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业界 互联网 行业 通信 科学 创业

随处可见的麻雀,居然都是进口的,我国本地麻雀去哪了?_人类_食物链_人们

来源:搜狐号 2021-12-22 06:19:03
A+ A-

麻雀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常见,大家对它最熟悉的恐怕是一句歌词“窗外的麻雀,在电线杆上多嘴”。歌曲充分唱出了麻雀的叽叽喳喳,也体现了它在人们心中的印象,像个多嘴的小孩。自然界中的鸟类分为六种,分别是经常鸣叫的鸣禽、涉水的涉禽、游泳的游禽、树栖的攀禽、食肉的猛禽和不会飞的地禽,相信大家都看出来了,多嘴的麻雀属于鸣禽。

麻雀在古代文化历史上的地位不咸不淡,因为特别常见没有什么特点,它既不像鸳鸯代表爱情,又不像丹顶鹤那样仙风道骨遗世独立,更没有鹰隼的利爪象征勇猛无敌,它更像是英雄故事里没名没姓的背景板。但很少有人知道我国随处可见的麻雀或多或少都带有外国基因,可以说都是进口的。

麻雀

麻雀虽小,来头可不小,首先它所在的鸟纲是整个地球上最繁盛的脊椎动物类群之一,仅次于鱼类,21世纪存在的鸟类就有上万种,数量是哺乳动物的两倍多。而且经过生物学家们的研究,鸟类是由恐龙的一支进化而来,所以小小的麻雀,祖上是地球的霸主。麻雀属于雀形目麻雀属,下面有27个物种。麻雀在食物链中处于中低下层,虽然它也吃一些昆虫,但更多的是它被别的动物吃。它既是蛇、猫、猛禽的食物,也是虫类的天敌。

正是因为不高的食物链等级,麻雀拥有极强的繁殖能力和不挑食的好习惯。麻雀通常喜欢聚集在一起增加生存几率,繁殖期间会占用一切能占用的巢穴,甚至一些麻雀是建筑界的大师,能够利用一切身边能用的材料。它们中的一些种类因为长期与人类生活在同一片区域,学会了直接去拿人类的东西筑巢,比如薅羊毛、去鸡鸭的窝里捡羽毛等。正是这样的超强适应力,麻雀得以扩散至全球,代表恐龙继续家族的荣光。

麻雀是典型的留鸟,不会迁徙,通常就在一片区域生活,不出意外它能活5到10年。这是因为麻雀体型娇小,没有发达的胸肌与储存的脂肪,没办法长距离飞行。而且麻雀翼展很短,这就注定它无法利用上升气流,得完全靠扇动翅膀。因此麻雀飞行时新陈代谢极高心跳很快,耗能巨大,不适合长时间飞行,留在某个地方生活成为了麻雀的选择。

按理说世界各地的麻雀都处于相互隔绝的状态,因此会出现基因隔离才对,但麻雀偏偏不是,它们的物种之间可以自由交配。麻雀可能怎么都想不到,这会在日后挽救整个麻雀家族。

入选四害

麻雀没有牙齿,嘴也很小,但不妨碍它们胃口倍儿棒吃嘛嘛香,只要是能吃的、吃得下的,它们都不会拒绝。这对于野外环境中的麻雀来说是求生手段,可对于生活在人类聚集区的麻雀来说,它们变成了祸害。

动物都是机会主义者,能够容易得到食物,还需要拼命捕猎吗?这一点麻雀也贯彻到底,作为生存大师,它们发现人类的粮食是一种很容易获得的食物,秋收的时候可以吃谷物,春夏的时候可以吃青菜叶,冬天也不用担心,要么潜入谷仓吃人类的存粮,要么去偷吃家禽家畜的食物。

而且更要命的是,麻雀食量虽小,可一群麻雀积少成多,造成破坏的能力也随之提升。成群麻雀吃庄稼的窒息感不亚于蝗虫过境,人们称之为“雀泛”。丰年还好说,人类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是到了收成不好的年份,这不是要老百姓的命吗?

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我国急需要提高自己的粮食产量,这个时候还来吃粮食的麻雀被人们记恨上了,它和蚊子、苍蝇、老鼠一起“荣登四害”,变成了过街麻雀,人人喊打。此刻的麻雀还没有注意到自己已经被人类记上了小本本,它们即将面临一场浩劫。

1955年,声势浩大的消灭四害工作展开,全国人民齐动员,他们先是漫山遍野的敲锣打鼓,震动声惊扰到麻雀,使它们飞起来。这个时候人们再兵分两路,一路人马去掏鸟窝,直接消灭后代。另一路人们继续敲打器物,不让麻雀落在树上,更进一步,人们摇晃树干,麻雀无法停留在上面,只能拼命飞行逃避。然而人们穷追不舍,麻雀飞行是很消耗体能的,很快,在这场人鸟大战中,麻雀开始处于劣势,许多麻雀被累死。

这还没完,幸存下来的麻雀们还面临投毒的风险,人们抓住麻雀爱吃谷物的特点,用毒药浸泡谷物,然后投放在晒谷物的坝上,被人类追赶的麻雀精疲力竭,看到食物便上来吃,被毒死的麻雀数量也不亚于累死的。此外还有牵网捕捉、用鸟枪弹弓打、放自家猫去抓等战术。

一时之间,麻雀在中华大地上差点绝迹。根据上海一家报社的报道,一天的时间,从清晨到晚上8点,大约20万只麻雀被捕杀。我国的“本地麻雀”,几乎都折在这场针对麻雀“浩劫”里。

沉冤昭雪

从1955年到1960年,麻雀度过了黑暗的五年,作为报复,它们也给与了人类饥饿。灭四害期间,人们的注意力都在蚊子、苍蝇这样对人类健康有害的昆虫身上,丝毫没有注意对农业有害的昆虫。

比如看起来人畜无害的白蚁,许多人认为它只吃枯木,实际不然,白蚁数量在空间生态能承受的范围它可以选择吃朽木,可是白蚁数量一多,它也会啃食新鲜的树木,人类的果树便开始受到威胁。还有蝼蛄,它喜欢食用新鲜的菜叶,也不管植物有多小,刚发的嫩芽它也会吃掉,所到之处什么植物都不剩。

还有一种害虫虱子,这个会吸食人与牲畜的血,是一种危害极大的昆虫,可惜没多少人注意它,加上那个时候卫生条件差,很快人人身上都开始长虱子。

麻雀恰恰是这些害虫的克星,当它们的数量减少时,这些害虫的数量便开始增多,当然一开始人们没有注意到,直到1959年到1961年,新中国遭遇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自然灾害,干旱给予了害虫们温暖的孵化床,很快我国的粮食产量暴跌,根据统计,因为害虫损失的粮食量远超过了1955年以前报道的麻雀吃掉的粮食量,人类用最惨痛的代价发现了麻雀的重要性。

早在灭四害开展初期,时任中科院生物研究所副所的朱洗先生、鸟类学家郑作新、苏联生物学家赫罗夫都不赞成对麻雀赶尽杀绝。

他们从生态学角度出发,认为麻雀虽然吃粮食和种子,可它同时也会以害虫为食,如果一杆子全部打死,会给农业带来巨大的损失。可惜当时他们的声音被淹没在了浩浩荡荡讨伐麻雀之中,得人们反应过来来,事情已经快到积重难返的地步。1960年,麻雀被移除出“四害”,蟑螂取代了它的位置。

中华五大麻雀

麻雀种类丰富,全球共有27种,其中有5种生活在我国,在灭四害开战之前,它们都是我国数量最多的鸟类。

树麻雀,这是我国分布范围最广的麻雀,几乎每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麻雀。它通体的羽毛大部分呈现褐色、黄色、黑色杂乱混合,腹部是白色,耳朵和喉咙处有黑斑,体型小巧,一般就在15厘米以下,杂食,什么都吃,也是灭四害期间被捕杀最多的麻雀。

山麻雀,顾名思义,喜欢生活在多山的地区,分布在华东、华中、华南、西南和长江流域,雄鸟的背部有栗红色的羽毛以及黑色的条纹,刺鸟则呈褐色,夹杂着黄白色,肚子是灰白色。它们也是杂食属性,加之分布范围也比较大,灭四害时期也会受到影响。

家麻雀,它虽然叫家麻雀,但是并非和人类亲密居住,在我国的分布范围比较小,地方性常见于中国极西部及东北的城镇及村庄,于贫瘠地区沙漠绿洲及边缘地带。它的一些亚种甚至生活在喜马拉雅山脉,是那里为数不多的留鸟。家麻雀的体型在麻雀家族中算中等,平均体长15厘米。雄鸟头上和尾巴上有灰色羽毛,并且上胸部分是黑色。

因为远离人类,家麻雀在除四害期间虽然也被打击,但保留有一定数量在远离人烟的地方,这为后来恢复提供了基数。

黑胸麻雀,看名字就知道长相,但是和家麻雀有区别,它的脸颊两边有白色,雌鸟差别不大,主要区别在于嘴巴更大。它们的叫声也比家麻雀声调高。分布在我国的西部的新疆喀什、天山及昆仑山地区的较低海拔处,因此也会成为了灭四害运动中受影响最小的麻雀。

黑顶麻雀,因头顶有黑色羽毛得名,不过这个特征只有繁殖季节的雄鸟才有,雌鸟体色偏暗,背上有黑色的纵纹。黑顶麻雀与黑胸麻雀栖息范围重合率很高,因此两者经常在非繁殖季节经常混居。黑顶麻雀也是所有中华麻雀里最怕人的,因此在除四害过程中没有受到什么影响。

树麻雀和山麻雀因为分布范围广,数量多,且还具有亲人的特性,在灭四害活动中受到大量捕杀,数量急剧下降甚至出现了绝迹的现象,想要恢复种群困难重重,并且需要很长的恢复时间,但我国的害虫危机迫在眉睫。在本地麻雀寥寥无几的情况下,该怎么“破局”?

外来麻雀本地巢

还记得麻雀的特征吗?适应能力强,不挑食吃嘛嘛香,更重要的是它们没有基因隔离,即使是留鸟,不同国家地区的麻雀之间并没有因为缺乏基因交流就无法互相繁殖,所以,引进外国麻雀,不仅能短时间内解决麻雀数量不够的问题,它和本地麻雀也能自由交配,不会威胁到本地麻雀的生存。可以说是天佑麻雀家族,虽然树麻雀和山麻雀被当成了四害遭到灭顶之灾,但是它们同样在周边国家有分布,比如苏联。

于是中国向苏联进口了上万只麻雀,投放到麻雀绝迹的地区,这些苏联麻雀并没有因为换了地方发生水土不服,在中华大地上也生活的很好,并且其中一些与本地麻雀杂交,成功孕育了后代。

中华麻雀在离开“四害”名单后,在苏联麻雀的援助下,短短十年间种群便恢复了数量。经过这次人雀大战,中国也明白了麻雀虽小,作用很大,不能因为一时的短期利益伤害它。2014年国家三有保护动物名单诞生,麻雀名列在内。

结语

全国常见的麻雀竟然是进口的?这背后是麻雀家族辛酸的历史,也是我国在发展初期缺乏经验的一次尝试。本地麻雀虽然遭遇了灾难,但并没有绝迹,它们已经和这些进口麻雀们融为一个种群,彼此分不出来源。可以说中国拯救麻雀的计划为许多延续濒危动物计划提供了灵感,自此中国走上了科学治理环境的道路。这些都是当年人雀大战留给人们的深刻教训。

麻雀与人类的这场恩怨被写进了历史,已经在我国这些年的生态发展中被逐渐淡化,但我们始终没有忘记麻雀告诉我们的道理:再小的动物,在自然界中都有其独特的生态位,纵使人类身为食物链顶端也不可以破坏生态,否则后果还是需要人类承担。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6 0057 2229  投诉邮箱:29132 36@qq.com

相关新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