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BIM、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正在引起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以及治理方式的深刻革命。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全面融入数字化浪潮、深入推进转型升级已成为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作为建筑行业技术创新的排头兵,五矿二十三冶在布局数字化建设、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方面,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善的发展思路。正如五矿二十三冶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宁和球在接受数字建筑平台服务商广联达《数字建筑思想汇》栏目专访时所说:在新技术、新制造、新基建和新业态等方面取得突破,将成为建筑业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必然选择。
坚持“质优速增”发展理念,四阶段数字化转型成效显著
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下,五矿二十三冶坚持以数字化赋能为切入点,积极推动“十四五”战略再升级,其中一项关键性举措就是数字化转型战略的优化和升级。而如何带领五矿二十三冶更好地坚持“质优速增”的发展理念,也是宁和球作为“一把手”最关注、思考的最多的事情。
宁和球全面回顾了五矿二十三冶数字化转型的历程:第一阶段的“协同办公平台建设”逐步开始建立企业业务系统和无纸化办公;第二阶段的“业财集成体系建设”打造了SAP在中国的第一个工程行业和房地产业的两个灯塔项目;第三阶段的“大数据应用体系建设”形成了以远程可视化为“知”、以企业级BIM应用平台为“管”、以SAP-ERP为“控”的大数据应用体系;第四阶段的“数字建造体系建设”形成了以“SAP-ERP+BIM+智慧建造”为主体、以数字化企业大脑建设和应用为目标的信息化、数字化、智慧化整体建设与应用架构体系。
通过这四个阶段数字化转型的深入实践,五矿二十三冶取得了一系列良好的成效:自主研发了流程效能监控系统、智慧建造云平台等,形成了“设计-研发-运营一体化”的ECO新模式;形成了以BIM为“数字孪生”基础,支撑项目全生命链管理应用的可推广经验;通过数据标准化、系统集成化、业财一体化,实现项目成本的透明化管控。
聚焦战略引领、价值创造、同步治理,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
作为一家即将走过70年历程的国企,五矿二十三冶在数字经济的今天,坚持以数字化赋能为切入点,积极推动“十四五”战略再升级,其中一项关键性举措就是数字化转型战略的优化和升级。
宁和球认为:“当前建筑行业整体竞争加剧,如何抓住数字化转型的机遇,在新技术、新制造、新基建和新业态等方面取得突破,成为建筑业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必然选择。”为此,五矿二十三冶从三个层面积极布局,从战略引领、价值创造、同步治理三个维度切入,推动五矿二十三冶从信息化到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在“战略引领”层面,五矿二十三冶坚持以“集成共享、数字驱动”为数字化转型的战略引领,通过信息赋能、数智建造来构建“数字化企业大脑”,实现快速感知、精准决策、协同指挥、敏捷反馈。在“价值创造”层面,五矿二十三冶以“SAP-ERP+BIM+智慧建造”三大应用体系为核心,已经形成了“1个整体架构、6大主题、23个系统、102个模块、13个移动应用”的大数据应用体系,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充分的数据价值。在“同步治理”层面,五矿二十三冶将从管理和业务的需求出发,把企业治理与数据治理同步进行,实现管理标准与数据标准的有机统一,形成有效的数据资产
以三大核心原则为牵引,推动数字化转型系统工程行稳致远
在讨论到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经验总结时,宁和球说:数字化转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建设工作也是需要不断迭代的技术支撑,我认为在这过程中,要遵循三个核心原则,即自顶向下规划、自底向上建设、自主与合作并重。
企业数字化转型是对企业业务模式、责任和权利体系的一场变革,作为领导者,不仅要敏锐感知数字化带来的变化,也要做到企业战略与业务战略深度融合,自顶向下规划。数字化转型的顶层设计一定是结合企业业务战略的,将企业核心能力平台化,将优势能力在企业内共享,利用数据赋能效率提升、集约经营、有效决策。
在数字化转型中,项目层面的数字化是最基础、最核心的,受限于项目分散、现场作业行为标准化程度不高,建筑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关键和难点是每一个项目的数字化。要自底向上实施,既保障项目的每一个生产要素都能数字化,又要化解各类信息系统未集成而造成的信息孤岛难题。
数字化转型必须与企业运营管理高度契合,强调以“我”为主,应用为王。五矿二十三冶始终坚持自主创新,形成了“设计-研发-运营一体化”的ECO新模式,以整体规划、自主设计为主导,内外结合,既确保系统自主可控,又建立与战略伙伴之间“共生共赢”的生态体系。
建筑企业数字化转型是一项长期的持久战,是企业发展的战略,既是一把手工程、全员工程、专业工程,也是系统工程。正如宁和球所说,要利用数据,让数据成为企业资产,坚持数据创新,用数据为企业赋能,才能推进数字化转型行稳致远,实现数字化转型目标。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文章投诉热线:156 0057 2229 投诉邮箱:291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