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西方哲学,很多人都听过本体论、形而上学、唯心主义等专业名词,似乎对它们也有一定的理解和认知。但在西方哲学中,这些概念的真实意义与衍生含义可能与大多数人在汉语世界的认知不尽相同。9月25日,哲学教授孙向晨走进@复旦哲学 直播间,以“如何在汉语世界中理解西方哲学史”为题,跟网友们分享了双重语境下的西方哲学演变史。整场直播持续约2小时,吸引了超160万人次在线观看。
孙向晨是复旦大学教授、哲学学院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为近代西方哲学史、政治哲学和犹太-基督教哲学、比较哲学等。其牵头的教学项目获得多个国家级奖项,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等杂志发表论文上百篇,多项著作、论文获上海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属于他自己的哲学时刻”,直播中,孙向晨首先指出哲学离人们的生活并不遥远,只要以反思的方式理解生活就离哲学很近了;但他也表示,哲学常常以超出人们日常认知的方式而存在。学习西方哲学是练习哲学的一种方式。但是要很好地用汉语理解西方哲学,就不仅要知道一个哲学术语翻译为汉语后的意思,更要知道这个词原本在西语中的含义,真正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才能更好地将哲学的生活性和专业性融合起来。
那么,中国人学习西方哲学史的意义究竟何在呢?孙向晨从“了解西方的世界观、理解现代的世界、洞悉概念的演变”三个维度进行了阐述。他首先指出,在西方哲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不同的派别和理论,但对他们并不能等量齐观,并不是所有哲学家都同等重要,需要抓住其中最关键的思想环节。他重点推荐了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奥古斯丁、笛卡尔、康德等五位哲学家,指出他们是支撑起西方哲学最主要的哲学家,理解了他们的哲学,就能更好地理解西方世界观的形成与演变。
对今天的中国人而言,如果想对自己有深刻的理解,大概会去读孔孟老庄等先人的著作。但孙向晨认为,仅仅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去找寻答案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我们身处一个现代世界,“现代文明的许多学科,在中国古代都是没有的”。因此,普通人懂一点西方哲学史,不仅能够加深对现代世界的理解,也能更好地理解自己。
从明末清初西学东渐,利玛窦进入中国开始,不同的西方哲学思想开始在汉语世界落地,有成功的甚至受到追捧的,也有失落的。孙向晨认为,“汉语世界并不仅仅指语言,还包括了中国人的历史记忆,以及对世界的认知和探索模式。”他以上世纪80年代学界掀起的“康德热”举例,指出康德所倡导的“主体性”哲学思想,符合当时人们的精神需求,进而形成了那个时代国人普遍的“哲学诉求”。
汉语语境赋予了西方哲学新的生命力,但中西方文化和历史的巨大差异,也造成了不少哲学专业术语的模糊性。如被翻译为“本体论”的“ontology”,孙向晨指出,“ontology”研究存在之外存在,是西方哲学中的第一哲学,也可以翻译为存在论、万有论,甚至有人翻译为“是论”,和“本体”一词反倒没有直接关系。在中国文化传统中,“本体”一词更容易让人联想起传统体用论中的本体,其实二者相差甚远。他建议大家在阅读翻译作品时要保持警惕,最好有西语文本作为参考,并了解这些概念的演变以及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的翻译,才能更清晰地理解和思考西方哲学的奥义。
在谈到怎么对待双重语境的挑战时,孙向晨进一步指出,西方哲学中的很多词汇都不是汉语古已有之的,每个词背后都有源自西方传统的真实内涵,要想深入了解西方哲学,就需要追溯其思想的来源和历史意义,同时也要留意译成汉语的西方哲学术语有多了一重汉语意思的脉络。他说,“了解这些词汇的双重语境,并不只是为了理解其意思而已,而是让我们在自身之内,就可以形成一种文化的对话,这是我们学习西方哲学的负担,也是我们的优势所在。”
据悉,此次讲座是抖音联合多家高校、机构发起的100场公开课中的一期,也是复旦哲学学院开学季系列讲座的第三场。除孙向晨外,吴晓明、张汝伦已分别以“哲学——思想之事”“中西方视野中的哲学”为题,在@复旦哲学 官方账号中先后开讲。此外,徐英瑾、郁喆隽等复旦大学哲学院教授也将陆续亮相“100期公开课”,为网友们带来一系列哲学入门讲座。
近年来,借助短视频和直播,越来越多的知识走出校园、普惠大众。《2021抖音数据报告》显示,截至去年底,已有92%全国“双一流”高校入驻抖音,全年高校开播场次达14463场,网友观看公开课总时长超145万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