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一局”监管机构挂牌
7月20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浙江监管局挂牌。
当天上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31家省级监管局和5家计划单列市监管局、306家地市监管分局统一挂牌,标志着金融监管体制改革迈出重要步伐,取得阶段性成效。此前的5月18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在京挂牌。
8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浙江省分行挂牌。
当天,中国人民银行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分行,深圳、大连、宁波、青岛、厦门5个计划单列市分行和317个地(市)分行挂牌。中国人民银行各分行加挂国家外汇管理局分局牌子,各省、自治区分行加挂分行营业管理部牌子。
今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开启了新一轮金融监管体制改革,与原有的监管体系相比,从根本上理顺了机构监管和功能监管的关系,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金融监管架构,也标志着中国的金融监管基本框架从分业到统一的转型。
浙江A股上市公司达700家
12月27日,随着浙江鼎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上交所主板鸣锣上市,浙江成为广东之后第二个拥有700家A股上市公司的省份。Wind数据显示,浙江省A股沪深主板上市公司为455家、创业板上市公司为172家、科创板上市公司为48家、北交所上市公司为25家。
Wind数据显示,2006年浙江A股上市公司数量破百,2016年突破300家,2020年突破500家,2021年底突破600家。近两年来,浙江新增首发上市公司105家,首发募集资金1042亿元。其中,科创板、创业板和北交所企业占比超过七成。
从区域分布看,浙江上市公司区域分布更加均衡。截至目前,浙江上市公司的县域覆盖率达88%。
值得注意的是,在近两年新增的105家浙江上市公司中,民营上市公司93家,占比约为89%,较全国平均值高7个百分点;首发募集资金780亿元,有效拓宽了民营企业直接融资渠道。截至目前,浙江省境内上市公司中,民营企业占比80%。
数币试点一周年交易规模超1500亿元
3月31日,浙江省承办亚运会的6市纳入数字人民币试点满一周年,浙江的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在拉动居民消费、促进共同富裕、提升营商环境、助力降本提效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3月30日,全省数字人民币钱包开立数量达到2650万,支持受理数字人民币商户数量157万个,交易笔数7542万笔,交易金额1548亿元,核心指标在全国试点地区处在前列。
据统计,试点地区政府累计开展47次数字人民币促消费活动,发放数字人民币红包2.26亿元。金融机构开展400余场数字人民币优惠活动,累计投入资金2亿元,带动数字人民币消费金额70亿元。
期间,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浙江4家企业成功参与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跨境应用测试,探索数字人民币跨境应用新模式。亚运会主题硬件钱包发布,为境内外来浙人士提供支付新体验。数字人民币在金融服务领域有效突破,成功落地信贷发放、保险赔付、理财购买、纪念币兑换等新场景。
境外人员支付便利化工程启动
12月1日,人民银行浙江省分行组织召开杭州亚运会金融服务保障工作总结暨浙江省境外人员支付便利化工程部署会议。
会议指出,当前,浙江省境外人员支付便利化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距离全面满足境外人员支付服务需求仍有一定差距。境外人员支付便利化工作依然面临着要求高、任务重、难度大等挑战。全省金融机构要有清醒认识,翻篇归零,重新出发,全力提升境外人员支付服务水平。
会议决定,启动实施境外人员支付便利化工程。总体目标是:贯彻落实人民银行总行的工作部署,践行“支付为民”理念,充分聚焦境外人员所涉及的“吃、住、行、游、购、娱”六大重点领域,全面建立优质、高效的外卡受理、外币兑换、现金支付、移动支付、数字人民币五大支付服务体系,切实构建基础服务、系统安全、应急管理、消费者权益保护四大保障机制,实现“重点场景全覆盖,支付便利有保障”。
首批地方法人银行碳减排支持工具落地
截至5月,浙江省首批地方法人银行碳减排支持工具顺利落地,支持杭州银行、宁波银行、湖州银行投放碳减排贷款共13笔、金额5206万元,加权平均利率3.56%,预计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2.09万吨。
碳减排支持工具延期扩容以来,原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加强与省级相关部门协调联动,组织地方法人银行做好融资对接,共同推动碳减排支持工具更好落地浙江。一是建立专项工作机制,强化政策落地。第一时间召开工具落地专题会议,下发《关于浙江省做好碳减排支持工具延续实施相关工作的通知》,设置专人专岗,摸排碳减排贷款需求,指导解决政策落实中的问题。二是强化政策协同,发挥“几家抬”合力。联合发改、生态环境等部门梳理碳减排重点领域项目清单,组织金融机构精准高效对接;推动温州、湖州等地区对碳减排贷款等绿色贷款出台财政奖励措施。三是金融机构积极响应,提升服务质效。3家地方法人银行制定政策落实举措,创新推出“绿能贷”“绿色低碳贷”等特色信贷产品,设置授信审批绿色通道,安排内部资金转移定价(FTP)补贴等激励考核机制,推动碳减排贷款又好又快投放。
“千团万企”金融顾问服务团助企出海抢单
4月,中国信保浙江分公司联合进出口银行浙江省分行、工商银行浙江省分行、中国银行浙江省分行等10家主要银行机构,成立支持“千团万企”金融顾问服务团,发布随团金融顾问服务方案。
围绕团组对接、出海落地、合同洽谈、生产备货、销售回款等企业参团出海全流程,提供客户资信调查、投标履约保函以及各类信贷融资、外汇结算、风险保障等服务,并针对重点展会阶段性提供一定额度的免费资信报告,支持企业外贸订单“应接尽接”。服务对象为参加“千团万企”拓市场活动的外贸企业,包括以重点市场、国际性展会、招商考察、高层互访等为载体的全省重点展会,以及政府牵头与企业自行组织的出国(境)拓市场团组。
浙江省商务厅对外贸易发展处副处长王舒立表示:“金融对外贸发展有着积极作用,完善的金融服务有助于外向型企业应对外部风险、更好保障经营稳定。”
全国首单不动产慈善信托落地杭州
6月1日,“桐庐县不动产慈善信托”在杭州市桐庐县民政局完成备案登记。“这是全国首单全流程规范化不动产登记的慈善信托。”杭州市不动产登记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此单慈善信托中的捐赠人是一名爱心企业家,她将原登记在个人名下的一套位于桐庐的住宅转移给桐庐县慈善总会和万向信托共同管理。”负责办理该笔不动产登记转移的桐庐县不动产登记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介绍,这套房子所产生的租金、售卖价款和其他收益,将主要用于支持桐庐的公益慈善事业发展。
万向信托慈善信托部负责人表示,“此次产证通过附注等创新形式,能够证明转移至受托人名下的不动产属于信托财产而不是受托人的自有财产,从而实现该不动产的独立性并产生‘资产隔离’的效果,让该不动产仅服务于慈善目的,也为适应面向未来的慈善信托事业开辟了不动产登记路径,具有广泛推广意义。”
四地入选中央财政支持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
9月,财政部公布2023年中央财政支持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名单,全国共86地,其中宁波市、金华市、台州市、丽水市上榜。
财政部要求,省级财政部门要指导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坚持目标导向,落实落细示范区建设方案,因地制宜探索财政支持普惠金融发展有效途径,优化普惠金融服务创新模式,建立普惠金融健康发展长效机制,树立标杆、打造样板、先行先试,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要会同有关方面以支持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为引领,有效拓宽普惠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引导金融资源加大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力度,实现金融与实体经济的良性循环。
中央财政支持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旨在通过示范引领,引导普惠金融增量扩面、提质增效。省级财政部门要切实履行牵头责任,会同有关方面创新工作协同机制,加强组织保障,细化工作任务,共同推动普惠金融改革和服务创新。
全省首个“共同富裕板”开板
7月7日,“共同富裕板”在杭州市桐庐县正式开板,这是全省首个证券外市场专门为支持山区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设立的特色交易板块。杭州华大海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杭州科德磁业有限公司、中通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成为首批挂牌企业。
“共同富裕板”由杭州市地方金融监管局牵头,临安区、桐庐县、淳安县、建德市山区4县政府与浙江股权交易中心联合打造,各县将分别推动百家企业进入,力争实现20家企业股改、5家企业挂牌上市。
杭州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副局长胡晓翔介绍,“共同富裕板”通过一县一策精准帮扶,探索形成“产业扶持体系+上市培育基地+共富产业基金+员工持股模式”等“四位一体”帮富体系,扶持“专精特新”“上市后备”“服务中介”“重点项目”等“四个一批”,引导金融资源流向弱势群体和经济发展薄弱环节,形成契合地方特色的金融帮富模式,深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换路径。
首家知识产权投行发起筹建
9月4日,浙江省专利开放许可路演基地成立暨知识产权投行筹建启动仪式在杭州市西湖区紫金港科技城举办。
活动现场,西湖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区知识产权局)、紫金港科技城管委会、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大控股集团、杭州西湖区科创股权投资有限公司作为首批发起单位,共同上台签约并发起筹建全省首个知识产权投行——西湖知识产权投行。
经前期征集筛选,西湖知识产权投行首批入池运营专利共计4171件,总价值2.6亿元,平均单件专利交易价格约6.3万元。这些专利来源于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等高校院所。
知识产权投行是以类似储蓄的方式,吸收各类创新主体的知识产权成果,放入自有的专利技术储备池,同时寻找合适的对象将专利以许可、二次研发、共同投资等方式共同推动实施,并最终释放专利价值取得回报。此次筹建的西湖知识产权投行将主要围绕知识产权无形资产,开展资产收储、运营许可、供需匹配及投融资等基础服务。
文章投诉热线:182 3641 3660 投诉邮箱:7983347 1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