级科研平台。组织林业所、森环森保所、资源所、荒漠化所、泡桐中心等单位为南阳引进推广林果新品种150多个,实用技术60余项,启动了“南水北调中线渠首水源地林业生态示范区建设”等一批合作项目。

中科院院士、中国林科院首席科学家唐守正等专家在深入调查、科学论证的基础上,为南阳高标准编制了《渠首水源地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林业建设规划(2013-2020)》《南水北调中线渠首森林生态监测站中长期建设发展规划(2015-2025年)》《南阳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16-2025)》等,为渠首增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确保库区水质安全提供了科学依据。

摸清林业基础数据、本土特色种质资源是保护水源区生态安全和开展林业各项工作的重要前提和保证。中国林科院组织国家林业和草原科学数据中心、国家林业和草原种质资源库的专家编制了“丹江口水库、水源区及周边区域森林资源数据”“南水北调渠首水源地卫星遥感监测数据集”“南水北调水源区专题服务数据集”;开展了渠首区域种质资源调查,并根据渠首生态条件,建设了“淅川林木种质资源基地”,共收集保存了木通属、鹅掌楸属、紫斑牡丹、皂荚等树种的种质材料共300多份,同时开发了木通果茶等产品,成为带动当地林农脱贫致富的一个良好途径。

针对渠首不同程度的石漠化土地现状,中国林科院专家运用植被配置模式设计、水土流失治理综合技术、林下经济配置模式等治理石漠化,通过多种手段提高库区林分质量。同时为科学评估治理效益,建设了“中国林科院河南淅川荒漠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完善了森林生态定位观测研究站的建设管理,实施了“基于无人机平台的森林资源消长监测和立地质量评价”项目等,持续开展监测治理,综合评估治理成效。

近年来,中国林科院在南阳开展了“南水北调渠首水源区生态建设联合专题服务及技术培训”“全国林木种质资源利用与生态建设高端论坛”以及木通、玉兰、核桃、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十余场专题技术培训。同时,开办了每年一期的“中国林科院院地合作助力乡村振兴系列培训班”,组织当地林技人员分气候带到中国林科院的实验中心等地开展培训,学习先进的营林技术,为当地的发展培养储备了一批乡土专家和人才。(记者 马爱平 通讯员 刘定洲 曹苗 孙钊)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6 0057 2229 投诉邮箱:29132 36@qq.com

相关新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