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业界 互联网 行业 通信 科学 创业

当前信息:国际首个菌草品种 多组学数据库在闽发布

来源:科技日报 2022-07-07 05:47:59
A+ A-


(资料图)

福建平潭幸福洋滩涂,是一片含盐量高达14.7‰的重度盐碱地。在这里,连生命力顽强的木麻黄都无法存活,而巨菌草不但能存活,3年后还将含盐量降低至1.3‰。巨菌草改良盐碱地土壤的奥秘在哪?

近日,福建农林大学举行福建省菌草科学与技术研究院揭牌仪式暨菌草科学技术成果发布会。记者从会上获悉,由菌草技术发明人、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林占熺研究员领衔的研究团队,围绕巨菌草开展了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构建了高质量的巨菌草基因组与表观基因组图谱,建立了国际首个菌草品种功能基因组多组学数据库,为菌草基础研究与种质创新提供支撑。

“在此基础上,团队筛选出巨菌草、绿洲1号等多个优质菌草草种,开发了适应盐碱地的多种关键种植技术。”林占熺介绍,在试验中,他们发现菌草可通过改善微生物种群结构,来改良盐碱地土壤从而提高抗盐碱能力,为我国盐碱地变为良田治理提供了有效途径。

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尹伟伦等组成专家组对巨菌草新种及基因组测序成果进行论证,认为菌草科研团队从形态、叶绿体基因组与核基因组数据、分化时间和群体遗传学等方面的证据分析表明,巨菌草与象草为姐妹类群,支持巨菌草为蒺藜草属的一个新种。菌草科研团队在巨菌草的高质量基因组构建、起源、演化等相关领域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组装了一个接近完整的巨菌草基因组,是目前黍族最好的基因组;确认了巨菌草是异源四倍体,巨菌草与象草基因组分化时间约为30万年前,并存在明显结构差异,从基因组学上也验证了巨菌草是一个新物种。

菌草技术始于20世纪80年代。近年来,福建农林大学通过多学科联合协作攻关,系统深化研究菌草科学核心问题,解决菌草技术应用突出瓶颈,推动了菌草相关学科建设和产业发展。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6 0057 2229  投诉邮箱:29132 36@qq.com

相关新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