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商业快讯 > 正文

民盟山东省委会调研晏龙国科益生菌发酵中药谷项目 助力济南打造百亿级健康产业新高地

2025-04-18 18:12:21       来源:中华网

4月16日上午,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委员、民盟山东省委会专职副主委王睿,民盟山东省委会宣传部副部长徐济生,民盟济南市委会秘书长李少杰等领导率调研组赴济南市济阳区,实地调研晏龙国科益生菌发酵中药谷项目建设进展,深入了解生物科技赋能中医药现代化的创新实践。济阳区委统战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卢波,民盟济阳区支部委员会主任委员、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区民营经济发展局局长、区商务局局长马骁,济阳区文旅局局长王邕及民盟山东省、市、区三级组织代表共同参与,聚焦“科技+中药”跨界融合新范式,共谋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科技赋能:千年药方遇上“现代菌群革命”

当天上午11时,调研组一行抵达晏龙国科益生菌发酵中药谷项目现场。在晏龙国科(山东)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晏龙国科”)董事长晏卫的陪同下,调研组参观了沙盘展示效果规划中心,详细了解了公司的项目规划与技术突破。

作为国内首个聚焦“益生菌+中药”深度融合的产业基地,晏龙国科益生菌发酵中药谷项目分二期建设,一期工程总投资5亿元,占地2万平方米,计划建设重点实验室、办公楼、微生物和中医药博物馆、选品中心、直播基地、质量体系中心及生产楼,预计今年7月投入使用。

据晏卫介绍,项目全面投产后,预计年产益生菌冻干菌粉500吨、益生菌发酵中药1.5万吨、保健食品和特殊膳食食品3000吨,年产值有望突破30亿元。

截至目前,晏龙国科已累计申请专利30件、自主保存益生菌菌株1000余株,涉及调节肠道菌群、增强免疫等六大功能方向,是“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药食同源优选产品评价规范)标准起草单位”、2023年“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团体准(即使益生菌食品)起草单位”,并于同年荣获“中医科研成果奖”一等奖荣誉。

晏卫表示,晏龙国科的核心技术包括中药成分定向修饰技术(获2022年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益生菌-中药共发酵工艺等,技术成功将苦参、黄芪等30余味传统中药转化为高吸收率、靶向治疗的发酵制剂。

王睿在听取汇报后指出:“这种‘古方新解’模式,既传承了中医药文化精髓,又开辟了现代化转化新赛道,具有重大产业示范意义。”

技术破壁:千株菌株“对话”千年药典

尽管硬件设施尚在建设中,晏龙国科的技术储备已显露锋芒,公司创新性地提出 “重构健康未来” 、“菌群是中药的翻译官”的核心理念,利用益生菌发酵技术激活千年药食智慧,致力于打造 “现代菌群对话古方” 的独特模式,推动中药发酵走向世界。

同时,晏龙国科还积极构建数字中药 3.0 体系,融合区块链溯源种植、AI 发酵工艺与技术优化,推出 “一人一菌一方” 模式。通过益生菌发酵将苦参碱等难吸收成分转化为小分子活性物质,使传统汤药剂型升级为靶向微囊制剂。

现场,民盟历城一支部主委常虎律师从知识产权角度建议:“需提前布局菌株资源专利保护,建立中医药发酵技术标准体系。”对此,晏卫透露,晏龙国科正联合山东大学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筹建“菌药共生创新平台”,30余名博士团队已开展中药-菌群互作机制等基础研究。

未来图景:聚焦生命健康,打造全球生物技术引擎

卢波在调研现场强调,晏龙国科益生菌发酵中药谷项目不仅将创造上百个就业岗位,更将带动中药材种植基地的建设,形成“科技研发—标准化种植—精深加工”的乡村振兴产业链。

“济阳区已规划‘黄河中药谷’产业集群,晏龙国科益生菌发酵中药谷项目作为链主企业,未来将吸引包材生产、冷链物流等配套企业集聚。”马骁说。

王睿在调研总结中表示,民盟山东省委会将持续关注生物经济前沿领域。他指出:“建议将益生菌发酵中药纳入省级新旧动能转换重点项目库,推动建立‘菌药一体’行业标准,让千年中医药在科技赋能中焕发新生。”

目前,晏龙国科益生菌发酵中药谷项目一期工程核心设备已完成采购,30吨级发酵罐、冻干生产线等将于三季度进场安装。这座从混凝土框架中崛起的“菌药工厂”,正悄然书写传统医药与现代生物技术的跨界传奇。

关键词:

责任编辑:kj005

新闻图集

科技推荐

1 / 3

数码推荐

1 / 3

家电推荐

1 / 3

新闻排行

商业快讯

民盟山东省委会调研晏龙国科益生菌发酵中药谷项目 助力济南打造百亿级健康产业新高地

2025-04-18 18:12:21   中华网

4月16日上午,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委员、民盟山东省委会专职副主委王睿,民盟山东省委会宣传部副部长徐济生,民盟济南市委会秘书长李少杰等领导率调研组赴济南市济阳区,实地调研晏龙国科益生菌发酵中药谷项目建设进展,深入了解生物科技赋能中医药现代化的创新实践。济阳区委统战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卢波,民盟济阳区支部委员会主任委员、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区民营经济发展局局长、区商务局局长马骁,济阳区文旅局局长王邕及民盟山东省、市、区三级组织代表共同参与,聚焦“科技+中药”跨界融合新范式,共谋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科技赋能:千年药方遇上“现代菌群革命”

当天上午11时,调研组一行抵达晏龙国科益生菌发酵中药谷项目现场。在晏龙国科(山东)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晏龙国科”)董事长晏卫的陪同下,调研组参观了沙盘展示效果规划中心,详细了解了公司的项目规划与技术突破。

作为国内首个聚焦“益生菌+中药”深度融合的产业基地,晏龙国科益生菌发酵中药谷项目分二期建设,一期工程总投资5亿元,占地2万平方米,计划建设重点实验室、办公楼、微生物和中医药博物馆、选品中心、直播基地、质量体系中心及生产楼,预计今年7月投入使用。

据晏卫介绍,项目全面投产后,预计年产益生菌冻干菌粉500吨、益生菌发酵中药1.5万吨、保健食品和特殊膳食食品3000吨,年产值有望突破30亿元。

截至目前,晏龙国科已累计申请专利30件、自主保存益生菌菌株1000余株,涉及调节肠道菌群、增强免疫等六大功能方向,是“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药食同源优选产品评价规范)标准起草单位”、2023年“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团体准(即使益生菌食品)起草单位”,并于同年荣获“中医科研成果奖”一等奖荣誉。

晏卫表示,晏龙国科的核心技术包括中药成分定向修饰技术(获2022年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益生菌-中药共发酵工艺等,技术成功将苦参、黄芪等30余味传统中药转化为高吸收率、靶向治疗的发酵制剂。

王睿在听取汇报后指出:“这种‘古方新解’模式,既传承了中医药文化精髓,又开辟了现代化转化新赛道,具有重大产业示范意义。”

技术破壁:千株菌株“对话”千年药典

尽管硬件设施尚在建设中,晏龙国科的技术储备已显露锋芒,公司创新性地提出 “重构健康未来” 、“菌群是中药的翻译官”的核心理念,利用益生菌发酵技术激活千年药食智慧,致力于打造 “现代菌群对话古方” 的独特模式,推动中药发酵走向世界。

同时,晏龙国科还积极构建数字中药 3.0 体系,融合区块链溯源种植、AI 发酵工艺与技术优化,推出 “一人一菌一方” 模式。通过益生菌发酵将苦参碱等难吸收成分转化为小分子活性物质,使传统汤药剂型升级为靶向微囊制剂。

现场,民盟历城一支部主委常虎律师从知识产权角度建议:“需提前布局菌株资源专利保护,建立中医药发酵技术标准体系。”对此,晏卫透露,晏龙国科正联合山东大学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筹建“菌药共生创新平台”,30余名博士团队已开展中药-菌群互作机制等基础研究。

未来图景:聚焦生命健康,打造全球生物技术引擎

卢波在调研现场强调,晏龙国科益生菌发酵中药谷项目不仅将创造上百个就业岗位,更将带动中药材种植基地的建设,形成“科技研发—标准化种植—精深加工”的乡村振兴产业链。

“济阳区已规划‘黄河中药谷’产业集群,晏龙国科益生菌发酵中药谷项目作为链主企业,未来将吸引包材生产、冷链物流等配套企业集聚。”马骁说。

王睿在调研总结中表示,民盟山东省委会将持续关注生物经济前沿领域。他指出:“建议将益生菌发酵中药纳入省级新旧动能转换重点项目库,推动建立‘菌药一体’行业标准,让千年中医药在科技赋能中焕发新生。”

目前,晏龙国科益生菌发酵中药谷项目一期工程核心设备已完成采购,30吨级发酵罐、冻干生产线等将于三季度进场安装。这座从混凝土框架中崛起的“菌药工厂”,正悄然书写传统医药与现代生物技术的跨界传奇。

责任编辑:kj005

相关阅读

美图推荐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