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颉满斌 通讯员 冯作文
2021年对兰州石化来说是一个值得永远铭记的年份。截至12月30日18点16分,榆林和本部“两地三厂”的乙烯产量首次突破100万吨,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标志着兰州石化公司从此跨入了百万吨级乙烯生产企业的行列。
兰州石化新建的榆林乙烷制乙烯装置
目前兰州石化可生产高密度聚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茂金属聚乙烯、高压聚乙烯4大类聚乙烯产品,能充分满足西北、西南、华北、华东、华南等地食品包装、管材料、农膜地膜、大小中空容器等领域的需求。
兰州石化乙烯生产的历史可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当时我国的石油化工还处于空白,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已经具备一定的水平。1961年12月31日23点35分,当时的兰化在5000吨/年的装置上用管式法生产出了新中国第一批合格的工业乙烯,取代了粮食酒精法制乙烯的工艺。为了进一步提升乙烯产量,国家从西欧引进年产3.6万吨乙烯的砂子炉等四套装置建在当时的兰化。1970年4月15日,砂子炉生产出合格的乙烯、丙烯,使我国乙烯年产量达到3.6万吨。
后来,创业者们开展技术革新活动,实施技术改造300多项,到1978年,当时的兰化自行设计、自制设备,翻版了第二套砂子炉,使乙烯产量翻了一番。2020年6月14日,兰州石化公司建成投用了24万吨/年乙烯产能恢复项目,使乙烯年产能达到70万吨,加快了公司转型升级的步伐。
12月30日,兰州石化乙烯厂一线员工在乙烯联合控制室调整生产工艺参数,提升乙烯产量。
今年8月3日,兰州石化80万吨榆林乙烷制乙烯项目建成投产并生产出合格产品,使兰州石化乙烯生产规模跨上了新高度。该装置被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列为国家乙烷裂解制乙烯示范工程,也是中国石油集团公司推动能源科技自立自强、实现炼化产业转型升级的重点工程。项目突出绿色低碳,特别是氮氧化物排放比现有通用乙烯装置降低70%、废水回用率达到95%以上,成为中国石油首家废水排放近零的化工项目,为推动我国“双碳”目标做出贡献。
在榆林乙烯项目运行初期,针对注硫泵不上量影响装置长周期运行等诸多难题,装置技术人员齐心协力,全力攻关,保障了平稳生产,确保了项目投产后迅速实现了达产,原计划当年生产乙烯21万吨,实际产出乙烯26万吨。尤其是裂解炉实现了稳定长周期运行,其中5号裂解炉运行周期达到92天,这在乙烯装置试生产阶段实属少见。
兰州石化积极构建乙烯生产“两地三厂”的发展新格局,统筹榆林80万吨/年乙烯、兰州46万吨/年乙烯和24万吨/年乙烯生产,组织广大干部员工从装置、原料、生产路线、产品出厂等方面全力优化结构。在46万吨/年乙烯装置的1号炉上实现了分储分裂,操作人员精细巡检、精心监盘、精准操作;面对重质原料比例高、原料结构多元化和频繁切换等难题,乙烯厂组织人员开展技术攻关,破解瓶颈制约,裂解炉运行周期实现新的突破。气相炉运行时间最长达到56天,提升率达到87%;液相炉最长运行时间达到55天,提升率38%。
“‘两地三厂’乙烯生产新格局,扩大了乙烯生产规模,实现了几代兰州石化人‘百万吨乙烯’的梦想,这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落实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减油增化’要求的重要举措,对于公司加快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打造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示范企业,为集团公司建设基业长青世界一流企业具有重要的意义。”兰州石化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吴凯说。
(冯作文 摄)
文章投诉热线:156 0057 2229 投诉邮箱:291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