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的高温天气让全国多地进入“烧烤模式”,用电量节节攀升。与之相对的是国家“双碳”目标已经从“纸面”落到“地面”。前不久,浙江省公布“碳达峰”、“碳中和”的时间表和路线图。为贯彻政府工作决策部署,作为产业发展主阵地的园区,不仅要算好“经济账”,更要算好“能耗账”。
那么,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是什么?
绿城科技产业集团以数智能源管控为抓手,走出了一个数字化节能减排的可行之路。本期让我们从浙江(杭州)知识产权创新产业园这个智慧园区3.0样板中(点击蓝字了解更多),一探科创园区智慧节能减排的新图景。
摸清“家底”
“知碳”才能着手“降碳”
摸清“家底”是节能减排的第一步。
为了掌握园区楼宇能耗和碳排现状,绿城科技产业集团结合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为知识产权园搭建能耗监测系统、空调智能集控系统、智慧照明管理系统、环境监测系统等,多系统在“云助-智慧服务云平台”下协同管控和联动,实现数据采集、动态监测、能耗分析、成本核算、异常报警、节能诊断等功能,并以“透明数据看板”的形式呈现能耗用量趋势图、用能业态用量占比、企业用能统计等数据,让能耗管理一目了然。
△透明数据看板:碳排现状,一目了然
仅仅“探”数据,显然是不够的,更关键的是分项用能的分项统计。
通过对比公共区域和企业办公区的能耗数据情况,园区运营人员可以掌握能耗规律,主动排查能源使用过程中的异常情况,有针对性的调整公共区域用能策略,同时提醒企业减少非必要办公耗能。
“节”尽所能
空调照明节能方案
空调耗能与照明耗能是办公园区能耗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比最高可达70%。绿城科技产业集团通过系统集控和远程干预的方式,实现“节能减排”目标。
过度使用空调,是造成空调耗电量大的主要原因。知识产权园通过空调智能集控系统,对园区每一台中央空调内机进行远程集控和用电计量。公共区域的空调会根据环境温度、时间等因素,自动控制开关和调节温度。针对非公共区域,系统会自动排查企业空调耗电异常情况,特别是在非工作时段,一旦发现异常,园区物业人员核实后可远程干预,避免企业员工忘记关机而造成的能源浪费。
△中央空调远程集控
智慧照明管理系统在照明节能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通过智能灯控网关、灯控器、环境传感器等设备的加持,室内公区灯光和室外路灯具备强大的智慧感知能力。不仅可以采集到用电数据,还能根据日出日落时间、工作时段、环境光度变化等情况,分区域、分时段智能调节。如楼梯间、公共走廊、电梯厅等公共空间,工作日的非工作时间可调低照明,节假日只亮少量灯满足视频监控基础照度。而搭载了感应器和摄像头的智慧灯杆,可以随人、车通行情况,同步提高或降低照明亮度。
△智慧灯杆
此外,地下车库用物联网智能LED代替了传统灯光照明。无人无车时灯具处于休眠状态,仅保留15%的亮度满足基础照度要求;当灯具感应到人/车到来时,瞬间切换至80%亮度模式(亮度可设置),人车驶离后,随即休眠。相较于传统LED照明,可降低能耗70%-85%,节能效果显著。
生态协同
“含绿量”提升,协同“降碳”
除了注重节能和建筑碳排放外,绿城科技产业集团用数字化手段赋能生态环境监测,实现园区节能降碳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数据共享、数据应用和数据治理。
△园区“微气象站”
知识产权园A幢顶楼安装有“微气象站”,可以对风速、雨雪、温湿度、PM2.5、PM10、光照度等进行实时监测,为园区智慧照明系统方案、环境保护措施的落地提供数据参考依据;而园区室内环境监测设备,通过实时监测温湿度、PM2.5、甲醛、CO2、TVOC等环境参数,联动空调新风、送排风系统的运行控制,保障了室内空气清新、健康。
△环境监测系统
低碳“模范生”
绿色发展的“成绩单”
通过全面落地低碳节能理念与技术,知识产权园综合节能超10%,一年节约近30万度电,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200吨,接近1.5公顷森林全年二氧化碳吸收量。绿色发展的同时也省下了“真金白银”。
△生态环境
这份“成绩单”的背后,离不开“黑科技”的加持。绿城科技产业集团用数字化能力描绘了一幅具象的园区低碳办公场景,从分项用能、空调节能、智慧照明到环境监测等,让“绿色”科技点亮“低碳”之路。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文章投诉热线:156 0057 2229 投诉邮箱:291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