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商业快讯 > 正文

了不起的青年·创投实录 | 睿远工业互联网:填补国内工业通信协议领域空白,加速推动制造业数智化升级

2025-04-17 11:20:05       来源:中华网

当前,我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正迎来走深走实的新阶段,打破“信息孤岛”,实现数据互联互通是关键。在工业自动化领域,不同设备与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就像来自不同国家的人员交流,面临着语言不通的障碍。这时,就需要一种通用的工业通信协议作为设备间沟通的桥梁,确保数据在设备间、系统间畅通无阻。IO-Link通信协议正是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国际通用语言”。然而,长期以来,IO-Link技术的核心研发和应用主要被国外厂商所垄断。直到2023年,来自南京的初创企业——南京睿远工业互联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睿远”),通过底层工业软件的自主创新,填补了国内IO-Link工业通信领域的空白,持续推动IO-Link技术及相关硬件的国产替代,为国内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注入新的活力。

颠覆国外思维“绑架”实现IO-Link技术自主化

2023年,中国制造业步入从“制造”到“智造”的加速期。毕业于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季书涵,基于博士期间在制造业效率提升、高端制造业转型升级方面的研究,察觉到数字化转型与国产替代势不可当的趋势,一直在寻找跟自身背景契合的创业契机。与此同时,毕业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曾就职于华为、阿里巴巴等通信龙头企业的袁华,在见证了民用通信技术崛起后,发觉工业通信技术仍处于“卡脖子”阶段。

IO-Link是工业自动化用量最大的传感器领域中唯一一个国际通用的通信协议,但其最核心的协议栈仍然没有国产方案。在看到这项技术的应用前景以及国产化迫在眉睫的发展现状后,来自不同领域的两人结识,并各自运用专业知识与从业经验合伙成立了睿远工业,将IO-Link技术的国产化作为创业的第一步。

IO-Link技术自2006年诞生于欧洲,如今市场中的成熟产品已形成既定的研发路径和模式。对于睿远这样的“后来者”,如何快速切入并实现自主创新?

睿远选择跳出国外技术的惯思维“绑架”,围绕IO-Link技术的核心属——通用与普适,从实际应用需要实现的功能进行思考。“IO-Link的本质是工业通信协议的国际标准,所有的功能需要用代码的形式来实现。我们基于更通用MCU芯片重新做嵌入式架构,打造了‘谷神’‘智神’IO-Link协议栈。”季书涵介绍。自底层颠覆了传统技术路径的 “谷神”“智神” 协议栈,也形成了资源占用更小、代码更精简且能实现更多功能的优势。目前,“谷神”“智神” 已帮助睿远通过了国际IO-Link能力中心的认证,这成为全球仅有的九家IO-Link国际委员会认证能力中心之一,标志着我国创新企业在工业通信技术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值得一提的是,“谷神”“智神”IO-Link协议栈可以用国产芯片进行协议移植,打破了国外厂商“系统架构与芯片驱动绑定”的模式,使开发周期从一个月缩短到一天。“让多达数千家的工业传感器厂商降低尝试智能传感的成本,这样才能开拓更广阔的市场空间,让‘智造’成为可能。”季书涵说。

锚定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主阵地 从“最后一米”打造全套解决方案

由于IO-Link连接起了设备最前端传感器/控制器与控制系统,因此被看作是工业自动化的“最后一米”技术。

传统的数据传输过程,需要经过数模-模数转换,而IO-Link通信赋能传统传感器,把传统的PNP/NPN、Modbus、ASI模拟传感器全部统一成IO-Link接口,无需进行数据类型转换,可以做到不损失信号精度、抗干扰,同时保留兼容,实现双向通信与数据交换,提高了传感器的利用率。此外,其电路连接只需一根标准电缆,显著降低了布线难度与维护成本。因此,IO-Link技术将显著提升传统传感器采集数据的质与量,也将推动传统工厂实现革命的智能化转型。

“就像AI的应用准确,来源于大量数据投喂,更准确、庞大的数据才能真正实现生产制造的智能化。”季书涵介绍,IO-Link可以直达传感器的基础数据,采集更多、更丰富的一线数据、过程数据,并迅速把数据映射到云端的数据库中,在云端完整呈现物理世界的感知数据,不仅为工厂积累数据资产,同时可以让自动化系统更了解工厂的实际应用情况。而在这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智能工厂成为传统工厂的目标形态和转型主阵地。

去年4月,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出,目标到2025年,70%以上的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基本实现数字化、网络化,建成一批引领产业发展的智能制造示范工厂。

从建设智能工厂的完整链条来看,大量传感器构成了最底部的基础感知层。睿远也以传感器为起点,以IO-Link为抓手做Y型连接,计划联动上下游,通过数据采集、应用,参与自动化工厂设计,结合AI算法迭代,打造从传感器到大数据再到数字孪生智能工厂的全链条解决方案。

目前,睿远采取软硬件结合的商业模式。软件方面,睿远以技术开发服务模式,基于下游传感器和自动化厂商的硬件进行通信协议的嵌入式开发;硬件方面,睿远采取IO-Link主从站硬件模块销售模式,计划未来联动上游MCU芯片厂商,聚焦离散行业传感器市场,开发MCU+PHY集成式芯片。从商业落地情况来看,自2024年6月团队正式进行市场开拓以来,睿远已覆盖沃天、零点自动化等百余家重量级客户。

“今年我们将持续拓展市场规模,计划覆盖400家传感器客户及100家工业自动化客户。”季书涵表示,睿远将通过IO-Link技术的全套方案,增加客户在IO-Link领域与睿远的粘,在持续增加客户自身产品竞争力的同时,也不断拓宽睿远自身的技术护城河,形成独特的竞争力。

基于IO-Link技术优势 推动产业链智能化、高端化升级

作为国内首个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IO-Link协议栈,“谷神”“智神”协议栈帮助睿远在多项创新创业赛事中创下多项佳绩。2023年,睿远在“赢在南京”青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赛中夺得优秀奖,获得南京市人社局与南京市创新投资集团共20万元创业资金支持。

“国内IO-Link相关企业更多聚焦应用层面的开发,将现有IO-Link的协议和设备与应用场景进行匹配。根据国际通用的标准重新编写底层工业软件,是睿远与国内其他企业的最大区别。”南京市创新投资集团未来产业投资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以IO-Link的主从站数量举例,国外企业通常1个主站带个8个从站,但是国内的工厂规模,可能出现1个主站带1000多个传感点的情况,这就对IO-Link软件产品的能与方案精简度等各方面带来考验。”季书涵说。

2024年11月12日,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研制的《全国工业互联网应用数据地图(2023)》正式发布。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企业工业设备上云率达21.2%。这意味着,由于现场通信方式局限、缺乏数据采集能力,大量工业设备无法具备数字化与智能化能力。

而随着“谷神”“智神”协议栈在下游传感器厂商间推广应用,IO-Link技术将赋能传统传感器构建智能通信能力,以往传感器厂商聚焦在温度、压力方面的能力迭代也将随之向智能化升级,推动产业链高端化,帮助国产传感器竞逐全球市场份额。同时,IO-Link技术打破过去工业数据互联互通的长久难题,帮助中国工厂加速数字化,从而在数智时代显著提升“中国智造”影响力。

“睿远作为一家初创企业,突破了国内工业通信底层协议薄弱的瓶颈。随着其与上下游厂商达成合作,也将为通信协议的商业化打开更多想象空间。”创投集团未来产业投资部相关负责人表示,相信睿远未来能够吸引更多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志同道合的创业伙伴融入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创新生态。未来,创投集团将继续为企业发展赋能,并通过产业专项基金持续“资持”企业发展。

(创投集团)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关键词:

责任编辑:kj005

新闻图集

科技推荐

1 / 3

数码推荐

1 / 3

家电推荐

1 / 3

新闻排行

商业快讯

了不起的青年·创投实录 | 睿远工业互联网:填补国内工业通信协议领域空白,加速推动制造业数智化升级

2025-04-17 11:20:05   中华网

当前,我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正迎来走深走实的新阶段,打破“信息孤岛”,实现数据互联互通是关键。在工业自动化领域,不同设备与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就像来自不同国家的人员交流,面临着语言不通的障碍。这时,就需要一种通用的工业通信协议作为设备间沟通的桥梁,确保数据在设备间、系统间畅通无阻。IO-Link通信协议正是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国际通用语言”。然而,长期以来,IO-Link技术的核心研发和应用主要被国外厂商所垄断。直到2023年,来自南京的初创企业——南京睿远工业互联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睿远”),通过底层工业软件的自主创新,填补了国内IO-Link工业通信领域的空白,持续推动IO-Link技术及相关硬件的国产替代,为国内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注入新的活力。

颠覆国外思维“绑架”实现IO-Link技术自主化

2023年,中国制造业步入从“制造”到“智造”的加速期。毕业于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季书涵,基于博士期间在制造业效率提升、高端制造业转型升级方面的研究,察觉到数字化转型与国产替代势不可当的趋势,一直在寻找跟自身背景契合的创业契机。与此同时,毕业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曾就职于华为、阿里巴巴等通信龙头企业的袁华,在见证了民用通信技术崛起后,发觉工业通信技术仍处于“卡脖子”阶段。

IO-Link是工业自动化用量最大的传感器领域中唯一一个国际通用的通信协议,但其最核心的协议栈仍然没有国产方案。在看到这项技术的应用前景以及国产化迫在眉睫的发展现状后,来自不同领域的两人结识,并各自运用专业知识与从业经验合伙成立了睿远工业,将IO-Link技术的国产化作为创业的第一步。

IO-Link技术自2006年诞生于欧洲,如今市场中的成熟产品已形成既定的研发路径和模式。对于睿远这样的“后来者”,如何快速切入并实现自主创新?

睿远选择跳出国外技术的惯思维“绑架”,围绕IO-Link技术的核心属——通用与普适,从实际应用需要实现的功能进行思考。“IO-Link的本质是工业通信协议的国际标准,所有的功能需要用代码的形式来实现。我们基于更通用MCU芯片重新做嵌入式架构,打造了‘谷神’‘智神’IO-Link协议栈。”季书涵介绍。自底层颠覆了传统技术路径的 “谷神”“智神” 协议栈,也形成了资源占用更小、代码更精简且能实现更多功能的优势。目前,“谷神”“智神” 已帮助睿远通过了国际IO-Link能力中心的认证,这成为全球仅有的九家IO-Link国际委员会认证能力中心之一,标志着我国创新企业在工业通信技术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值得一提的是,“谷神”“智神”IO-Link协议栈可以用国产芯片进行协议移植,打破了国外厂商“系统架构与芯片驱动绑定”的模式,使开发周期从一个月缩短到一天。“让多达数千家的工业传感器厂商降低尝试智能传感的成本,这样才能开拓更广阔的市场空间,让‘智造’成为可能。”季书涵说。

锚定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主阵地 从“最后一米”打造全套解决方案

由于IO-Link连接起了设备最前端传感器/控制器与控制系统,因此被看作是工业自动化的“最后一米”技术。

传统的数据传输过程,需要经过数模-模数转换,而IO-Link通信赋能传统传感器,把传统的PNP/NPN、Modbus、ASI模拟传感器全部统一成IO-Link接口,无需进行数据类型转换,可以做到不损失信号精度、抗干扰,同时保留兼容,实现双向通信与数据交换,提高了传感器的利用率。此外,其电路连接只需一根标准电缆,显著降低了布线难度与维护成本。因此,IO-Link技术将显著提升传统传感器采集数据的质与量,也将推动传统工厂实现革命的智能化转型。

“就像AI的应用准确,来源于大量数据投喂,更准确、庞大的数据才能真正实现生产制造的智能化。”季书涵介绍,IO-Link可以直达传感器的基础数据,采集更多、更丰富的一线数据、过程数据,并迅速把数据映射到云端的数据库中,在云端完整呈现物理世界的感知数据,不仅为工厂积累数据资产,同时可以让自动化系统更了解工厂的实际应用情况。而在这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智能工厂成为传统工厂的目标形态和转型主阵地。

去年4月,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出,目标到2025年,70%以上的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基本实现数字化、网络化,建成一批引领产业发展的智能制造示范工厂。

从建设智能工厂的完整链条来看,大量传感器构成了最底部的基础感知层。睿远也以传感器为起点,以IO-Link为抓手做Y型连接,计划联动上下游,通过数据采集、应用,参与自动化工厂设计,结合AI算法迭代,打造从传感器到大数据再到数字孪生智能工厂的全链条解决方案。

目前,睿远采取软硬件结合的商业模式。软件方面,睿远以技术开发服务模式,基于下游传感器和自动化厂商的硬件进行通信协议的嵌入式开发;硬件方面,睿远采取IO-Link主从站硬件模块销售模式,计划未来联动上游MCU芯片厂商,聚焦离散行业传感器市场,开发MCU+PHY集成式芯片。从商业落地情况来看,自2024年6月团队正式进行市场开拓以来,睿远已覆盖沃天、零点自动化等百余家重量级客户。

“今年我们将持续拓展市场规模,计划覆盖400家传感器客户及100家工业自动化客户。”季书涵表示,睿远将通过IO-Link技术的全套方案,增加客户在IO-Link领域与睿远的粘,在持续增加客户自身产品竞争力的同时,也不断拓宽睿远自身的技术护城河,形成独特的竞争力。

基于IO-Link技术优势 推动产业链智能化、高端化升级

作为国内首个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IO-Link协议栈,“谷神”“智神”协议栈帮助睿远在多项创新创业赛事中创下多项佳绩。2023年,睿远在“赢在南京”青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赛中夺得优秀奖,获得南京市人社局与南京市创新投资集团共20万元创业资金支持。

“国内IO-Link相关企业更多聚焦应用层面的开发,将现有IO-Link的协议和设备与应用场景进行匹配。根据国际通用的标准重新编写底层工业软件,是睿远与国内其他企业的最大区别。”南京市创新投资集团未来产业投资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以IO-Link的主从站数量举例,国外企业通常1个主站带个8个从站,但是国内的工厂规模,可能出现1个主站带1000多个传感点的情况,这就对IO-Link软件产品的能与方案精简度等各方面带来考验。”季书涵说。

2024年11月12日,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研制的《全国工业互联网应用数据地图(2023)》正式发布。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企业工业设备上云率达21.2%。这意味着,由于现场通信方式局限、缺乏数据采集能力,大量工业设备无法具备数字化与智能化能力。

而随着“谷神”“智神”协议栈在下游传感器厂商间推广应用,IO-Link技术将赋能传统传感器构建智能通信能力,以往传感器厂商聚焦在温度、压力方面的能力迭代也将随之向智能化升级,推动产业链高端化,帮助国产传感器竞逐全球市场份额。同时,IO-Link技术打破过去工业数据互联互通的长久难题,帮助中国工厂加速数字化,从而在数智时代显著提升“中国智造”影响力。

“睿远作为一家初创企业,突破了国内工业通信底层协议薄弱的瓶颈。随着其与上下游厂商达成合作,也将为通信协议的商业化打开更多想象空间。”创投集团未来产业投资部相关负责人表示,相信睿远未来能够吸引更多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志同道合的创业伙伴融入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创新生态。未来,创投集团将继续为企业发展赋能,并通过产业专项基金持续“资持”企业发展。

(创投集团)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

相关阅读

美图推荐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