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就业情况并不乐观,原本的“金三银四”春招季被求职者戏称为“铜三铁四”。零点有数在2022年4月上旬在线收集分析的数据显示,受疫情影响,受访者中仅55%的受访者正常上班,而已离开校园的18-25岁受访者中,正常上班的比例仅50%。聚焦于就业变动情况、供需摩擦、结构矛盾、企业压力等关键点,零点有数基于自有研究,融合多源数据资料,得出以下核心发现。
一、近五成受访者遭遇就业变动,蓝领群体受影响突出
数据显示,55%的受访者“正常上班”,45%的受访者有不同程度的就业变动,如“停止工作,等待复工”(23.7%)、“被降薪”(9.6%)等工作波动情况,和“不被续聘”(4.4%)、“本轮疫情暴发前已失业、下岗或被裁员”(3.7%)、“所在单位停业或倒闭”(1.9%)、“被裁员”(1.7%)等失业情况。
本轮疫情暴发是导致公众就业状态产生变化的主因(71.1%)。其次是非疫情关联的政策变化,如“双减政策影响教育培训行业”(14.3%)、“‘双碳’战略需要限电断电,影响生产”(15.4%)和“环保政策提升环保要求”(11.2%)。
二、高校毕业生工作变动幅度大,本年度毕业生就业难度上升
整体来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难度更大。已离开校园的18-25岁受访者中,工作波动和失业的比例分别为40.3%和9.7%。预计本年度高校毕业季,实际就业需求量缩减与高校毕业生体量较大的矛盾会更加突出。
由于2022年高校毕业生体量增大,首次突破千万大关,达到1076万人,考研、考公考编的报名人数、报录比双双达到历史新高,加上海外留学难度增加,多种因素交织,各类待业群体回流涌入就业市场,岗位竞争人数增加。
因疫情等多重因素影响,不少企业最近出现岗位缩招、减招甚至取消的现象。再加上网络平台裁员潮、多因素影响下的企业停业倒闭的影响,高校毕业生受多方不利因素影响,就业困境明显。
三、结构性矛盾增加,“就业难”与“招工难”并存
10分制下(10分表示影响最大,1分表示影响最小),受访工作群体认为疫情对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度为7.7分,工作波动群体(8分)和失业群体(7.9分)感受的负面影响更大。受访的企业主、创业者群体特别强调因受到疫情暴发影响,企业需被迫采取降低用人及生产成本的措施减少支出。多源资料显示,当前拟就业人群“就业难”问题存在的同时,企业也存在“招工难”的问题。除一般的供需矛盾外,其背后反映出三大结构性矛盾:
首先从行业匹配来看,是求职者意向岗位和实际需求之间的矛盾。求职方更期待进入“大厂”和新兴产业企业成为白领群体,而来自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部分第三方服务行业的岗位需求更多,新型蓝领劳动力供给不足。
其次从学历匹配度来看,是求职者学历层次与企业意向之间的矛盾。2022年专科毕业生数量急剧上升至460万人,但企业校招岗位大多要求本科及以上学历,专科生的单位就业率远低于本科生和硕士生。
最后从能力匹配性看,是求职者专业培养与市场岗位技能之间的矛盾。求职者所学专业看似与行业领域挂钩,但其教学内容跟不上行业动向,与企业的实际操作需要脱节。
四、民营企业作为就业主力渠道,在疫情下承压更大
民营企业在增加就业、促进创新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以10分为最有效的10分制下,本地实地受访者对防疫背景下出台的企业支持政策肯定度为7.4分。部分受访者表示政策支持力度仍显不足。
疫情条件下,一方面,民营企业经营更难。民营企业资源禀赋整体较弱,受非疫情因素影响而遭遇的整顿压力较大,加之疫情冲击,有相当比例企业需要通过裁员和关停等措施自救,岗位需求量减少,福利待遇也趋保守。
另一方面,中小民营企业招人更难,高校毕业生本来就普遍青睐国企、央企、规模化民营企业,疫情进一步加重了追求稳定岗位的心态,中小微民营企业的人才竞争力进一步下降。
针对上述发现,零点有数团队从短期、中期、长期策略上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短期策略上,政府为用人企业提供职工社保费用减免支持,学校加强校企合作,共同分担就业压力。一方面,对在劳动合约延续期内的员工实施社保费用(五险一金)减免,并在中小企业新入职员工保证未来两年持续就业的条件下,提供其社保费用减免支持;另一方面,学校发动校友资源力量,加强校友企业与本校毕业生之间的规模对接,分担学生就业压力。
中期策略上,大力鼓励开设职业技能训练班,施行“职业机会研修年”和“新蓝领新白领技能训练计划”。首先,鼓励规模型企业培训部门、商协会组织与应用型高等院校、专科学校、高职学校发展产教融合、以产主导的合作模式;其次,民间组织利用现有平台在各地建立“应届毕业生企业研修资源池”,签订带有实习和见习性质的研修合同;再次,高校实施“新蓝领新白领技能训练计划”,更新和扩大职高、中等职业技能学校、高等职业技能学校的职业技能专业设置,大量训练和使用产业端的应用业务骨干和实操人员作为教学力量,招生对象应扩大到包括农民工在内的现有工作人群,并设置全日制与在职学习两种班次,也可混班学习;最后,鼓励在各地产业园区、规模企业内设置符合“长征计划”要求的人才训练基地和新职业技校。
长期策略上,在新兴产业技能人才教育模式上做出重大改革。准确认识定义职业技能人才,并着眼于新产业所需要的岗位职业技能体系作为职业技能教育的核心。其一在国家新型职业岗位版图的基础上,形成新型岗位职业能力体系图谱,以此作为编制新一代职业技能教育大纲的依据;其二全面吸收经济文化政务的实务界人士进入职业技能教育大纲编制团队、职业技能教育学位团队;其三在产教融合原则的基础上,确立在职业技能教育师资和内容上“以产主导”的原则,吸纳校外专业人士担任教职人员;其四鼓励高等学校的应用型专业与专业需要和岗位对口的大中型企业、社会组织合办,提供应用性教学内容;其五学校建立由校友企业、合办单位、其他用人企业组成的实习企业联盟和实习导师联盟,将实习课程纳入教学内容和学分体系。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文章投诉热线:156 0057 2229 投诉邮箱:291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