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或者正准备进入云原生的世界。IDC预测,在2025年,中国500强的公司有50%将成为软件生产商,90%的应用程序将是云原生应用程序。
企业在拥抱云原生技术的过程中,K8s是绕不过去的一个话题。众所周知,K8s很强大但也很复杂。K8s是一套不同的应用程序和工具,其源代码数量庞大,从头开始构建它们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同时,K8s没有安装向导或是自动配置脚本,必须手动配置K8s的所有组件,这些都给K8s的使用垒起了很高的技术门槛。
鉴于此,很多企业转而选择K8s的发行版以简化安装和配置工作,尤其是各种开源版本很受欢迎,青云科技(qingcloud.com,股票代码:688316)的KubeSphere正是其中之一。从2018年开源到现在,KubeSphere社区用户已经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GitHub上Star数超过11400个,下载量近百万,开发贡献者超300人等,与Rancher(已被SUSE收购)、红帽的OpenShift一起成为全球流行的三大开源容器平台之一。如今不少头部企业都采用了KubeSphere,比如易方达、中金国际、光大银行、国家电网、中移金科等。
最近,青云科技正式发布了KubeSphere企业版3.3,刚推出的KubeSphere企业版3.3中新增了可观测中心、集群监控增强等,还在用户体验、软件开发方面新增了不少贴心的功能,可满足用户全面深化云原生应用的需求。
01 让容器应用状况一目了然
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拥抱云原生、部署容器化应用,企业管理者也开始注重云原生技术应用的具体效果。特别是当规模化部署容器应用之后,企业可能想知道具体应用效果。比如,到底有多少个集群,每个集群分配了多少资源,这些资源的利用率如何,和上个月比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今天,KubeSphere被应用到越来越多的企业生产环境中。随着应用的逐步深入,我们发现,客户不但需要一个K8s云原生容器平台,也会围绕业务对KubeSphere提出更高的诉求。”KubeSphere容器平台产品经理张文浩表示。评估云原生转型的实际效益与未来的优化空间,正是张文浩所说的用户更高诉求,而可观测性能力则是达成和衡量这一诉求的重要标尺。为了准确把握用户的需求,青云曾做过广泛的用户调研。调研发现,在一些大企业会非常高频地统计容器集群的相关数据,比如,每个集群每月的利用率是多少等。KubeSphere企业版3.3中的可观测中心正是为了满足用户的“要结果”和“要优化”需求而开发的,通过将分散在各个集群的、零碎的数据“化零为整”,汇总同步,大大简化了数据统计工作。张文浩表示,可观测中心只是一个开端,未来还会提供多租户监控等更多企业共性的运营需求。同时,也会引导客户提出一些新的需求,比如给他们推荐一些数据指标,或者根据客户提供的指标,让一些客户自定义弹性伸缩等。
“本质上,所有的B端产品都是给客户降本增效的工具,我们不满足于仅仅是在容器管理方面降本增效,我们还要不断融入客户的业务,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帮助。”张文浩表示。
02 为开发者赋能
从诞生以来,对开发者友好一直是KubeSphere的一大特色。正如张文浩所说,在对开发者的支持方面,KubeSphere已经是比较成熟的产品,在每一个工作领域都提供了相应的工具,能满足绝大多数云原生应用的开发需求。不过,KubeSphere 并没有停止前进的脚本。
在KubeSphere企业版3.3中针对开发者仍然做出了改进,面向那些还不太适应云原生技术的开发人员,为他们提供了替代方案。第一,在微服务方面实现了双引擎。虽然以前的版本内置了Istio,但Istio是以云原生的方式来进行微服务治理的,一些Java开发者可能不太适应云原生的微服务治理方式,而希望用传统的Spring Cloud。因此,新版本在Istio之外新增了容器化Spring Cloud的工具。第二,在CI/CD方面集成了GitOps。今天,很多大企业客户已经在使用GitOps,新版本也顺应了这一趋势,集成了GitOps工具。
而在CD方面,在已有Jenkins的前提下提供了双引擎,即Jenkins+ArgoCD。张文浩介绍,KubeSphere企业版3.3不是简单地给双引擎开发了一个界面,而是融合了KubeSphere本身的多租户、权限管理方面的能力,实现了统一处理。数据库的容器化近来也很受关注,各个主流的数据库纷纷将自己的Operator提交给Kubernetes社区,以支持容器化部署。KubeSphere在3.2里已经支持了ClickHouse、MySQL以及PostgreSQL三种数据库,KubeSphere企业版3.3又前进了一步,在这三种数据库的基础上又新增了多款数据库和中间件,包括Redis、MongoDB、ECK、OpenSearch、Kafca等。
同时,在部署上,也支持一键部署以及应用层面的可视化参数的配置;在业务管控方面,数据库的备份、灵活参数配置以及监控告警都已经内嵌到功能组件模块里。“随着云原生数据库技术的成熟和K8s等底层平台技术的不断迭代,现在已经是数据库上容器和上K8s一个比较好的时机了。”青云科技KubeSphere云原生产品负责人于爽表示。另外,KubeSphere企业版3.3在用户体验上也有改进,比如,新增了“飞书”作为通知的接受渠道;支持每个租户配置默认镜像仓库;在权限管理上新增集群管理员等。
03 KubeSphere企业版4.0已经在路上
虽然KubeSphere企业版3.3刚刚推出,其实下一个版本甚至下几个版本(如3.4、3.4.x等)已经在开发和规划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KubeSphere的下一个大版本4.0版已经在紧锣密鼓地开发过程中,预计将于几个月后问世。KubeSphere企业版4.0在架构上会有很大变化,将会以KubeSphere LuBan架构为最重要的内核,实现平台高度模块化。“鲁班在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里代表了发明创造,这也表明我们团队寄予KubeSphere企业版4.0很大的期望。”于爽说。KubeSphere企业版4.0将由LuBan架构和插件中心组成。
于爽透露,今年12月月底LuBan Alpha就可能对外公开。目前,已经有不少合作伙伴在询问LuBan的现状,希望参与到LuBan插件的开发过程中,一些海外的合作伙伴也对LuBan表示浓厚的兴趣。“我们希望通过开放Alpha,积累一些可用的企业级插件,不管是开源的还是商用的,让插件中心足够丰富后,在明年上半年把4.0发布出来时,会有多样、灵活的插件,以更好地服务于各种不同的客户需求。”于爽表示。
于爽解释说,虽然以前KubeSphere也可以部分地满足客户的定制需求,但是不同的功能插件的用户体验是割裂的。原来的KubeSphere就好像是买了一个装修好的房子,可以直接拎包入住。但是,随着KubeSphere的成长客户也在成长,有些客户已经不再需要一个固定形态的产品了,就像是客户对书房有比较明确的改造需求,他希望按照自己的喜好来布置。未来的KubeSphere允许客户根据自己的需求来部署功能插件。于爽说,KubeSphere的愿景就是能深度结合客户的业务,不仅仅是单纯的云原生基础设施管理,还外溢到客户的数字化运营或者特异性业务运营,给客户带来更大的价值。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文章投诉热线:156 0057 2229 投诉邮箱:291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