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龙一号核电机组商业运行
1月30日,华龙一号全球首堆——中核集团福建福清核电5号机组投入商业运行。华龙一号是我国研发设计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
每台华龙一号机组装机容量116万千瓦,年发电量可达近100亿千瓦时,能够满足中等发达国家100万人口的年度生产和生活用电需求,相当于每年减少标准煤消耗312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16万吨。华龙一号投入商业运营,不仅标志着我国核电创新取得了重大战略性硕果,而且有助于推动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以及由核电大国向核电强国的跨越。
中国天眼向全世界发出邀约
被誉为“中国天眼”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于北京时间2021年3月31日0时起向全世界天文学家发出邀约,各国科学家均可提出申请,经审核后使用“中国天眼”开展观测和研究。
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中国天眼”变身“世界巨眼”,正式向全世界开放。这是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对世界的承诺,也是以实际行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体现。可以预见,全世界天文学家携手共进,在不久的将来它一定会带给我们更多科学发现和惊喜。
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
历经9个多月的长途跋涉,经历惊心动魄的“9分钟”,中国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于北京时间5月15日成功着陆在火星北半球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区,在成功率不到一半的人类航天器火星着陆任务中写下中国奇迹。
从2020年成功发射,到2021年被火星捕获成为我国第一颗人造火星卫星、首次拍摄火星高清影像,再到实现火星着陆,“祝融号”火星车在火星表面迈开脚步,“天问一号”一步一个脚印实现既定目标。“天问一号”任务的成功,实现了从地月系到行星际的跨越,这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又一具里程碑意义的进展。
人造太阳创造新世界纪录
5月28日,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有“人造太阳”之称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创造新的世界纪录,成功实现可重复的1.2亿摄氏度101秒和1.6亿摄氏度20秒等离子体运行。这一次,新纪录将1亿摄氏度20秒的原纪录延长了5倍,进一步证明了核聚变能源的可行性,也为迈向商用奠定了物理和工程基础。
进行核聚变发电的两大难点是实现上亿摄氏度点火和稳定长时间约束控制。本次实现1.2亿摄氏度101秒等离子体运行,是中国首次在国际上采用全金属主动冰冷第一壁、高性能钨偏滤器等关键技术。
空间站建造大幕全面拉开
6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3名航天员乘坐飞船,顺利进入核心舱,成为第一批进入空间站核心舱的航天员。首批航天员在完成两次太空出舱后,结束3个月之久的太空驻留顺利返回地面。10月份,3名航天员接棒飞行,进入空间站又开启长达半年的太空生活。
这一年,空间站建造大幕全面拉开,长征五号B、长征二号F等火箭,分别将空间站天和核心舱、两批航天员、两艘货运飞船送入太空,在太空轨道搭建出中国空间站组合体,实现了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这既是空间站建设的重大成果,也是中国航天发展的重大突破。中国航天以自立自强的科学精神,交出了一份让国人振奋、世界赞叹的精彩答卷。
科技成果评价机制进一步完善
8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关于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的指导意见》,围绕科技成果“评什么”“谁来评”“怎么评”“怎么用”完善评价机制,作出了明确的工作部署。
科技成果评价在科技创新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指挥棒作用。指挥棒指向哪,优势科研资源就会聚集到哪。《指导意见》的出台,将为进一步释放广大科技工作者创新活力、营造良好创新生态、促进高质量科技成果产出,提供有力的政策保障。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充分发挥科技成果评价对科技创新的引导、转化、应用等作用,探索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科技成果评价体系,加快推动我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首次实现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
9月份,国际学术期刊《科学》在线发表我国科学研究成果论文,在实验室首次实现了从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从头全合成,使淀粉生产从传统农业种植模式向工业车间生产模式转变成为可能。这项从0到1的原创性突破,将对下一代生物制造和农业发展带来变革性影响。目前,这一研究成果尚处于实验室阶段,距离落地应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要实现从1到10的发展和从10到100的跨越,还需科学家持续攻关。
祖冲之二号超导量子计算原型机问世
10月份,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宣布,该校潘建伟、朱晓波、彭承志等组成的研究团队与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合作,构建了66比特可编程超导量子计算原型机“祖冲之二号”,实现了对“量子随机线路取样”任务的快速求解,计算复杂度比谷歌公开报道的53比特超导量子计算原型机“悬铃木”提高了6个数量级。
量子计算被认为可能是下一代信息革命的关键技术。2019年和2020年,美国和中国相继推出量子计算原型机“悬铃木”和“九章”,实现了“量子优越性”,其中“九章”使用的是光量子技术路线。而“祖冲之二号”的成功,使中国成为目前世界上唯一在光量子和超导量子比特体系这两条技术路线上同时达到“量子优越性”里程碑的国家。
杂交水稻双季亩产创新高
10月17日,在湖南衡南县第三代杂交水稻试验示范基地,袁隆平院士团队研发的杂交水稻双季亩产达到1603.9公斤。同一生态区内,连续2年双季亩产超过1500公斤,意味着袁隆平院士生前提出的攻关目标已经实现。
提高水稻产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袁隆平院士毕生追求的梦想。从1964年发现“天然雄性不育株”开始,几十年里,袁隆平带领团队先后发明了“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和“两系法”杂交水稻,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此次杂交水稻双季亩产再次刷新纪录,将激励一代代科研工作者扎根沃土、砥砺前行,为我国农业发展作出新贡献。
202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揭晓
在11月3日举行的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顾诵芬院士和清华大学王大中院士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作为新中国航空科技事业奠基人之一,顾诵芬一生默默耕耘,只为做成一件事,那就是“设计中国人自己的飞机”。王大中60多年来倾情为核能,带领团队走出了我国以固有安全为主要特征的先进核能技术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成功之路。
科学大师和重大成果相互映照,折射出中国科技发展的不凡成绩,也进一步坚定了广大科技工作者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创新自信。
文章投诉热线:156 0057 2229 投诉邮箱:291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