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 受疫情影响,出境游受限,人们的出游需求开始转向以体育运动、旅游、休闲和社交等多重属性的户外旅游,并呈现持续升温趋势。以旅游平台发布的2020年数据为例,露营热度增长303.5%,徒步和骑行的热度也分别增长32.6%和21.7%。
户外旅游热度升温直接带动了户外运动用品消费的增长。据商业数据平台Statista的调查,2018年-2020年,全球户外运动用品市场营收从1072亿美元增长至1610亿美元,预计2025年的营收将增长至2446亿美元。根据COCA的数据,我国户外用品市场规模快速增长。2002年至2019年,我国户外用品市场年均零售总额增长率为29.23%,年均出货总额增长率为28.87%,到2019年市场规模超过250亿元。但从人均消费看,我国户外活动年度人均消费额不足20元,而欧美和亚洲发达国家的人均消费额在300元-800元之间。
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进一步提高、户外运动氛围和生活习惯的逐步养成等因素影响,中国户外运动用品市场未来将快速增长。面对这样的发展潜能和市场机遇,国内户外运动品牌该如何建立优势?抢占市场显得非常关键。面对这样的机会,国产户外运动品牌探路者就显得非常积极主动,并在这一领域深耕布局多年。
用户
打造“泛户外”概念,应用场景不断拓宽
据中国户外联盟统计,截至2019年,我国每年有1.3亿人参与徒步旅行、休闲户外等运动。随着大众观念、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一数字正在不断被拉高。庞大的参与人群,意味着户外运动已不再是特定人群的“专属”。
探路者在3月推出“如此野行”系列主题海报。
今年3月,探路者先后发布了多张“如此野行”的主题海报,提出了打造“泛户外”概念,在拉近与年轻人距离的同时,也正在塑造新的潮流。以探路者“如此野行”主题海报为例,从唐朝乐队主唱丁武、新生代演员张诗卉、资深编辑郭大胆,再到妇女节前发布的“women野行”主题海报,探路者传递出一种理念:户外并不只是专业和小众的,而是取决于每一个热爱这项运动的群体。
从2009年开始,探路者助力中国南北极考察队,2016年开始与中国航天在多个领域建立合作。2020年12月,中国珠峰测量队身穿探路者装备成功登顶。如果说通过“泛户外”概念的打造,能打破大众对传统户外装备的认知和固有思维的话,探路者与“中国航天”、“极地科考”在多个领域的合作则是对户外用品应用场景的高端化延伸。
神舟十三号三位航天员身穿探路者舱内服在空间站活动。央视新闻客户端截屏图
产品
用科技打造优势,向智能化方向布局
十几款产品跟随神舟十二号、十三号的航天员们遨游太空;众多装备成为科考人在地球三极(南极、北极和珠峰)极端气候下工作的保障……这样的底气,来源于探路者在科技研发上的布局。
原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书记魏文良曾用“登峰造极”来形容探路者近年的研发成果。以探路者为中国南北极考察队提供全套工作服装为例,考察队员的装备除了保暖、防风、防湿、面料要耐磨耐撕扯,还对透气舒适性有非常高的要求。探路者研发的TiEF PRO防水透湿环保科技很好解决了这些问题,其防寒服内层絮片在被打湿的情况下还能保持80%的保温效果。
探路者与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签约,继续成为中国南北极考察选用产品。探路者供图
2021年12月21日,探路者推出了一款特殊的衣服——北斗版防寒服,这款装备特别增加了北斗卫星导航定位模块,提供包括自动规划导航路线、查看近期足迹信息、设置安全围栏、随时定位等多种功能。这不仅实现了“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户外服装领域的实际应用,也是中国户外服装智能化的一次尝试。
今年2月,探路者发布公告称,专注显示领域的模拟芯片设计公司北京芯能完成工商变更登记手续及相关交割手续,正式成为其控股子公司。在外界看来,探路者借助高科技芯片的加持,将有助于其在户外露营场景和户外运动场景解决方案的布局。
无论是何种“黑科技”,产品才是最真实的呈现。探路者重新梳理了品牌架构及核心内容,推出了包括航天探路者、极地探路者和登山探路者在内的多个IP,并于2021年陆续推出了主打航天风格的“外有引力”系列产品、限量复刻版极地防寒服、北斗版防寒服。这些产品将科技研发成果应用到日常场景,也为探路者找到了户外运动和都市生活场景的平衡点。
正如探路者新的品牌Slogan:勇敢去探索。在产品科技领域是探索,打破户外与潮流之间的界限是探索,在户外运动市场深耕是探路者一直以来探索和努力的方向。
文章投诉热线:156 0057 2229 投诉邮箱:291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