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业界 互联网 行业 通信 科学 创业

我国科技创新能力跃升 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来源:科技日报 2021-07-28 08:45:17
A+ A-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科技创新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显,我国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的大幅跃升,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支撑。”在7月27日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科技部部长王志刚强调。

王志刚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加速发展,国家创新体系更加健全,创新能力大幅提升,涌现了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创新国家建设取得决定性进展,有力支撑引领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科技创新有力支撑引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

具体而言,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体现在五大方面:

——科技的原始创新能力大幅提升。我国基础研究投入快速增长,年均增幅达到16.9%,基础研究占研发投入比重首次超过6%。基础研究水平大幅提升,化学、材料、物理等学科处在世界前列,取得了一批以量子通信、铁基超导、干细胞为代表的重大原创性科技成果。

——科技的战略前沿突破能力大幅跃升。深海、深空、深地、深蓝等领域不断取得重大进展。中国航天员首次进驻自己的空间站,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嫦娥四号首次登陆月球背面,嫦娥五号实现地外天体采样,“奋斗者”号成功坐底,“天鲲号”首航成功。

——科技的体系化建设能力大幅提升。加快建设国家实验室,重组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散裂中子源等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成功,为高水平科学研究提供支撑。科技人才队伍不断发展壮大,2019年全社会研发人员总量达到712.93万人,是2015年的1.3倍,每万名就业人中就有研发人员62人年。

——研发主体的创新能力大幅提升。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增强,研发经费已占全国总额的76.4%,是科技投入的主体;技术合同及成交额占全国总额的91.5%,是技术输出的主体。涌现出一批创新型领军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均突破20万家。高校、科研院所创新活力进一步增强,2019年,3450家高校、科研院所签订技术合同近42万项,合同金额达到940亿元。

——科技的开放合作能力大幅提升。政府间科技合作稳步发展,深入实施科技合作伙伴计划。围绕可持续发展设立联合研发计划和创新基金,同5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联合研究,深度参与一批国际大科学工程,“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成效明显。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基础前沿类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青基金项目向港澳开放。

持续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基础研究

当记者问及科技部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有怎样的规划时,王志刚回应称,科技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立足自主创新,同时坚持开放合作,着力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不断提升我国科技自立自强的能力和水平。

王志刚坦承,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是科技工作永恒的主题。我国在产业、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发展中需要的一些技术是有短板的,攻克这些短板是当务之急。

“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既要‘补短板’,也要‘筑长板’。”王志刚强调,“补短板”就是奔着最紧急、最紧迫问题去,提出科学方法、科学答案;“筑长板”就是向前看,要有预见性,甚至在“无人区”,要及早部署研究。

王志刚透露,下一步,科技部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部署,持续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在规划布局方面,把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作为面向2035年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和“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的重要内容,明确重点领域、重点方向,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的优势,组织各方力量协同攻关。

在任务部署方面,王志刚称,通过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点研发计划等,对重点领域关键产业,补上基础原材料、基础工艺、高端芯片、工业软件等领域的技术短板;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在人工智能、量子信息、先进制造、生命健康、脑科学以及空天技术等前沿领域重点发力,建立技术长板,争取自主优势。

“要充分发挥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以及科技领军企业等战略科技力量的作用。”王志刚强调。

值得关注的是,在政策环境方面,将通过不断深化改革给予科研单位更多自主权,通过“揭榜挂帅”“赛马制”“包干制”等机制,让有真才实学的科技人员有用武之地,通过市场需求引导创新资源有效配置,全面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强化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必然要求。”科技部战略规划司司长许倞在回答科技日报记者提问时表示,要更加持之以恒地加强基础研究。一方面,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努力攀登科学高峰;另一方面,要强化需求牵引和应用带动,注重凝练解决生产实践中的科学问题,引导更多的科学家开展目标导向的应用基础研究,从源头和底层来破解经济社会发展中所遇到的关键核心技术难题。

具体到政府层面,许倞强调,将完善布局、深化改革,加强对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学科的倾斜支持,促进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发展,支持薄弱学科和冷门学科。“完善符合基础研究特点的评价和管理方式,营造潜心研究的科研环境,鼓励科研人员甘坐‘冷板凳’,勇闯创新‘无人区’。”

多举措强化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

谈到如何更好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时,王志刚强调,企业应成为决策、科技投入、重大技术创新项目组织实施以及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主体。

科技部高新技术司司长陈家昌表示,强化企业创新能力,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是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的一个核心任务。在政策层面,去年,仅加计扣除一项给企业的鼓励减免税额达3500亿元。

在主体培育方面,目前,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已经达到27.5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有22.3万家。2020年的统计数据表明,高新技术企业总营业收入已达51.3万亿元。

“目前,我们正在开展企业牵头的产学研合作深度融合机制研究。”陈家昌说,一方面,推动以企业为主体,联合高校和研究机构组建创新联合体;另一方面,在壮大科技型中小企业方面继续发力。

陈家昌强调,政策落地还需精准支持,把现有支持企业创新的一些政策更好落地,并针对企业发展中出现的一些新趋势,如在其迈入基础研究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阶段时,及时研究制定新政策。(记者 刘垠 操秀英)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6 0057 2229 投诉邮箱:29132 36@qq.com

相关新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