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龙谈价值
原本写好了一篇医疗设备的文章准备今天发,但是刚好今天和金域的管理层有场交流,就把我一直想写的内容给大家聊聊,这件事早就准备写,之前想的是等到官方的定论出来以后再给大家分享,也是为了防止有些人骂我恶意吹票。但现在了解到事情基本尘埃落定,对公司、对个人都已经没什么影响,官方的通告不知道还会不会有,那就今天和大家聊聊我对这件事的看法。
事情的起因是1月12日许昌公安局发布了一则通报,关于郑州金域的区域负责人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实施引起新冠病毒传播或有传播严重危险的行为,对该负责人涉嫌刑事犯罪立案侦查并采取强制措施。
随后有个别自媒体根据这一个官方的通报,展开了无限遐想,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就是造谣金域“投毒”的说法,直到现在依然有人问我此事的真实性。
在没有官方的通告以前,要讨论此事的真实性,我们要理解一个问题,就是金域医学这家公司到底希不希望疫情扩散?答案是——不论从常识角度、道德角度、还是从利益角度,都不会希望疫情的扩散。
常识角度是一个千亿级别行业的龙头公司不会为了这些利润而做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道德的角度是基于我长期对金域的跟踪、对管理层的了解,我认为公司管理层是具有长期战略眼光和社会责任心的,但这点的判断过于主观,就不做详细的介绍了,这里讲一下,为什么从利益角度金域并不会希望靠做新冠检测赚钱。
为何新冠疫情并不利于金域长期利益?
除了医药行业的投资人以外,大多数的投资人、以及大多数的老百姓,并不知道金域医学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原因是这家公司做的主要是To B的生意,他的客户主要是医院,而与大伙接触的很少,金域所在的行业是第三方医学检验实验室(ICL),简单来说就是帮医院做检测服务。
我们去医院做体外诊断检测的时候,不同病种会查的项目种类非常多,而有一些是医院自己的检验科没有能力做的项目,这个时候医院会把样本送给金域这样的第三方医学检验实验室,让他们帮忙做检测服务并出具检测报告。
在疫情前,2019年金域医学的营收是52.69亿元,已经是国内ICL行业的绝对领军企业了,但是金域医学的毛利率只有39.48%、净利率只有7.88%,盈利能力这么低的原因,就是ICL本身是一门重资产的“辛苦活”,金域前些年建设了比较多的中心实验室,这些中心实验室的扭亏需要3-5年的时间,叠加前些年的竞争一直非常激烈,因此直到2018-2019年以来金域的盈利能力才出现了显著的改善,行业也将迎来出清。
随着新冠疫情的到来,金域医学和后面一众的ICL公司充分受益于国内庞大的新冠检测需求,业绩也出现了大幅增长,但包括金域在内的常规检测业务都受到了较大的冲击(当然,金域的常规业务最为坚挺,2020年同比增长5%左右,2021年同比2019年增长30%左右),原因是2020年国内医疗机构的诊疗人次出现断崖式下跌,直到2021年也没能恢复到2019年的水平,而检验量与诊疗人次高度相关。
这实际上带来了两点重要影响:第一是医保为新冠防控支付了大量的资金,而医保资金的支出可能会导致进一步的医保控费压力,对常规业务长期发展存在潜在不确定性,第二是之前很多每年亏损、在破产边缘挣扎的中小ICL得以死而复生,有可能重新加入到市场竞争中来。
另外,由于新冠检测本身技术含量非常低,大多数的ICL公司都可以做,新冠检测的价格持续下降,现在大多数地区单检的检测价格应该不会超过40元,如果是联检的话就更低了,已经到了大部分医院、大部分中小型ICL都不能赚钱的水平,未来不确定还会不会继续降,简单来说,不管新冠能否持续,靠新冠检测赚钱这个生意都是不可持续的,而且还会给龙头公司带来负面的影响——常规业务受损、竞争加剧。
也因此,金域虽然过去两年从新冠检测中赚到十几亿的利润,但对于这么一家收入原本就有大几十亿、正处于行业出清和利润释放期的公司来说,常规业务做到可持续的、稳健增长的十几亿的水平也不过是多花几年时间的问题,一个能带领金域走到今天的优秀管理团队,不可能做出谣言中所说的事情。
为什么我很希望金域做大做强?
在此前的自媒体谣言中,最恶劣的莫过于造谣金域“投毒”的说法,并把与金域有合作的钟南山院士也搬出来一通黑,最搞笑的是把金域医学的标志(六边形中间嵌有一个三角形)联想到“上帝之眼”,大家如果看到那个图就能知道这种联想多么无厘头和恶毒(考虑影响恶劣,这里就不放图了)。
类似的言论,我认为很可能就是“行走的50万”——通过诋毁抗疫有功的优秀企业、诋毁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来引发老百姓与企业的对立,并打击我们的国家和民族自信,其心当诛。
“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既然有“行走的50万”恶意造谣,我们这样的专业医药自媒体,也有必要为优秀企业正名。很多人可能觉得,金域医学这公司和我们日常生活距离很远,公司好坏、发展与否与我们无关,这种想法是不对的。
金域医学做的第三方医学检验服务,具有非常强的规模效应。如果只有医保控费降价、而没有医疗端的降成本,只会导致老百姓的医疗服务质量大幅下滑,而只有足够大的规模才能实现降本增效,从而切实降低我们的医学检验费用。
一家三级医院的检验科收入规模可能只有几千万,超级大三甲也就是几个亿的检验收入,但金域医学的收入规模有大几十亿,是超级大三甲检验科收入的十倍,从而可以具有最强的规模效应,从而可以做很多医院不赚钱而不愿意做、但临床很有价值的检测服务。
举个例子,一项检测医院的平均成本是70元,那收费很可能是100元以上,而金域做的话成本可能只有三五十元,如果放大到国内四五千亿的体外诊断市场,大家就可以知道这是多大的成本差距和效率提升。美国和日本的ICL外包率达到70%-80%,很大程度上实现了“专业化分工”。
因此,金域医学的做大做强,对于大多数的老百姓来讲是好消息,是提高医疗系统运营效率、降低医学检验费用的重要一环,而现在ICL的渗透率仍然不足10%、按收入计金域在2019年的收入在全国医学检验行业的渗透率只有1%-2%。
研发驱动、管理卓越、前景光明
2017-2019年金域医学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9亿元、2.33亿元、4.02亿元,研发费用分别为2.56亿元、2.91亿元、3.24亿元;可比公司、行业老二是迪安诊断,2017-2019年的归母净利润是3.5亿、3.89亿、3.47亿,研发费用是1.32亿、1.66亿、2.12亿。
金域医学做的事情本质上是医学检验领域的专业化分工和规模效应,医学检验存在的两大特点是重资产、专业人员技术要求高,尤其是高端的特检项目,对专业技术人员的要求非常高,需要长期的研发投入和积累、持续的推出新的检验项目,带动医学检验技术的升级,是金域医学核心竞争力的来源,也是公司补足三甲医院短板的主要方向。自动化程度高的普检项目则是需要超强的规模效应,例如技术难度并不高的新冠核酸检测,公立医院的综合成本可能是金域的两三倍。
第三方医学检验实验室的核心竞争力的体现,是规模效应、先发优势、技术和人才、创新研发投入、超高的管理效率的综合体现,金域只要不自己出现重大的战略失误,就大概率能保持长期稳健增长的行业龙头地位,行业地位难以撼动。
而有一些后排的公司可能趁着疫情中赚到一笔钱来资本市场融资上市,不知在新冠检测红利消退后,是否又会回到连年亏损的局面?对于我们投资人来说也要充分意识到这方面的风险。
上文所述事件已经过去一个多月,在此期间:郑州金域被认定为合格新冠检测实验室,北京冬奥会期间的新冠检测有金域助力,近期香港疫情的爆发也是金域冲在最前线做核酸检测服务;吉林金域被吉林省政府表彰为“吉林省质量奖”并排名位居10家获奖企业之首,以树立质量标杆、推动全省质量总体水平提升,这也是唯一一家获奖的医药行业公司。
于短期,金域每逢国内的局部疫情,总能以全国一盘棋的部署,公司中高层领导亲赴前线,24小时内部署百人的团队、规模庞大的气膜实验室助力地方抗疫,有功劳也有苦劳。于长期,金域对于提高检验效率、降低检验费用具有重要意义。我不建议因本文而影响到大家的投资交易决策,但至少我一直相信,做长期对的事情的企业,一定是更容易长期做大做强。
文章投诉热线:156 0057 2229 投诉邮箱:291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