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深信服科技公司政法行业负责人
编者按: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近年来,政法机关纷纷加强智能化建设,积极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推进业务数字化、智能化,推动新时代政法工作创新发展。近日,深信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政法行业总监彭向阳就上述问题接受了法治周末记者的采访。
法治周末记者答笛
记者:我国“十四五”规划已开局起步,其中谈到要“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据了解,深信服科技在网络安全、云计算、IT基础设施及物联网领域深耕多年,用户覆盖国内大多数的政府部委单位,包括众多政法部门,那么深信服科技如何看待当前政法领域的数字化发展,未来几年将有哪些变化?
彭向阳:“十四五”时期,国家信息化发展进一步加快。通过多年的信息化建设与服务实践,我们认为今后几年里,政法领域在信息化、数字化发展方面会有这样一些变化:
首先,数字化转型发展会有效提升社会治理能力。目前,政法单位的信息化已由“业务数据化”向“数据业务化”发展,一些部门已率先进入“融合智能”的阶段。随着网络互联互通,办公、办案信息化日渐普及,近年来,办案单位也逐渐强化对案件数据的深入挖掘分析,以“数据驱动”来引领业务变革、业务协同,进而进入“价值驱动”,不断提高社会治理的智能化和专业化水平,助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其次,近年来越来越多政法单位的业务和数据运行采用新一代基础IT架构来承载。由于业务应用不断推陈出新、复杂多样,加上国产化趋势,对信息化基础设施的融合互通、智能敏捷、高效创新和异构兼容提出更高要求。这就需要充分融合计算、网络、存储、应用和数据等资源,构建“云、网、边、端”融合、有“弹性”的基础设施。
第三,在业务和数据访问方面,将更重视统一、安全和高效。政法机关的干警经常要在各种网络环境办公办案,在台式机、笔记本、平板、手机等多种终端间切换业务平台的访问、交换业务数据。这不仅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工作效率,由此引发的安全问题也屡见不鲜。建议采用云计算、AI、5G、软件定义安全等技术,搭建高安全保障的统一“云化”平台,只要有网络,就能实现“全时空”“跨终端”“全场景”无缝办公、办案、开会和培训,乃至提供公共服务等。
最后,面向未来的网络安全体系将持续增强。政法业务及数据无疑具有敏感性和保密价值,且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应用,数据安全面临的新型威胁、高级威胁也越来越多,“攻防不对称”成为非常现实的问题。需要面向未来建立一套合规、持续有效的安全保障体系,实现网络安全的可视、可控、可管。有了有效的安全保障,数字化发展的根基才能牢固。
记者:在数字化转型大潮中,数据安全至关重要。2021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正式施行,刚才你也提到,政法行业数据非常敏感和重要,但也可能遭遇到诸多威胁,深信服科技公司在这方面有什么应对思路?
彭向阳:数据是数字化的基石之一,数据安全法颁布后,“数据”作为一种新型的、独立的安全保护对象,已获得立法层面认可。政法行业数据涉及大量公民敏感信息及社会治理、公共服务方面重要信息,数据价值大,但也成为一些不法个人和团体觊觎的对象。
当前,政法机关在网络和数据安全方面的保障能力在不断提升,但仍存在数据现状不清晰、数据权责不明确、安全制度策略不完备、防护能力不匹配等现象。
对此我们建议:维护数据安全,应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着眼于建立健全数据安全治理体系,提高安全保障能力。以数据为中心,围绕数据生命周期全过程,融合技术、运营和管理,建立涵盖“云、网、端”的时空一体化动态安全防护体系,确保业务数据在流转全过程中,能得到持续有效的保护和合法利用,充分发挥数据的价值。
具体来说,“时空一体化动态安全防护体系”就是要全面梳理数据、明确现状权责,将数据分类分级后,加以全面化、立体化防护,实现数据流转可视、数据泄漏溯源、安全态势感知、协同联动响应、持续迭代优化,提升数据保护水平。
数据安全并非一劳永逸的事情,除了建设安全技术体系外,还需要持续开展专业维护和运营服务,不断完善数据安全制度、策略和落地举措。
记者: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推进,我国的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蓬勃发展。在党政机关尤其是政法领域的技术创新大潮中,深信服将发挥哪些作用?
彭向阳:“十四五”时期,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前所未有的激烈竞争。由于我国经济持续发展,技术不断创新,广大企事业单位都在不断扩大国产技术和产品的应用。
深信服是一家立足国内、面向全球的高新技术上市企业,非常重视研发与创新,专注于网络安全、云计算、IT基础设施及物联网产品和服务,目前已有超过10万家用户。
面向政法机关,我们希望用“多云融合安全可信”的产品和解决方案,通过可基于异构的IT基础设施,高效稳定地支撑运行众多业务系统和数据,并有效地保障网络和数据安全,做到“让核心技术不受制于人”。
技术的创新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共同推动。深信服将坚守社会责任,加大创新投入,踏实做好产品和服务,助力政法机关智能化建设和数字化转型,助力数字中国、网络强国的建设。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文章投诉热线:156 0057 2229 投诉邮箱:291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