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张晔 实习生 郜影卓
面对“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目标,能耗高、污染大的钢铁冶金行业如何转型?智能制造如何赋能钢铁冶金行业?12月9日,智能制造赋能钢铁冶金行业发展论坛在江苏南京举办,论坛聚焦钢铁冶金行业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转型的战略性课题,国内外钢铁冶金智能制造领域前沿研究顶尖学者、研发机构知名专家、龙头企业主要负责人等出席会议并围绕智能制造与钢铁冶金融合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做了专题报告和分享。
钢铁支撑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钢铁冶金行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目标也对钢铁冶金行业的低碳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党委副书记姜维指出,智能制造是提升国际竞争力、实现传统行业进行转型升级、助力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钢铁行业的两化融合一直走在工业领域的前列,具有较好的信息化基础,目前已基本实现自动化全流程控制,钢铁行业生产正处在自动化向智能化转变的关键时期。
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李新创认为,钢铁是国家建设重要支撑、国家经济重要保障,重塑中国钢铁发展特别要关注数字化、智能化、技术革命以及绿色低碳协同发展,需要金融及政策的支持,同时还要深入合作、标准引领。
大数据是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而钢铁工业正在向高质量发展、低能耗减排迈进,构成了以低碳统领,数字驱动、技术革命、绿色发展为协同的三大趋势。李新创强调,钢铁工业数字化,要聚焦设备维护低效化、生产过程黑箱化、下游需求碎片化、环保压力加剧化等行业痛点,以工艺优化为切入点,加速向设备维护智能化、生产工艺透明化、供应链全集化、环保管理情节化等方向转型。
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这些当今的热门技术能否为冶金行业赋能,推动低碳减排,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的实现呢?李新创介绍,应鼓励企业积极构建全过程低碳管控及评估平台,实施绿色供应数字化、可视化管理,搭建上下游相关产业价值链,并为企业提供量化、诊断、融资、提升一站式低碳服务,从而实现碳排放的智能化管理。
冶金行业的生产有着规范且系统的工艺流程,而良好的自动化、信息化基础为智能制造发展赋能,对实现“双碳”目标创造了可能性。记者了解到,已经有多家行业内龙头企业走在节能减排的前列,并取得喜人成果。
首钢实施的煤气预测与调度优化系统,因煤气的产生和消耗不稳定,通过人工经验对煤气进行调度很难实现全局的最优化。首钢设立了针对煤气的平衡预测与调度系统,在目标质量和数量的基础上,通过产生和消耗预测模型,动态调整模型对系统进行平衡优化,提高煤气利用效率,该系统的准确率达到85%以上,是实现高效降碳的范例。
瑞丰钢铁设立了钢铁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管控与评估平台。强调以碳生产效率为核心,实现能源节约、提高效率、环境协同。基于C+C模式建立了管控平台,加强了碳排放数据的信息化管理与交易的管理、碳足迹的核算与对标管理、生产智能碳管理和最优减排策略分析、常规污染物的协同。与此同时,瑞丰钢铁根据碳排放行业技术库、专家系统库,利用智能分析制定了最优的减排策略,为企业“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明确方向。
南京钢铁联合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王芳介绍,南钢作为江苏钢铁企业智能制造的标杆企业,针对冶金行业的特点、痛点,利用数据治理全方位赋能钢铁产业,致力于建成智能化、一体化、生态化、敏捷化的四化企业。
文章投诉热线:156 0057 2229 投诉邮箱:291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