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2023 年 12 月 20 日】由《中国中医药报》社主办、云太医互联网医院承办的 "国医名师、名老中医临床经验传承研习班暨名医经方学术传承研讨会" 在武汉圆满闭幕。国医大师梅国强、上海市名中医何新慧等6位经方领域权威专家,与来自全国的中医临床医师、学术研究者及中医药院校师生数百人参会,共同探讨传统经方的学术传承与临床实践应用。
传承创新并举 构建学术交流新生态
会议开幕式由《中国中医药报》社品牌项目部主任向佳主持。报社副社长陆烨鑫在致辞中强调,本次会议旨在搭建名医经验传承平台,提升中医药人员临床能力,促进区域中医服务水平提升,呼吁参会者把握学习机会,推动学术成果转化为临床实效。
国医名师共话经方传承创新
在专家讲座环节,梅国强教授等六位国医名师、经方大家分别作专题分享。
国医大师、全国知名伤寒学家梅国强教授以《伤寒论》小陷胸汤为切入点,系统解析其在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十多个领域的应用,结合典型医案展示经方辨证施治的精妙。他强调,经典方剂的临床运用需注重 "方证对应",通过精准辨证实现疗效突破。
上海市名中医、江南何氏世医第29世传人何新慧教授通过线上方式,以《伤寒论》"胃气" 思想为核心,阐释何氏世医脾胃病辨治体系。她指出,"胃气" 理论贯穿疾病诊疗全过程,通过调和胃气可达到整体治疗效果,为中医脾胃病治疗提供新思路。
岭南名医、首届羊城好医生、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负责人朱章志教授聚焦糖尿病治疗,提出 "首辨阴阳、再辨六经" 的创新辨证思路。他通过大量临床案例,展示经方在调节糖脂代谢、改善并发症方面的独特优势,强调 "温阳化气" 法在糖尿病治疗中的重要价值。
河南省名中医、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诊疗中心主任朱翠玲教授分享了经方在疑难危重症领域的实践经验。她指出,《伤寒论》八法不仅适用于慢性病调理,更可在 ICU、CCU 等场景发挥重要作用。通过经典方证与现代诊疗技术结合,可显著提升急危重症救治水平。
湖北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湖北省中医院儿科主任医师刘晓鹰教授从营卫理论切入,系统阐述其在儿科疾病中的应用。她指出,营卫和谐是儿童健康的重要基础,通过调和营卫可有效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过敏性疾病等儿科常见病,为中医儿科学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中国中医科学院副研究员、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副主任医师郭海燕副研究员提出 "以药测证" 法,强调通过药物配伍规律反推病机证候,为经典方剂拓展应用提供方法论。她结合临床实践,展示如何通过药物剂量调整与药对组合,实现古方新用。
智慧平台赋能 推动传承创新发展
本次研讨会是中医药学术界对经方传承与创新的深度探索,既彰显了经典理论的当代价值,也为青年中医师提供了学习范本。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在坚守中医核心理论的基础上,应结合现代临床需求创新传承形式。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