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王健高 通讯员 肖强
12月23日,记者从青岛市科技局获悉,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全球创新指数2021》榜单,青岛前进16位,升至全球第53位、全国第10位,连续两年成为全国进步最快城市。
青岛市科技局长吕鹏表示,青岛市科技局坚持问题导向,持续深化体制机制创新,优化创新资源配置,聚焦放权赋权、改进监管、营造生态等环节,深化科研领域“放管服”改革,推动科技管理职能转变,给予科研单位更多自主权,赋予科学家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和经费使用权,让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从繁琐、不必要的体制机制束缚中解放出来,加快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聚焦创新主体大胆“放”
最新统计显示,青岛市市级科技资金投向企业比重由2017年56%增至2021年81%,2022年将达90%以上。
这得益于青岛市把好科技资金的“方向舵”。青岛市科技局将创新从纯科研活动转换为经济活动,建立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科研立项和经费分配机制,把创新主动权和话语权真正交给企业。记者了解到,在青岛的实践中,政府部门资源配置,科研机构研发组织,均由企业牵头选择高校院所合作,选聘专家教授科学家,形成利益紧密关联的创新联合体。
树好经费审批的“风向标”。青岛市科技局针对经费预算使用审批多、限制多问题,提高预算调整审批额度、支付权限,精简经费审批环节,解放科研人员精力。支持驻青岛高校院所扩大科研经费预算调整科目范围,同一类预算额度内、单科目20万元以下的调整由课题负责人自行调剂使用,无需审批;调整大额货币资金支付审批权限,单笔20万元以下的转账由会计人员直接审核支付;明确横向项目到校经费总额的10%可用于科研活动业务招待,简化接待费审批程序,单笔金额小于2000元的,由项目负责人审批。
用好经费管理的“导航仪”。青岛市科技局党组成员于炳波介绍,针对以往科研经费管得“过细过死”问题,青岛优化科研经费管理机制,开展科研经费使用“包干制”试点,项目直接费用调剂权全部下放给承担单位,由承担单位据实核准,验收前向主管部门和科技部门备案即可。两年来,青岛市在科技战略研究等类别项目中推行“包干制”,已开展两批22个项目,支持资金690万元。
聚焦市场需求精简“管”
在青岛市科技惠民专项揭榜攻关中,“新型高舒适一体化防护服关键技术研发项目”,由青岛威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揭榜”承担,项目资金100万元,助推其成为全球唯一获该类防护服生产上市资质企业,“揭榜挂帅”制度为更多民营中小企业提供了机会。
改革项目实施机制。青岛市坚持“不以出身论英雄”,推行科研项目“揭榜挂帅”,变专家“相马”为市场“赛马”,“揭榜”企业凭实力证明自己,倒逼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改革项目监督机制。于炳波介绍,针对以往科研项目过程中监督检查频繁的问题,出台《青岛市科技计划项目实施过程管理办法》《青岛市科技计划项目验收暂行办法》等政策,对经费额度100万元以下项目,实施“里程碑”式项目管理,由科研人员自行提报阶段性成果产出节点,减免过程性环节检查,有效减少监督检查频次。同时,严格控制现场监督检查比例,项目验收中合并财务验收和技术验收,由项目单位自主选择第三方中介机构进行结题审计,结题审计报告作为项目验收的重要依据。
改革科技评价机制。记者了解到,青岛市扭转“四唯”评价导向,在全国首创“海洋科技奖”“智造创新奖”和“颠覆性技术探索奖”,超过80%的奖项由企业主体参与,用精准科技奖励催生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产业化成果。近年来,青岛市获国家科技奖励56项、占山东省40%以上,获省科技奖励352项、占全省1/3以上。
聚焦生态营造用心“服”
据统计,两年来,青岛市推动海尔生物、高测股份等16家高新技术企业成功上市,越来越多科技企业借助资本力量爆发式成长,吸引全社会资金投向科创。
于炳波介绍,青岛开展了高新技术企业上市培育行动,采取上市培育库、上市服务联盟、技术创新中心、20万元项目扶持和最高300万元研发奖励等全方位举措精准支持。
筑巢引凤,促进企业集聚发展。青岛市针对孵化载体质量参差不齐问题,实施孵化器提升专项行动,建成国家级孵化载体117家,形成一批标杆孵化器。华夏基石(中国)企业总部基地引进头部企业、上市公司23家;春光里“青岛智谷”导入人工智能企业108家;海创汇建立加速器7个,加速项目346个,总估值1600亿元,孵化上市公司2家、高新技术企业26家。
文章投诉热线:156 0057 2229 投诉邮箱:291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