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敏政 科技日报记者 操秀英
乘坐拖轮从葫芦岛北港码头破冰前行,2个多小时后,我国海上最北气田——锦州20-2气田映入眼帘。寒风袭来,眼前这座钢铁之城,矗立在冰封渤海湾之上,宛若一叶扁舟。
身穿救生衣,双手环抱吊笼,随着吊笼缓缓上升,才能登上这座钢铁之城。冰冷的海风穿透厚重的羽绒服,令人瑟瑟发抖。
锦州20-2气田位于渤海辽东湾北部海域,是我国第一个按照国际标准自行设计、建造并自营开发管理的海上凝析气田,累计产气量超过88亿立方米。这里冬季环境恶劣,最低气温可达-27℃,冰期长达3个月之久,海冰最高厚度达50cm。海油人便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默默坚守奉献,保障气田30年“零事故”。
“好,起,慢慢放、慢慢放,停!”水手长张武刚正指挥上下平台的物料吊运,联系破冰船持续破冰,确保平台安全生产稳定。即使年关将至,仍有近百名工人与家人隔海分离,守护着地下油气开采与运输,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踏着绿色的甲板,沿着黄线箭头规划的巡检路线,来到平台的“大脑中枢”——中央控制室。中控值班员只有梅顺起一人,他面前的显示屏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让人眼花缭乱的管线、设备,但梅顺起有条不紊地一边在记录本上记录参数,一边通过对讲机与现场操作人员进行联络。
据梅顺起介绍,当天主要工作任务是天然气输送管道气体取样、化验。他拿起对讲机喊道:“姜学业,请汇报现场天然气取样作业进展情况!”
“一切正常!”
跟随安全监督来到梅顺起口中这项“尤为重要”的工作地点,映入眼帘的是一条黄底黑字的警戒带,上面挂着的标志牌显示“高风险作业,请回避”的字样。
伴随着“呲呲”声,锦州20-2气田生产平台天然气输送管道的一个角落里,一根黄色的皮管连接着取样口的专用取样袋慢慢充盈了起来。平台生产人员要每周两次重复进行这样的天然气取样作业,并将取样袋送至化验室化验。
有着两年工作经验的两位操作工,头戴防毒面具,手着防静电手套,驾轻就熟、密切配合。环境温度达到了零下十几摄氏度,他们的防毒面具里面已经凝结了一层水雾。
今年26岁的操作工姜学业,慢慢将取样袋端取样口的阀门关闭。工友张雨蒙关闭取样口阀门,轻轻将取样管拔了下来。
“天然气输送管道里的气,必须要经过严格的化验才能输送到陆地终端厂进一步处理,最终再送到千家万户。”张雨蒙说。他们现在还不能取下防毒面具,因为接下来要进行化验操作。
穿过长廊般的栈桥,姜学业和张雨蒙到达MUQ平台化验室。
“准备抽取样品!”张雨蒙冲姜学业微微点了点头,无数次的合作达成的默契,他们无需言语便能够明白彼此表达的含义。张雨蒙手持取样器,将尖口缓缓插入取样管,抽取适量的天然气样品后,又缓慢抽出。经过静置、化学反应、观察数据等一系列操作,张雨蒙冲姜学业比划了一个“OK”的手势。
“天然气化验合格!”姜学业通过对讲机,将化验结果汇报给中控值班员梅顺起,然后同张雨蒙一起开始本次作业的收尾工作。当确认一切安全后,两位操作工先后摘下了防毒面具,相视一笑。
“踏着惊涛骇浪,迎着雨雪风霜,我们海洋石油工人奔波在大海上,撑起浩瀚云天,开发蓝色国土,我们海洋石油工人奔波在平台上。”在催人奋进的《海洋石油之歌》中,海风清冽,陆地遥遥,年却越来越近了。
几天后,李文皓等9人将乘上回家的船舶,这是他们在疫情防控时期盼望很久的团圆。
梅顺起将继续留守在平台度过春节。他说,自己最喜欢的一本书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记得刚刚参加工作出海时,夕阳西下,他常常一个人扶着栏杆,眺望家乡的方向,并不断想起奥斯特洛夫斯基之问:人的一生应该怎样度过?
现在,他不再迷茫:国家要发展,老百姓生活要幸福,离不开石油开采,而石油开采往往在偏远的海上、沙漠,在这里,需要他这样的人去坚守。
(图片由中国海油提供)
文章投诉热线:156 0057 2229 投诉邮箱:291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