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何亮
历经数年筹办,承载万众期待。当立春节气遇到冬奥会,北京这座“双奥之城”为全世界呈现了100℃的精彩。而盛宴幕后,一群身着蓝夹克、白衬衣的程序员正紧盯电脑屏幕,他们像冬夜的战士们一样,履行着零下10℃的坚守。
这群人是冬奥网络安全保障团队,为了这一刻的精彩,早在800多天前,该团队就已经启动了北京冬奥会网络安全保障服务;30天前,启动了北京冬奥会网络安全保障中心,成立了11支保障团队,1500余名工作人员放弃春节假期,坚守岗位。
两小时的精彩,八百个日夜的坚守
鸟巢保障团队是开幕式网络安保的主力军,来自奇安信服务体系的张兴男(化名)作为组长,组织团队成员共同保障整个鸟巢的网络安全。
从1月10日进场以来,张兴男日日到岗。挂着“技术服务办公室”牌子的小房间里,挤了18名工作人员。“尽管离得近,但从彩排到开幕式,都没能看上一眼,只有做核酸的时候才有机会出去透透气。”张兴男说。
李绪彬(化名)团队负责监控开幕式期间的网络安全事件,对威胁情报进行分析、研判,协调整个冬奥保障团队扫清网络安全隐患。为了给全世界呈献一场精彩的冬奥会开幕式,他们所在的小屋需要熄灭主要光源。
在这个鸟巢的“小黑屋”里,李绪彬和团队严阵以待。“3部无线对讲、蓝信以及所有的监控平台都有人时刻把手,任何消息弹出来,大家的心里都会咯噔一下。”李绪彬说。
“能够参加冬奥会的安全保障工作,我感到非常荣幸!”磊歌(化名)是冬奥项目组的项目经理,开幕式当天,他是技术运行中心当日值班班次的负责人,从2019年12月接到了安保任务后,他经历了800多个日夜的准备,终于迎来了这场“大考”。
磊歌说:“我们要和各个相关方一点点地去抠策略、抠业务、抠流程。可能机房还没建好,就要考虑安全设备怎么部署,策略怎么定,要做到事前防范。”
为保障冬奥会的网络安全,像张兴男、李绪彬、磊歌一样的工程师们进驻了奥运场馆、关键部门、重要企业中值班值守,共同编织了一道网络安全之网。
你看的直播里,有他们的付出
能亲临开冬奥会幕式现场的人员是有限的,但全世界人们都能通过电视、网络媒体共襄盛举,这一切,与网络安全专家吴楚豪(化名)驻守的北京冬奥会主媒体中心息息相关。
自1月4日进入冬奥会闭环区域后,吴楚豪和其他8名同事便开始驻守北京冬奥会主媒体中心。每日一次核酸、随时紧绷的弦,从酒店到场馆两点一线的生活看似单调乏味,实则复杂多变。
据介绍,主媒体中心涉及防疫、抵离、交通、新闻转播、新闻发布等33个业务领域,要满足不同业务领域的网络需求,需要技术规划对接和耐心细致地沟通。
“2021年11月初,我知道要来驻守冬奥,第一时间就给爸妈打电话了。一是报喜,二是请假,这是我第一次没回家过年。”吴楚豪希望采访能够被父母看到,借此表达对父母的祝福,“除夕晚上我和爸妈视频,他们很支持我,也很想念我。年夜饭一大桌子,专门给我留了位子。”
为了感谢这些没日没夜辛勤工作的技术人员,媒体中心给吴楚豪和同事们准备了三张现场观看开幕式的门票,但他们却放弃了。“主媒体中心就是我们的战场,为了让全世界更多的人能看到开幕式直播,我们要牢牢地扎在这里。主媒体中心距离鸟巢4.5公里,这就是我们关注开幕式最好的距离。”楚豪说。
技术源自创新,创新不止于技术
“北京冬奥会的网络安全保卫没有前车可鉴,只有不断创新创造,小步快跑,努力尝试,才能实现动态安全。”奇安信董事长齐向东用“经营安全”来形容这个过程。
为保障冬奥会各项工作的信息网络安全,奇安信共计部署各类安全设备近千套,分析人员每天需要处理大量网络安全日志,并对其中产生的告警信息深入细致研判,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对安全事件的检测和响应,基于大数据建模,并对未来的安全趋势进行精准预测。
在冬奥会开幕前,奇安信为冬奥专门规划设计的八大安全防护工程实现了一体化设计和运行,并先后经历了测试赛、技术演练检验、网络安全攻防演习以及沙盘推演……所有保障人员,提前10天进入7×24战斗模式。实战攻防有效检验了集团整体安全防护体系建设和安全运营运转的有效性。
为进一步加强冬奥网络安全防护力量,北京冬奥组委技术部牵头组织招募数百名“冬奥网络安全卫士”,作为冬奥会网络安全的“测试员”和“情报员”,协助查找冬奥会信息技术系统的防护短板和漏洞,拓宽冬奥会网络安全威胁情报信息搜集渠道。
“冬奥网络安全卫士”测试获得成功,搭建了网络安全保障的开放性平台,发现的漏洞在第一时间报送北京冬奥组委技术部,并实现了整改清零。
文章投诉热线:156 0057 2229 投诉邮箱:291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