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业界 互联网 行业 通信 科学 创业

曹建伟:博士天团,如何打造800亿光伏设备龙头?

来源:财讯网 2022-03-13 21:16:35
A+ A-

过去15年,光伏行业经历多轮周期淬炼:全球金融危机,欧美光伏“双反”,国内“531新政”,明星公司各领风骚三五年,也有“剩者为王”之说。

晶盛机电早期产品价格是同行两倍,顶着压力拿下4笔重要订单,奠定了江湖地位。登陆创业板时,公司市值只有40亿元;至2021年,市值一度突破千亿,增长20多倍,为投资者创造了不菲收益

晶盛机电是“教授+博士”创业的典型样本。浙大博士毕业的掌门人曹建伟,希望晶盛机电能在2022年人才争夺战中超越竞争者,成为浙大机械学院毕业生的第一选择。

image.png

作为市场后来者,晶盛机电如何获得市场认可,成为稳健高速发展的设备龙头?公司如何为员工搭建事业台?年轻人创业应该如何选择?光伏行业“少帅”,晶盛机电联合创始人、董事长曹建伟博士,坦诚分享了自己的经验和思考。

01

四单“定江山”

A股光伏概念股当前共有66家,浙江有12家,占比超过1/6。部位于绍兴的晶盛机电(300316),作为单晶炉龙头,市值曾破千亿,是其中的佼佼者。而有此成就并不容易,晶盛机电作为市场后来者,早期产品价格是同行两倍,其究竟如何打开市场?这也是我们向曹建伟提出的第一个问题。

曹建伟回忆,晶盛机电在创立初期就定下策略,做最好的产品,并和最好的企业合作。为此,其产品定位高端,160万元/台的定价是同行的两倍,“要获得客户认可,压力很大”。而其中有4笔订单,在晶盛机电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008年初,中国南方多省份遭遇罕见的雪灾,造成交通堵塞;彼时还是行业巨头的江西赛维邀请4-5家供应商参与竞标,其他企业因为天气原因,未能准时赴约,只有晶盛机电按时抵达现场。暴雪天气下远道而来的诚意,再加之过硬的产品技术,令其顺利拿到第一个过亿订单。

2008年5月初,曹建伟和3个同事出差四川峨眉,参与一家国企的竞标,不久就遇上汶川大地震,晶盛机电的人没有撤退,继续与客户沟通项目技术要求,并积极加入客户组织的抢险救灾活动中,最终拿下这笔70多台的订单。“5.12那周,忙碌的除了救援人员,还有晶盛机电的工作人员带着公章在路上。”曹建伟至今印象深刻。

抢到这两个行业大单,晶盛机电在市场上崭露锋芒。

2009年,光伏界风头正劲的英利公司计划进入单晶硅领域,分别来自德国、美国、日本的3家外企作为设备商参与竞标,晶盛机电也拿到一张门票。4家公司在一个车间PK,最终晶盛机电赢了对手。

同是2009年,中环股份招标,晶盛机电与一家美国设备商竞争。面对中环提出的把核心指标“拉速”做到1.0-1.1mm/min的要求,最终晶盛机电达标,于是,中环将大部分二期和全部三期工程的订单交给晶盛机电。

与全球企业同场竞技,最终力压外企,给晶盛机电上下涨了气势和信心。“这4个订单也验证了我们的设备为何能一台卖到160万元,再拿其他订单就非常顺利了。”

02

技术立身,成就20倍股

光伏产业链有多个环节,包括硅料、硅片、电池、组件、电站以及配套板块。晶盛机电主要产品晶体硅生产设备,是硅片生产的重要一环。在其前身上虞晶盛机电工程有限公司于2006年12月成立之前,这一领域长期为国外企业所垄断。作为初创公司,晶盛机电要立足行业,必须有足够的技术实力。

image.png

技术,正是晶盛机电的长项。其联合创始人邱敏秀曾任浙江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在电液控制技术领域卓有建树,科研成果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曹建伟也于2010年获得浙大机械电子工程博士学位,在机电控制、液压传动与控制等领域有深入研究。

教授和博士联手,晶盛机电起跳不低。其创立当月就开始承担浙江省重大科技项目,2007年4月就研发出国内首台全自动单晶硅生长炉,并获得国内知名半导体材料供应商有研半导体的订单。

2009年和2011年,两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课题——“300mm硅单晶直拉生长设备的开发”和“8英寸区熔硅单晶炉国产设备研制”项目先后落户晶盛机电。曹建伟亲自担任后一项目的课题组组长,带队成功拉制出国内首根半导体级18英寸直拉硅单晶棒及半导体级8英寸区熔单晶硅棒,打破国外技术垄断,省部级一等奖等多项荣誉加身。

技术领先的晶盛机电,在市场打开后,发展进入了快车道。2012年,晶盛机电登陆创业板,市值大约40亿元,至2021年底,市值增至900亿元,上涨20多倍,并一度突破千亿元,为投资者创造了不菲收益

曹建伟介绍,公司主要产品保持两年左右迭代一次的频率。截至2021年9月30日,晶盛机电及下属子公司共有有效专利497项,其中发明专利64项,研发作用不言而喻。

2013至2020年,晶盛机电营收达135.1亿元,研发支出9.43亿元,整体研发收入比例约为6.98%。2021年前三季度,其研发支出达到2.47亿元,超过2020年全年,占营收比例达6.19%(附图),超过行业均水

image.png

Wind数据显示,2021年前三季度,创业板所有公司研发收入比的中值为4.88%;A股66家光伏概念股,研发收入比均值为3.57%,中值为3.43%。晶盛机电研发强度为行业2倍。

搭建人才发展台,力争主场获第一

杭州有秀甲天下的西湖,也有顶尖高等学府浙江大学。杭州市制定了多项政策吸引高校应届生落户,在国内新一线城市中,成为就业选择新热点。在2021年A股IPO新股中,杭州更是斩获38只(民企33家,占比九成),完胜广州,紧逼北京、上海和深圳,也是一片创业热土。

邱敏秀、曹建伟和晶盛机电多名高层均来自浙大,某种程度上说,晶盛机电去浙大招人,有主场优势。

但杭州既有阿里巴巴集团、蚂蚁集团以及网易等大型互联网公司也有浙商银行、杭州银行、浙商证券、海康威视、恒生电子等优质的金融、科技企业,还有同处光伏赛道的千亿市值公司福斯特,浙江大学也成为各大厂争夺人才的高地。

“招人是公司的一大痛点”。曹建伟介绍,每年只要有机会,他都会回母校和师弟师妹们交流,为公司招募吹风。作为国内制造业的标杆之一,晶盛机电薪酬高于同行,也提供很好的成长台,毕业生加入两年左右,就有机会成为项目负责人。“待遇确实很重要,在他们选择时会排在第一位,但事业带来成就感有时更重要”。

从浙大机械学院2021年毕业生去向看,晶盛机电排第二。“我们有信心在2022年成为我们学院毕业生的第一选择”。曹建伟希望晶盛机电成为一家国际化设备公司,在全球招募顶尖人才,服务于全球半导体产业。

在晶盛机电,理工科背景的员工较多,同事之间沟通比较直接,而曹建伟在有紧急任务时也冲在一线,“撸起袖子一起干”,员工则基本以“曹博”称呼他。据了解,晶盛机电成立以来,核心研发人员和管理人员极少离职。曹建伟觉得,这也是公司“很好的护城河”。

不过,90后乃至00后毕业生,和70后、80后不太一样,需要公司在管理上更加细致,曹建伟时一直在思考如何提升组织力。

2015年,晶盛机电研发中心导入PLM体系,2017年实施IPD研发流程,确保创新能力的持续竞争优势;2018年,其实施人力资源管理转型,建立了“HR台,HR专家,BP”三支柱的人力资源运行体系,以持续提升组织效能和培养接班人,并全面实行精益管理,推行精益生产体系,形成了规模化制造优势;2020年,推行实施内部管理变革,实施全面流程管理体系,建立了核心增值流、业务监控流、赋能支持流三大类流程运行体系,公司创新力和组织效能持续增强。

曹建伟作为掌门人,在过去一年获得包括“浙江省优秀企业家”、“风云浙商”等多项管理荣誉。

多次重奖技术团队、防疫团队获年度大奖

2016年,在晶盛机电成立10周年之际,时年71岁的董事长邱敏秀退居幕后,一直担任经理的曹建伟接棒,出任董事长;董事、副经理何俊接任经理,公司完成管理权传承。

如今,曹建伟逐步从日常经营中抽身,除了考虑公司战略,人才和组织建设也是他思考更多的方向。

作为掌舵人,曹建伟尤其关注青年人才。晶盛机电目前拥有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外国专家工作站、省级重点研究院、省级晶体装备研究院等研究台,在职博士及博士生20余人,其中博士后7人。

同时,晶盛机电坚持外部引进和内部培养人才并举,成立晶盛学堂作为人才孵化基地,实现引才引智、引智引才双促进。其一方面加强与浙江大学等国内外著名高校、著名企业的战略合作;另一方面注重内部年轻人才多学科知识的培养,采取以赛代训、训战结合的方式培养掌握核心技能。

晶盛机电自上市以来已实施三期员工股权激励计划,累计获益员工达620余人。股权授予对象均年龄34岁,本科及以上学历占65.64%。此外,其2017年拿出450余万元、2020年300余万元,两次高规格人才奖励,均主要面对青年中坚力量。其中,2020年限制股票激励计划授予价格为15.41元/股,至2021年12月31日收市,晶盛机电股价69.5元/股,与授予价相比,每股多出54元,激励对象所获股权浮盈不菲。

2022年1月19日,晶盛机电举行年度表彰大会,发出386万元奖金,晶环团队、8英寸晶圆抛光线团队、土耳其项目团队获得大奖。

2021年12月初,浙江绍兴发生一波新冠疫情,晶盛机电上虞生产基地暂时关闭,公司裁和3名副裁第一时间赶到基地和员工们一起面对。12月8日,第一批以党员为核心的“小晶鹰”突击队投入上虞疫情重点防控区域,到12月31日上虞解封,晶盛机电共投入300余名志愿者,走进重点防控社区,承担艰巨防疫任务,直至疫情好转,企业复工复产,才有序撤离。

晶盛机电在疫情期间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多次收到当地政府部门的答谢函;在公司2022年初举行的表彰大会中,防疫团队也获得大奖。

03

光伏“少帅”的三个“贵人”

曹建伟在跨入产业前有三个贵人,“邱老师,班主任和杨院士”。

“邱老师”即他的博士导师邱敏秀,曹建伟研究的博士课题关于“12英寸半导体单晶炉”,致力于实现28nm及以上单晶的生长控制。邱敏秀在61岁时带领曹建伟租下位于浙江绍兴上虞汤浦达郭村的一幢白色三层小厂房,开始创业。曹建伟主要负责核心的软件控制研发和热场、工艺研发,这也是推动单晶炉从半自动跨越至全自动的关键。半年后,国内首台自主研制的全自动80A型单晶硅生长炉即在这里成功诞生。2010年10月,晶盛有限完成股改,邱敏秀、曹建伟成为共同实际控制人。

出生于1978年的曹建伟,是杭州本地人,高考进入浙大。曹建伟在上大学时就“爱折腾”,大三时经过班主任推荐,进入工程院院士、浙大杨华勇教授的流体传动及控制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帮忙。

对浙大机械学院五年制本科生来说,能在大三就进入实验室,并不多见。杨院士在学业和学术上给予曹建伟非常多指导和帮助。邱老师、班主任和杨院士在曹建伟最终走上科技创业之路时,起到引路人的作用。

作为“理工男”,曹建伟至今仍对新技术有极高的敏感,每天都在更新行业最新知识,并经常与上下游优秀公司的高管交流。

晶盛第一个客户是国内半导体硅片领头羊有研半导体,当年国内仅有有研半导体有12英寸产线,设备全部进口。自向晶盛机电下了第一台国产单晶炉订单后,有研半导体几乎不再进口相关设备。晶盛在光伏行业的“第一桶金”则来自隆基股份,隆基在宁夏建设生产基地需要300台设备,为了服务这个重要客户,曹建伟曾在宁夏基地奋斗半年多,和客户高层一起探讨如何搭建一个集成的光伏单晶炉,双方也从此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持续和晶盛紧密合作的最大伙伴则是中环股份,二者也是业内强强联手共同升级的典范。正如在半导体业内,台积电和应用材料,一流的设备企业离不开一流的客户。中环坚持以“联合创新 、协同创新、集约创新、集成创新”做专业化的硅片公司,在其光伏硅片和半导体硅片的发展中,双方联合研发了很多业内首创的技术和产品。曹建伟多次提起,没有中环股份的长期分享战略、协同创新,晶盛发展也不会那么快。

浙大前身即“求是学院”,校训“求是创新”,晶盛机电企业文化中也包含“开拓创新”。而晶盛机电如今办公新址——杭州临区顺达路500号,也是其全资子公司——浙江求是半导体设备有限公司所在地。理工科创业者以独特的浪漫方式纪念母校。

对想创业的青年学子或年轻人,曹建伟建议,选一个好赛道特别重要,但这只是成功的必要条件之一,“艰苦奋斗还是传家宝,创业想要成功,就要比别人付出更多,流更多的汗水”。(CIS)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6 0057 2229  投诉邮箱:29132 36@qq.com

相关新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