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业界 互联网 行业 通信 科学 创业

增强制造业自主可控能力 提高产业体系协调性

来源:经济日报 2022-01-26 11:21:37
A+ A-

制造业是大国经济的“压舱石”,是现代产业体系的联动中枢,也是国际竞争的核心领域。增强制造业自主可控能力是我国提高产业体系协调性、经济运行稳定性和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我国制造业产业体系完备,且不断向中高端发展,正加速融入全球产业链,竞争力持续提升。与此同时,制造业发展也面临一系列难题,既有来自外部环境变化的冲击与挑战,也有制造业自身能力方面的短板制约。一方面,我国制造业在重大技术装备、关键材料、核心零部件、高端软件等方面较为依赖进口,一些高度国际化的优势和支柱产业,如电子信息、汽车、高端装备等,存在“卡脖子”隐患和断供风险;另一方面,虽然我国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取得了一批重大科技成果,但在基础共性技术、关键核心技术和未来前沿技术等领域仍积累不足,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明显,特别是面对于我不利的外部环境,进一步实现创新突破的难度加大。与此同时,我国制造业具有强大的生产制造能力和显著的规模经济效益,但国际上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一些国家在国际市场上高筑壁垒,不仅在产品供需上进行“硬割裂”,而且在产业发展生态上推动“软出局”,我国制造业在绿色低碳、知识产权、市场采购等方面都可能遭遇新的挑战。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面对国内发展的新要求和国际经济形势的新变化,必须不断强化我国制造业的竞争优势,持续提升我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的位势,关键要在提升自主可控能力上下功夫,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一是在分工合作中把握好内外平衡。必须看到,制造业已经形成全球高度分工的格局,着眼于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我们需坚持“向内发力”,稳步推进“卡脖子”隐患突出的领域实现突破,不断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的能力和底气;着眼于更好加强国际合作和扩大市场,我们还需坚持“向外拓展”,大力推进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通过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推动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增强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中的影响力。

二是在体系优化中谋划好动能接续。门类齐全的产业体系是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的强大依托。一方面要稳基础,高度重视传统优势产业、基础产业对产业体系稳定高效运行的支撑作用;另一方面要扩增量,加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系统性谋划和链条式布局,争取实现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甚至领先。

三是在产业链建设中处理好整零关系。大力提升制造业领域产业链供应链水平,首先要有整体上的牵引,通过培育形成一批实力强大的产业链链主企业和有竞争力的终端集成产品,把产业链条架构起来,构建起现代产业体系的“梁”和“柱”。同时,还要加强重点优势领域对产业链支撑,加快形成一批专精特新配套型企业和零部件原材料产品,更好把产业链条贯通起来。

四是在协同联动中保障好要素支撑。强大的产业链供应链需以强大的要素支撑体系为保障。要加快构建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科技创新体系、金融服务体系、人力资本体系,夯实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和高效运行的根基。在各类要素协调发展的同时,进一步增强联动与协同,密切产业、科技、资本、人力等要素之间的联系,形成互相促进、互为支撑的良好格局。

进一步增强制造业自主可控能力,需对标世界制造强国,聚焦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的短板弱项精准施策,加快补短板、锻长板,不断提升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

第一,聚焦前端补链,采取有力举措突破现有瓶颈。要锚定“技术关”“质量关”和“市场关”,既要聚焦“卡脖子”环节,协同发挥政府和市场的作用,尽快在市场需求迫切、供给风险较大的领域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技术差距,又要积极推广和应用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和技术,加快推动质量安全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不断提高产品的一致性、稳定性、安全性和耐久性,还要通过更为广泛的市场应用来促进技术完善和产品成熟,积极营造有利于产品市场化推广应用的良好条件和健康生态。

第二,加强后端延链,面向内需市场提高制造业的响应服务能力。要适应市场多元化需求,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大力培育大型零售商、代理商和知名品牌商,提升服务市场、联动生产的能力和供需衔接水平;要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动产品设计、用户体验、个性定制等服务业发展,通过客户体验中心、在线设计中心等,增强定制设计和柔性制造能力,提高生产制造与市场需求的协同水平;要推动内外需求贯通,加快推动部分产品实现内外需“同线同标同质”,从源头上提升内销产品质量,打通国内国际两个市场。

第三,注重能级提升,培育产业链链主企业,提升国际分工位势。要协同推动链主企业、关键基础材料和零部件企业、平台支撑企业发展。引导基础条件较好的制造业龙头企业进一步增强创新优势和发展能级,引领带动本土企业贯通产业链供应链;以更大力度支持共性技术平台、基础科学和前沿科学机构创新发展,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夯实产业链基础,缓解配套约束;发挥平台企业聚合要素、交换和优化配置资源的作用,提高产业链上下游、前后侧、内外围的耦合发展水平。

第四,坚持合作共赢,进一步优化布局。要在强化本土产业链协作关系上下功夫,推动关联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加强装备与材料、机械与电子、整机与部件等产业在技术、产品和市场上的协作联动,提高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协同发展水平;在优化国内产业梯度布局上下功夫,在东部地区加快建设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抓好优势突出、潜能巨大的都市圈经济发展,集中力量在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培育一批核心增长极,增强国内产业体系的协调性;在织密织牢国际协作网络上下功夫,积极应对外部环境的复杂深刻变化,推动优势产业“走出去”,并加强在研发创新、技术开发、市场推广等领域的国际合作,补齐现存的产业链短板。(作者 徐建伟 付保宗 费洪平)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6 0057 2229  投诉邮箱:29132 36@qq.com

相关新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