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如何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开展核心技术攻关?如何构建“四链融合”的新路子,跨越技术壁垒?来自苏州工业园区的一家医疗器械研发企业对此交上了一份新的答卷。
2023年4月11日,在苏州人工智能产业园举行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诊疗装备与生物医用材料”重点专项“激光扫描超广角共聚焦眼底成像系统研发”项目启动会上,苏州微清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微清医疗”)作为牵头单位,联合中科院光电所、东南大学,以及北京协和医院等知名医院组建创新联合体,共同成功申报国家重点研发项目,通过“产、学、研、医、检”等产业链深度融合,打破进口垄断,实现我国眼科影像系统领域的技术突围。
来自解放军总医院、中科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国家医疗器械行业标准委员会、北京市医疗器械检验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清华大学、东南大学、温州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医院、浙江省人民医院及项目论证会评审专家、项目承担单位负责人、项目组成员50余人参加会议。亚太眼科联合会主席、江苏省科技厅、苏州工业园区科创委相关领导出席项目启动仪式,并对组建创新联合体、开展项目联合攻关的模式给予了充分肯定。
创新联合体由龙头企业牵头组建,整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高校院所等单位的创新资源,在关键技术攻关、创新载体平台建设、高层次人才集聚等方面紧密合作,共同破解苏州产业发展的创新需求,已成为苏州产业创新集群发展的“生力军”,并初步形成了独特的模式和经验。
今年2月6日,在苏州市数字经济时代产业创新集群融合发展大会上,市委书记曹路宝强调,要加快锻造产业创新集群发展领先优势,构建深度融合的协同创新网络,全力推动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培育更多“专精特新”和“小巨人”企业,而创新联合体担当了苏州创新突破的生力军。
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从来不是单打独斗,离不了一流创新平台的有力支持。在这其中,联合创新体制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据介绍,苏州市获批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以来,苏州国际科技园作为试验区的核心区建设主体,积极承接国家战略任务,组织企业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和“卡脖子”核心技术进行攻关,参与各类重大项目申报,关键技术产品攻关进一步加速,“卡脖子”技术不断取得突破。园区科技公司与中科院自动化所苏州研究院合资成立的中科行智公司,与企业联合开展机器视觉产品外观缺陷智能检测项目攻关,取得了良好效果;旭创科技牵头“高密度高可靠电子封装关键技术及成套工艺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微清医疗与中科院光电所、北京协和医院、浙江省人民医院等单位联合开展重大项目联合创新,入选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首创、首台、首次……微清医疗瞄准高质量发展,针对视网膜的精细观测与病理分析等临床需求问题,研发激光扫描超广角共聚焦眼底成像系统产品,突破快速双轴共焦扫描、微弱信号探测、超广角线性扫描镜头等关键技术,开发动态眼底图像处理平台,实现激光器、数据采集和医用激光器等核心部件国产化。通过科技创新,推动超广角共聚焦眼底成像系统产品的工程化开发、临床应用示范和产业化推广,将大幅提高高发眼底疾病目前的诊断水平,有效降低视疾病的致盲率,并为部分常见多发眼底疾病的早期辅助分析与预测提供技术支撑,满足更多百姓健康需求。
医疗装备是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支撑和基本保障。当前,立足我国医疗装备国产替换及高端制造的需求,加快医疗装备关键技术与创新产品的成果转化已成为全行业关注的焦点。
依托超广角、共焦激光等领先技术,微清医疗研发的超广角激光彩照、超广角激光造影等核心产品,全球领先、国内首创的眼科中高端影像设备。区别于传统光学,超广角激光共焦激光眼底相机将激光作为光源,点对点对人眼视网膜进行快速扫描成像,无需散瞳无需暗室,即可获取不同角度下无损高清的眼底高清图像;且5μm高分辨率可以观察到更细微的病变及毛细血管,实现对各种糖尿病、青光眼、视网膜血管性病变、黄斑变性等疾病进行深层次眼底检测,避免小视场下很多眼底周边疾病的漏诊,辅助医生进行更精细化、专业化的检查。
在传统光学升级为共焦激光的趋势下,下一步微清医疗将积极推广共焦激光眼底相机的应用,用科技惠及每一位病人,帮助更多的眼科疾病患者获得精准和及时的诊断。
与此同时,微清医疗将进一步拓展超广角技术及共焦激光眼底扫描技术市场的广度和深度,将研究成果带入到动物实验等具体行业中,形成有效支持技术发展的多元化市场体系,为社会科研等应用需求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王津)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文章投诉热线:156 0057 2229 投诉邮箱:291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