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一家智能装备工厂内,干得热火朝天的不再是“人”,而是“机器人”。两台机械臂流畅地抓取钛合金构件,装配、检测、翻转、焊接,一气呵成。新质生产力改变着生产方式,进而影响到企业的人员雇佣与管理,大量工人手工焊接零部件的传统生产场景渐渐隐入历史,取而代之的是少数懂得操控数字设备的“新蓝领”。
这样的“新蓝领”如今并不好找。在新技术变革生产方式的时代背景下,就业市场结构性矛盾长期存在,但企业发展必须有充足的人才动力,此时此刻,引入灵活人员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必要和迫切。Jenny对此深有感触,她是一家智能设备制造公司的人力总监,近来,公司需要更多的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人员,但内部人才缺乏这一岗位所需的深厚专业知识和经验,尽管一度开出了过万的月薪,但她的招聘团队仍然难以如愿。综合评估后,Jenny决定走进灵活就业者市场。
越来越多的HR正在做出和Jenny相同的决定,使用混合用工模式逐渐成为我国企业的新常态。暨南大学经济与社会研究院和智联招聘联合发布的《2023中国新型灵活就业报告》显示,2020年第1季度到2023年第1季度,我国新型灵活就业职位招聘人数占比呈现增长态势,招聘人数占比由2020年第1季度的13.8%上升至2022年第2季度的28.8%,之后伴随实体经济恢复回落至2023年第1季度的19.1%。
市场的另一端是一片生机盎然的人才天地,自由职业者凭借一技之长在不同项目间游刃有余,兼职人员或疾驰在送人送货的路上,或驻扎在自媒体平台,灵活就业者们用各自的形式开垦另一片事业沃野。前不久,自由软件开发工程师Cecilia刚为深圳一家教育公司完成AI英语学习APP的开发任务,项目一结束,她便飞到北京,与另一位雇主讨论如何量身打造一个智慧农业APP。
与Cecilia同行的灵活就业者规模不断扩大,《2023中国新型灵活就业报告》中提到,智联招聘平台求职总人数中,新型灵活就业求职者数量占比由2020年第1季度的18.6%上升至2023第1季度的23.2%。阿里研究院预测,2036年我国新型灵活就业者可能达到4亿人的规模。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许多像Cecilia一样的高技能人才选择自由职业,这些职场高手“只想要任务,不想要工作”,在完成任务的“旅途”中享受自由支配时间的快乐。
雇主和人才的双向奔赴,让灵活就业成为职场上闪耀的“新质现象”。正如智联招聘在“新质职场·重构增长”2024中国年度最佳雇主评选中所洞察到的,企业为了在新质生产力竞争中赢取优势,日渐倾向于通过混合用工模式补齐人才缺口、打造灵活的组织架构,最终实现新增长,走向高质量发展。
但与传统用工方式不同的是,当下企业引入灵活人员的目的不再是单纯的临时性人员扩充,而是为了更高质量地完成任务。因此,企业需要采用不同以往的管理方式,那么,如何进行管理,才能充分释放灵活人员潜能,让固定员工与灵活员工产生绚烂的“化学反应”?这需要“对症施策”。
混合用工模式下的人员管理极具挑战。Jenny在招入灵活从业的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员后,经历了一段让她“抓狂”的混乱时间。她发现一位运维员总会拖延上午的工作,导致项目推进磕磕绊绊。经过沟通,她了解到这位运维员上午服务于另一位雇主,下午才有精力为Jenny的公司工作,但Jenny却要为他支付全天的报酬。这让Jenny发觉,以往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路似乎不再适用,灵活员工可能同时服务于多个项目,管理者常常难以判断他们的时间分配,管理“人”难度很大。
她尝试从“管理人”转向“管理任务”,围绕“任务”重新制定管理机制。她借鉴华为的Time Meterial(按时计费)外包模式,预先评估项目所需要的人力和专业水平,根据项目需要招募灵活人员,最后根据员工的实际工作时间来支付费用。在“排兵布阵”上,Jenny瞄准任务目标,围绕任务需要的能力将固定员工与灵活员工进行组合,让他们发挥所长,紧紧地“粘合”在一起,确保顺利完工。对组织体系的灵活革新,让Jenny逐渐摸索到了混合用工的组织管理密码,“混动团队”的人效节节攀升。
在项目完工后,Jenny早早为下一次混合用工做起了打算。如果能与同一位高技能自由职业者稳定长期合作,无疑能节省招募时间,快速启动项目。但是,如何才能打造对高技能灵活人员的长期吸引力?
一位华为外包人员吐露心声:“希望把外包作为一个跳板,有机会进入大厂成为‘正规军’。”Cecilia则希望多多与大厂合作,用大厂项目经历“镀金”,在开发领域打造个人IP。无论如何,更好的职业发展都是他们共同的心愿,企业以此制定激励机制,正是与高技能灵活人员稳定合作的切入点。
华为的Outsourcing Dispatcher(精英外包)模式值得一提。华为按正式员工标准招募灵活人员,安排他们负责更为核心的业务问题,如开发、测试、算法、大数据等。对于绩效优秀且能力突出的人才,华为会提供转为正式员工的通道。正中下怀的激励机制,让灵活人员在完成任务的同时更靠近职业目标,与雇主的下一程合作水到渠成。
此外,从企业文化的角度来看,混合用工模式带来新的挑战。灵活员工往往并不理解企业文化,这使他们与固定员工之间沟通不畅、“话不投机”。从全球范围来看,一些头部企业给到很好的范例。软件巨头 Salesforce 从引入灵活人员的开端就避免了类似的问题,公司欢迎灵活人员加入,通过“文化盒子”(Culture in aBox)流程,让自由职业者和正式员工一起入职,通过公司价值观和工作流程培训,深入理解企业文化,掌握工作流程。一位曾受雇于Salesforce的灵活人员表示,公司开放迎新的企业文化让他“感受到了自己被欢迎”。
现在,Jenny全面开启了公司的混合用工时代,“缺工少技”不再是令她失眠的难题,Cecilia也将在她的自由职业生涯中迎来更多机会,新质职场为组织和个体都带来前所未有的生机。
彼得·德鲁克在《巨变时代的管理》中曾展望,在未来的几年内,不属于某个组织的员工数量会远远超过隶属于这个组织的员工人数。混合用工的大潮已涌入我国,智联招聘集团执行副总裁李强曾提到,预计未来将有40%的全职类工种不会再用全职的方式去聘用人才。在今年的中国年度最佳雇主评选中,智联招聘提出“新质职场·重构增长”的理念,和企业共同探讨混合用工、任务管理等雇佣关系方面的前沿话题,评选报名正在进行中,期待今年的参评企业能够打好数字时代的牌,率先拾取制胜未来的密钥。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文章投诉热线:157 3889 8464 投诉邮箱:7983347 1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