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电动自行车以其经济、轻便、环保、节能等特点成为城市中短途出行的重要代步工具。但从电动自行车新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17761-2018 ,以下简称“新国标”)于2018年5月15日发布,2019年4月15日正式实施以来,电动自行车行业在全面推动“新国标”落地,加快行业进入健康、可持续发展等方面仍然任重道远。
近日,“北斗引领,智联出行,数字发展”2021电动自行车产业发展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会上正式发布了《智联电动自行车认证技术规范》、“智联电动自行车通导解决方案”,并由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北斗时空研究院联合雅迪、爱玛、人保、平安、紫光展锐共同启动了“智联电动自行车北斗应用示范工程”,希冀通过深度合作,实现整个电动自行车产业“智联化”升级的同时为老百姓免费“保”驾护航,进一步驱动新国标全面落地,以智联技术引领电动自行车高质量发展。
电动自行车消费激增,强化驾驶安全保障势在必行
据中国自行车协会数据显示,中国电动自行车行业已连续保持了10多年的高速增长,我国成为最大的电动自行车消费国,2019年我国电动自行车保有量达3亿辆,年产销量高达3600万辆左右,在全国交通工具年产量中排名第二,仅次于脚踏自行车。在很多一线城市,电动自行车的保有量甚至远超机动车保有量。
如此多的电动自行车行驶在道路上,即成为一种中国交通特色,也为国人带来更多便利。出行方便上下班不存在堵车的问题,不需要多高的驾驶技术普通人就能够骑行,灵活便捷的特点深受大家的喜爱。随着电动自行车的数量逐渐增加,对交通压力和安全带来了不小的隐患,而电动自行车事故往往都伴随有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一旦因事故发生经济赔偿纠纷,受害人的权益往往难以得到充分保障。
目前,在交通安全治理上出现了电动自行车量大面多、事故率高、管理薄弱、赔偿处理难、社会矛盾多等方面的问题,这已成为交管部门、群众密切关注的领域。很多人也许存在着这样一个疑问:“为什么机动车有完善的责任保险体系,而电动自行车责任保险却迟迟未见踪影?”事实上,我国电动自行车保险发展已有多年,多样化、专属化发展趋势已渐明显,但仍较小众,有两大瓶颈尚待突破:需求端,消费者保障意识淡薄,购买意愿较低;供给端,因产品具备高频次、件均低、赔付率高等特点,涉足险企少且意愿不浓,无法广泛普及“电动自行车责任保险”,因此,加强电动自行车保障势在必行。
人保、平安联手爱玛、雅迪 实现“一车一保”
此次会议中,《智联电动自行车认证技术规范》的发布让“新国标”的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相比之前的电动自行车产品,智联电动自行车自身加入了定位、APP交互、智能电池管理等新特性,将加速推动超标车退市,重塑产业健康绿色生态,切实加强对电动自行车国家标准的实施监督,规范和引领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在“新国标”带动下,行业领军企业雅迪、爱玛等通过与北斗深度合作,首批加入智联化电动自行车阵营,以北斗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应用为契机,加速了电动自行车产业智联化发展步伐,不仅更好的服务了消费者,满足了消费者对车辆续航、节能环保、安全可靠、性能领先等核心需求,并以智联化主导行业未来,推动整个产业向高标准、高质量、高安全发展,全面优化群众短途出行体验,服务千万车民,更好的支持新国标落地。
除此之外,此次智联化电动自行车对用户的最大利好,就是保险产品的入局。据悉,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将与爱玛、雅迪强强联手,免费为老百姓“保”驾护航,从长期来看,有望推动整个电动自行车行业实现“一车一保”的最终局面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
据了解,本次推动涉及的保险内容将不仅包含车辆以及财产的安全,还会涉及骑行者的人身安全,这就等于为骑行合规车辆的消费者提供了多重保障。首先可以缩短理赔周期,降低事故发生率,真正解决电动自行车事故率高、赔偿难、纠纷多的大难问题;其次引入保险机制,可以维护法律公平正义、保护群众权益;最后,保险可以推进事故快处快赔,可以有效改善交通缓解拥堵,同时也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群众财产损失。保险机制的引入可以节约社会治理成本,有效助力政府电动自行车治理工作。
未来,电动自行车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需依靠正向目标引导提高驾乘者安全意识,实现精准的监管执法,提供切实有效的保障方案,方可收到标本兼治之效。因此,在电动自行车产品逐步普及的基础上,应进一步促进普惠性保险服务,通过电动自行车智联化大数据,实现电动自行车带保上路,同时进一步发挥大数据和智联网信息化优势,促进企业服务升级和社会交通综合治理能力提高。
总的来说,以电动自行车作为城市中短途代步工具,符合我国国情、契合公众需要、也符合未来环节交通压力,绿色低碳出行的社会发展趋势。今天,智联化变革已经成为电动自行车行业实现自我涅槃,为行业同质化竞争、以及解决违规问题找到新的突破点。而雅迪、爱玛等头部企业与人保、平安的深度合作更有划时代意义,将打破行业安全隐患瓶颈,保障车民安全出行,以智联化、数字化助力“新国标”全面落地,引领电动自行车高质量发展发展!(补牢)
文章投诉热线:156 0057 2229 投诉邮箱:291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