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龙乡位于泗礁本岛最东端,三面环海,坐拥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与渔村文化底蕴。全乡陆地面积6.8平方公里,自然风光旖旎,渔村气息浓郁,是理想的避暑避寒度假胜地。近年来,五龙乡以现代化美丽城镇建设为引领,以全域旅游为核心抓手,通过“基础设施提档、公共服务提质、经济业态创新”三大路径,推动一、二、三产深度融合,构建起“海洋+旅游+渔业”多元产业生态,为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美丽城镇注入强劲动力。
一、强化基础设施,夯实旅游产业根基
五龙乡立足全域旅游发展需求,以基础设施建设为抓手,为产业升级提供坚实支撑。整治民宿环境,提升整体品质,开展民宿集聚村“低散乱”专项整治行动,拆除违建136处,优化民宿空间布局,推动民宿聚落规范化、品牌化发展。打造特色景观,增强旅游吸引力,投资2000余万元升级六井潭、和尚套景区,将“秋千石凳”改造为“芦苇鸟巢”等互动观景平台,曾经的“海角茶楼”现已蜕变为兼具餐饮、娱乐、休闲功能的“星辰大海”综合体。着力推进4A景区提升工程,建设完成休闲游步道3056米,新增左岸公路风情打卡点5处,为游客提供慢步、骑行的海岛漫居新体验。盘活农田资源,丰富旅游体验,完成60亩抛荒地整治,打造油菜花海、“梯田望海”等网红景观,累计吸引8000余人次参与亲子农耕活动。
二、优化公共服务,驱动产业升级发展
通过完善政策保障与服务配套,五龙乡为产业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能。政策扶持激发民宿活力,出台《民宿提质升级实施细则》,每年安排2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民宿转型。启动“民宿共富贷”,对接帮扶27家普通渔宿完成提质升级,会城村海岛民宿聚落规划全面通过方案评审,迭代升级后的清鱼静舍、老爹私厨、左岸屿餐厅等业态让民宿聚落规模初具雏形。创新模式促进资源整合,推行“民宿有偿认领+社会化租赁”服务的同时发展“旅游+农业”融合项目,流转农田50亩,实现村集体经济增收6万元。完善配套提升服务品质,新建东海五渔村游客服务中心,实现景区服务功能与游客出行体验双提升。
三、创新经济业态,助力产业多元融合
五龙乡以业态创新为突破口,推动传统产业向高附加值方向转型。开辟“旅游+渔业”新赛道,投资900万元打造两艘游艇式休闲渔船,凭借先发优势抢抓长三角高质量客源,带动“坐着游艇去捕鱼”成为全乡旅游又一张“金名片”。电商赋能品牌增值,搭建“红帆议事厅”直播平台,上线“嵊泗仟宿集”小程序,吸引全乡37条打桩张网渔船归港投售、128家民宿成为展销商户,“渔船+民宿”的模式,共同推动了五龙乡海鲜品牌向产销一体化、品牌高附加值的转变。红色资源转化经济价值,举办“研以筑心·共富共美”红色研学线路发布会,推出3条红色研学线路并进入市场化运营,实现全乡红色文化与旅游经济深度融合,推动红色资源向经济价值转化。
五龙乡以现代化美丽城镇建设为蓝图,通过基础设施提档、公共服务优化、经济业态创新,构建起多元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格局。未来,五龙乡将持续深化“海洋+旅游+文化”产业生态,完善全域旅游服务体系,推动城镇品质与产业效益双提升,奋力书写现代化美丽城镇建设新篇章,让“东海明珠”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夕会悬崖酒店夜景
“芦苇鸟巢”互动观景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