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业界 互联网 行业 通信 科学 创业

共享机遇,共创未来——港澳青年融入大湾区逐梦

来源:新华网 2021-12-30 17:10:52
A+ A-

新华社深圳12月30日电(记者赵瑞希、洪泽华)“我很幸运能通过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来到深圳工作。”26岁的香港青年李卓熹这样回顾即将过去的2021年。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香港人,李卓熹称自己以往与内地的联系基本都是“‘蜻蜓点水’式的旅行”。在英国读研究生期间,他在和内地同学的交流中慢慢对内地产生了兴趣。“近些年内地发展得很好,我觉得年轻人在大湾区会有更多的发展机会。”

今年9月,李卓熹通过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入职普华永道,来到深圳从事咨询工作。他的工作日常是帮助国内外的公司了解彼此需求,提供可行性方案达到彼此的合规性要求,推动商业合作。

“咨询工作属于高端服务业,是香港的优势产业,也是深圳现在大力发展的方向之一。”李卓熹说,“来到深圳工作,可以接触到很多内地企业,增长个人阅历。”

今年初,香港特区政府公布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通过就业计划获聘的香港大学毕业生将被派驻到大湾区内地城市工作,并可获得每月1万港元、为期最长18个月的津贴。

深圳鼓励用人单位落地实施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在深就业的香港青年可享受每人每月1000元人民币的生活补助。截至目前,有约530名香港青年通过该计划来深工作。

与李卓熹一样,2021年刚完成大学学业的香港青年王肇聪也通过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加入腾讯并来到深圳工作,负责微信支付在港澳台地区的推广。虽然目前仅仅工作了3个月,但王肇聪感觉已经学到了很多新东西。

“我的想法很简单,哪里有机会就去哪里。”王肇聪说,“金融一直是香港的强项,科技是深圳的强项。我现在做的工作跟金融有关,跟科技也有关,可以扩大自己未来职业发展的选择空间。”

深圳打造10家市级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向港澳居民提供创业扶持补贴和创业担保贷款,持续推进执业、社会保障体系等方面的规则衔接,为港澳青年发展提供一系列便利条件。为丰富港澳青年生活,深圳还组织交流活动,为港澳青年拓展朋友圈搭建平台。

一系列举措下,越来越多的港青北上发展。来自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数据显示,在深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香港居民人数逐年提升。

随着港澳青年不断涌入大湾区,内地城市也在积极探索与港澳的深度合作新模式。2021年9月公布的《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为港澳长远发展注入新动力、提供新空间、创造新机遇。

为了给港澳青年北上逐梦提供支撑,前海搭建了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等平台,创业空间达12万平方米。如今的梦工场,已累计孵化创业团队共计549家,其中港澳台团队286家。前海企业共吸引3652名香港籍人才。

“对香港青年来说,前海是一个接触高新科技产业的窗口。”“95后”香港青年、深圳百迈技术有限公司总裁助理罗元礼说。此前在香港的会计师事务所工作时,罗元礼便感受到了时代的“科技脉搏”,他因此选择北上来到前海,转换赛道进入机器视觉领域。

“未来是科技的时代,创新的时代。”罗元礼说。入驻梦工场4年来,他所在的深圳百迈技术有限公司已经从7人发展到100多人。

大湾区内地9个城市,每个城市都有港澳青年留下的逐梦脚步。

在内地打拼20多年香港人林慧斌见证了内地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港澳青年赴内地发展。他创办的广州市天河区港澳青年之家已经为近200家港澳企业提供了创业支持。

今年8月,由国务院港澳办会同国家发改委、科技部、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组成的国家“十四五”规划宣讲团赴港交流,向香港青年发出邀请,欢迎港青到大湾区内地城市学习、就业、生活,鼓励他们积极投身国家的建设。这让林慧斌大受鼓舞。

“国家派出宣讲团赴港,既是对香港青年的重视,也展示了对香港青年人的期待。”林慧斌说,“港澳青年要了解国家中长期发展的战略目标,在众多方向中找到与自己职业发展相结合的点,乘势而上。”

4年前,“90后”香港创客吴嘉惠来打广州,准备在内地开创一番事业。如今,他创办的广州TIMETABLE大湾区孵化器已经成为天河区港澳青年之家的四个创业基地之一。在吴嘉惠眼中,大湾区的独特优势是巨大的市场潜力、完善的供应链和不断涌现的新商业模式。

在香港读书期间,吴嘉惠就开始创业,开设了实体教育中心和线上教育平台。没过多久,他就感受到了发展的“天花板”。“香港市场相对小而稳定,每个行业都有稳定的行业龙头,留给创业者的机会不多。”

毕业后,看到内地日新月异的发展势头,吴嘉惠下定决心到大湾区闯荡一番。目前,TIMETABLE主要聚焦发掘和培育科技类初创企业,孵化的一些项目已经落地。他说:“新行业、新业态呼唤有创意、有干劲的青年更多地参与其中。”

澳门人黄书展已经在大湾区的几个城市奋斗了20年。从最开始在东莞受雇于一家港资IT公司为跨区域办公的港资、台资企业客户开通网络专线,到创办光联集团为内地企业向全国扩展提供通信服务支持,黄书展实现了从就业到创业的转变。

眼看着业务量不断上升,黄书展却在2017年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放弃原来的海外软硬件合作伙伴,携手国内公司,使用软件定义广域网为客户服务。

这个决定曾让公司业绩一度跌落谷底。回头看当年的转型决定,黄书展并不后悔:“中国市场是世界上最大的市场,因此我才决定把服务企业全部内地化,专注为内地企业提供服务。”

如今的光联集团已经成为大湾区内重要的企业通信技术服务企业。黄书展认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为光联集团的腾飞注入了新动能。

“大湾区的特点就是港澳和内地的融合,我们也在寻找机会,看如何用我们的技术帮企业降低跨境网络服务成本。”黄书展正带领团队将业务拓展到北京、上海、厦门等地,他期待未来能够在大湾区有更多的机会。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6 0057 2229  投诉邮箱:29132 36@qq.com

相关新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