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商业快讯 > 正文

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离乡不离党,绘就发展新画卷

2025-03-20 16:01:37       来源:今日热点网

在新时代乡村振兴与区域协同发展的壮阔征程中,流动党员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正日益发挥着关键作用。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的重要指示精神,紧密结合地方实际,积极探索创新流动党员管理模式,凝聚并释放出这股强大力量,为推动地方发展注入澎湃动力,绘就了一幅绚丽多彩的发展新画卷。

“流动党员是我们党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身处不同地区,是连接家乡与外界的宝贵桥梁。我们必须创新管理方式,确保他们离乡不离党,始终与党组织保持紧密联系,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平邑县委常委、组织部长蓝恭彦强调。

创新管理模式,筑牢“云端堡垒”

精准管理是基础,沟通联系是关键。平邑县深入开展“三找、四访、五清”专项行动,即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党员找党员,访单位、访家人、访好友、访知情人,确保思想状况清、外出地点清、外出时长清、从事行业清、联系方式清。通过地毯式摸排与常态化跟踪,建立起全面且动态更新的流动党员信息库,每半年进行一次数据梳理与更新,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对流动党员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精准掌握。

为了让流动党员在异地也能时刻感受到党组织的关怀与教育,平邑县积极拓展党组织覆盖范围,在济南、北京、上海、杭州等流动党员集中的城市,累计建立了33个流动党员党组织。同时,创新组织生活形式,采取“线上+线下”双轨并行的模式。线下定期邀请驻地党校教授、行业专家学者举办专题讲座、开展技能培训,为流动党员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线上依托“云端党支部”,打造流动党员专属交流群聊,并借助“灯塔—党建在线”“临沂党建”“蒙阳先锋”等权威线上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线上主题党日活动。通过定期推送政治理论学习资料、最新政策解读,让流动党员无论身处天涯海角,都能同步参与党组织生活,及时接受党的教育,确保思想不滑坡、行动跟得上。正如一位流动党员所说:“‘云端党支部’就像一个温暖的家,即使我在千里之外,也能时刻与党组织紧密相连,不断提升自己。”

激发创业活力,助力家乡振兴

为吸引流动党员返乡创业,平邑县出台了一系列含金量高、针对性强的优惠政策。从设立专项扶持资金,为创业项目提供启动资金支持;到组织专业技术团队,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指导;从优先保障创业场地供应,给予场地租赁优惠;再到开辟项目审批“绿色通道”,简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全方位为流动党员创业保驾护航。在政策的有力支持下,许多流动党员积极响应号召,返乡投身乡村振兴事业。

平邑县临涧镇黄金庄村的流动党员赵月磊,在深圳积累了丰富的创业经验和雄厚的资金后,敏锐地捕捉到家乡农产品加工产业的发展潜力。他毅然回乡,投资70余万元将村里538平方米的闲置仓库改造成“六必居”酱菜加工厂。如今,工厂内两条现代化生产线高效运行,检验室、消毒设备等配套设施完备。预计年销售额可达500万元,每年为村集体增收16万元,还带动周边20余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此外,赵月磊积极探索电商发展新模式,组织村民参加电商直播培训,打造“工厂+农户+电商”的产业链,让家乡的优质农产品搭乘互联网的快车,走出大山,走向全国市场,为乡村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搭建合作桥梁,推动区域发展

平邑县积极引导流动党员在异地主动作为,加强家乡与当地的经济文化交流。李广凯作为平邑县驻青流动党员党委书记,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推动鲁青两地的合作发展。他的山海情农牧业开发有限公司入驻海晏县绿色产业园,投资1170万元打造高原农作物加工生产车间,配备先进的生产设备,实现了规模化、标准化生产。通过线上线下协同销售的模式,将青海的优质农牧产品推广到全国各地,销售额突破1388万元。同时,他积极带动海晏县10余家企业的50余款产品拓展市场,助力当地企业增收超150万元,为促进两地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此外,李广凯还积极组织流动党员开展各类公益活动,展现平邑流动党员的良好形象。在大同泥流抗洪、青海民和地震救灾等关键时刻,他带头捐款捐物,组织党员志愿者参与救援和灾后重建工作;他还积极为当地困难群众提供就业岗位,资助困难大学生完成学业,用实际行动传递爱心与温暖,赢得了当地群众的广泛赞誉。

投身公益事业,彰显党员担当

在平邑县流动党员群体中,像朱震这样热心公益的党员不在少数。朱震在上海创业成功后,始终心系家乡和在沪老乡。他积极帮助众多老乡解决在上海的创业、生活难题,从帮忙协调摊位、解决住宿问题,到四处奔走为老乡子女解决上学问题,他都亲力亲为,成为了老乡们心中的“主心骨”,被大家亲切地称为“上海万事通”。不仅如此,朱震还积极返乡回馈家乡。他投资建设山东君鼎建材有限公司,为家乡提供了150个就业岗位,2024年公司纳税200余万元,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公益道路上,朱震从未停歇。他长期资助9名困难学生,帮助他们完成学业;疫情期间,他慷慨捐献5万元抗疫物资,助力家乡抗击疫情;2024年,他又为家乡响水村修路捐款30万元,改善了村民的出行条件。他的善举温暖了人心,也激励着更多人积极投身公益事业。

平邑县创新流动党员管理模式的实践成果显著,众多流动党员在不同的岗位上发光发热,成为推动乡村振兴、区域协同发展和社会公益事业的重要力量。展望未来,平邑县将继续深化流动党员管理创新,不断完善管理机制,凝聚流动党员的智慧和力量,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阔步前行,书写更加灿烂辉煌的篇章。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关键词:

责任编辑:kj005

新闻图集

科技推荐

1 / 3

数码推荐

1 / 3

家电推荐

1 / 3

新闻排行

商业快讯

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离乡不离党,绘就发展新画卷

2025-03-20 16:01:37   今日热点网

在新时代乡村振兴与区域协同发展的壮阔征程中,流动党员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正日益发挥着关键作用。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的重要指示精神,紧密结合地方实际,积极探索创新流动党员管理模式,凝聚并释放出这股强大力量,为推动地方发展注入澎湃动力,绘就了一幅绚丽多彩的发展新画卷。

“流动党员是我们党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身处不同地区,是连接家乡与外界的宝贵桥梁。我们必须创新管理方式,确保他们离乡不离党,始终与党组织保持紧密联系,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平邑县委常委、组织部长蓝恭彦强调。

创新管理模式,筑牢“云端堡垒”

精准管理是基础,沟通联系是关键。平邑县深入开展“三找、四访、五清”专项行动,即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党员找党员,访单位、访家人、访好友、访知情人,确保思想状况清、外出地点清、外出时长清、从事行业清、联系方式清。通过地毯式摸排与常态化跟踪,建立起全面且动态更新的流动党员信息库,每半年进行一次数据梳理与更新,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对流动党员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精准掌握。

为了让流动党员在异地也能时刻感受到党组织的关怀与教育,平邑县积极拓展党组织覆盖范围,在济南、北京、上海、杭州等流动党员集中的城市,累计建立了33个流动党员党组织。同时,创新组织生活形式,采取“线上+线下”双轨并行的模式。线下定期邀请驻地党校教授、行业专家学者举办专题讲座、开展技能培训,为流动党员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线上依托“云端党支部”,打造流动党员专属交流群聊,并借助“灯塔—党建在线”“临沂党建”“蒙阳先锋”等权威线上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线上主题党日活动。通过定期推送政治理论学习资料、最新政策解读,让流动党员无论身处天涯海角,都能同步参与党组织生活,及时接受党的教育,确保思想不滑坡、行动跟得上。正如一位流动党员所说:“‘云端党支部’就像一个温暖的家,即使我在千里之外,也能时刻与党组织紧密相连,不断提升自己。”

激发创业活力,助力家乡振兴

为吸引流动党员返乡创业,平邑县出台了一系列含金量高、针对性强的优惠政策。从设立专项扶持资金,为创业项目提供启动资金支持;到组织专业技术团队,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指导;从优先保障创业场地供应,给予场地租赁优惠;再到开辟项目审批“绿色通道”,简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全方位为流动党员创业保驾护航。在政策的有力支持下,许多流动党员积极响应号召,返乡投身乡村振兴事业。

平邑县临涧镇黄金庄村的流动党员赵月磊,在深圳积累了丰富的创业经验和雄厚的资金后,敏锐地捕捉到家乡农产品加工产业的发展潜力。他毅然回乡,投资70余万元将村里538平方米的闲置仓库改造成“六必居”酱菜加工厂。如今,工厂内两条现代化生产线高效运行,检验室、消毒设备等配套设施完备。预计年销售额可达500万元,每年为村集体增收16万元,还带动周边20余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此外,赵月磊积极探索电商发展新模式,组织村民参加电商直播培训,打造“工厂+农户+电商”的产业链,让家乡的优质农产品搭乘互联网的快车,走出大山,走向全国市场,为乡村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搭建合作桥梁,推动区域发展

平邑县积极引导流动党员在异地主动作为,加强家乡与当地的经济文化交流。李广凯作为平邑县驻青流动党员党委书记,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推动鲁青两地的合作发展。他的山海情农牧业开发有限公司入驻海晏县绿色产业园,投资1170万元打造高原农作物加工生产车间,配备先进的生产设备,实现了规模化、标准化生产。通过线上线下协同销售的模式,将青海的优质农牧产品推广到全国各地,销售额突破1388万元。同时,他积极带动海晏县10余家企业的50余款产品拓展市场,助力当地企业增收超150万元,为促进两地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此外,李广凯还积极组织流动党员开展各类公益活动,展现平邑流动党员的良好形象。在大同泥流抗洪、青海民和地震救灾等关键时刻,他带头捐款捐物,组织党员志愿者参与救援和灾后重建工作;他还积极为当地困难群众提供就业岗位,资助困难大学生完成学业,用实际行动传递爱心与温暖,赢得了当地群众的广泛赞誉。

投身公益事业,彰显党员担当

在平邑县流动党员群体中,像朱震这样热心公益的党员不在少数。朱震在上海创业成功后,始终心系家乡和在沪老乡。他积极帮助众多老乡解决在上海的创业、生活难题,从帮忙协调摊位、解决住宿问题,到四处奔走为老乡子女解决上学问题,他都亲力亲为,成为了老乡们心中的“主心骨”,被大家亲切地称为“上海万事通”。不仅如此,朱震还积极返乡回馈家乡。他投资建设山东君鼎建材有限公司,为家乡提供了150个就业岗位,2024年公司纳税200余万元,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公益道路上,朱震从未停歇。他长期资助9名困难学生,帮助他们完成学业;疫情期间,他慷慨捐献5万元抗疫物资,助力家乡抗击疫情;2024年,他又为家乡响水村修路捐款30万元,改善了村民的出行条件。他的善举温暖了人心,也激励着更多人积极投身公益事业。

平邑县创新流动党员管理模式的实践成果显著,众多流动党员在不同的岗位上发光发热,成为推动乡村振兴、区域协同发展和社会公益事业的重要力量。展望未来,平邑县将继续深化流动党员管理创新,不断完善管理机制,凝聚流动党员的智慧和力量,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阔步前行,书写更加灿烂辉煌的篇章。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

相关阅读

美图推荐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