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向以客户为中心的一流供应链—— 精益、韧性、绿色、数字化》施耐德电气高级副总裁、战略与业务发展中国区负责人、商业价值研究院院长熊宜,施耐德电气高级副总裁、全球供应链中国区负责人张开鹏,施耐德电气副总裁、中国及东亚区市场部负责人、商业价值研究院联席院长古月,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清华大学全球共同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白重恩,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马弘等嘉宾共同见证了本次报告发布。
施耐德电气商业价值研究院携手清华大学全球共同发展研究院联合发布供应链洞察报告施耐德电气高级副总裁、战略与发展部中国区负责人、商业价值研究院院长熊宜表示:“供应链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之一,其转型的本质是更加快速满足客户需求,‘以客户为中心’的核心原则不断引领着企业行动,以达成更高的质量、更短的交期和更精准的服务。”应对挑战,“以客户为中心”引领供应链转型四大趋势当前,中国已将供应链的创新与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然而,报告指出,随着全球整体环境不确定性增加,以及新形势、新技术、新需求的涌现,中国企业的供应链管理正面临四大挑战。首先,企业外部运营风险剧增。突发性事件加剧供应链波动,产业升级对传统供应链带来冲击,客户需求变化也会导致供应链供需失衡。其次,内部管理效率亟待提升。为提升供应链韧性带来的建设成本不断增加,企业规模的扩张增加供应链运营复杂难度。再次,生态圈协同难度加大,生态圈透明性、协同性仍显不足。最后,绿色转型迫在眉睫,政策与市场减碳压力不断增加。企业供应链必须及时转型,才能应对重重挑战。报告通过调研和深访多家行业领军企业的供应链管理实践,发掘出中国企业供应链转型的“最优解”——打造“以客户为中心的一流供应链”,以及精益、韧性、绿色和数字化四大转型趋势。精益是供应链高效运营的基础,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内生动力。韧性是供应链稳定运营的保障,转移、降低、消除企业经营中的不确定风险。绿色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部分,是国家和社会稳定发展的动力源泉。数字化是供应链转型的重要手段,优化运作流程,提高管理水平。极具价值的是,该报告不仅诠释了“为什么”,更聚焦于“怎么做”。报告提出一流供应链建设方向,每个大的建设方向下又列出相应的建设重点,针对每一个建设重点给出“基础级”、“专家级”、“引领级”三个成熟度级别描述,旨在为企业的供应链建设提供参考,最终达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为客户、供应商及合作伙伴带来端到端的业务整合和提升。以数字化为工具,打造端到端绿色价值链
施耐德电气高级副总裁、全球供应链中国区负责人张开鹏作为此次报告的发起方,施耐德电气自身正是一流供应链建设的引领企业,连续8年登上Gartner “全球供应链25强” 榜单,2023年排名升至全球榜首。施耐德电气高级副总裁、全球供应链中国区负责人张开鹏表示:“建设精益、韧性、绿色、数字化的供应链是一项系统工程,企业应以精益为基础,数字化为工具打通上下游各环节,协同创建绿色高效的供应链未来。”在精益方面,基于EcoStruxure架构与平台部署多样的数字化运营系统,施耐德电气中国工厂整体生产效率提升8-10%。在韧性方面,施耐德电气缩短供应链条、增加供应商备份、加强与供应商之间的协同应对。在数字化方面,通过全面推动定制化、可持续和互联互通,施耐德电气不断提升供应链能力,在中国共有29家工厂和物流中心,其中18家是智能工厂和智能物流中心。在绿色方面,施耐德电气在全球拥有65家“零碳工厂“,在中国拥有 17家“零碳工厂”,15家被工信部认定的“绿色工厂”和12家“碳中和”工厂,通过部署多样的数字化运营系统,使中国区供应链的整体能耗降低13%。另外,碳排放不仅存在于企业自身,也存在于上下游供应链。因此,除自身实现的碳中和外,施耐德电气还承诺2040年实现端到端价值链的碳中和,2050年实现端到端价值链净零碳排放。目前,已打造了涵盖绿色设计、绿色采购、绿色生产、绿色交付、绿色运维的端到端绿色价值链。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清华大学全球共同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白重恩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清华大学全球共同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白重恩表示:“绿色供应链是双碳和供应链领域的重要话题。政府提出双碳目标,对高能耗企业加强监管;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消费者、供应链下游客户增加对低碳足迹产品的偏好;碳排放成为ESG评级的重要因素。企业需要以创新的思维和前瞻性的目光,探索如何在供应链管理中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文章投诉热线:156 0057 2229 投诉邮箱:291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