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疼痛科主任医师卢振和
人物档案
卢振和,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担任了中国医师协会疼痛分会常委,中国女医师协会疼痛分会前主委,广东省疼痛康复分会会长,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疼痛分会副会长,中国医促会红外热成像研究院副院长等众多学术职务。从医任教40多年,潜心钻研慢性疼痛诊疗25年,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并积极推广了多项疼痛诊疗理论与技术系列,包括“疼痛的责任组织是躯体感觉神经系统损伤”、“射频镇痛保护神经”、“不动腰椎间盘中央髓核”、“头痛防治颈椎病”、“红外热成像疼痛诊断规律”、“癌症须不痛”、“慢性疼痛防治靠自己”、“MRI导航无放射精准穿刺”等等。曾领导的疼痛科团队获得了“国家重点疼痛专科”,“中华医学会疼痛分会第一临床中心”,北京韩济生医学研究院“红外热成像疼痛诊断培训中心”,全国德技双馨“人民好医师”等。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获得九项国家专利、3项科研成果奖。主编了《射频镇痛治疗学》、《神经病理性疼痛学》、《三叉神经痛防治靠自己》,副主译了《脊柱介入治疗影像学》,组织编著了22册《疼痛防治百问丛书》等医学专著。
疼痛,每个人都不陌生,1997年,国际“疼痛定义”宣布疼痛是脑对组织损伤相关的不愉快情绪反映。2007年中国卫生部宣布成立“疼痛科”并指定诊疗范围是“慢性疼痛”,2017年国际疾病编码ICD-11出现了“慢性疼痛病”。世界首创的专心钻研慢性疼痛疾病诊疗的中国疼痛科医师队伍的诞生,不断创新并突破了慢性疼痛的诊疗水平,改变了国际上至今仍由各专科兼顾慢性疼痛治疗的格局,大大推动了疼痛医学的进步。卢振和医师的经历,反映了中国疼痛科医师队伍成长的缩影。
积极探索,创新理论和技术
卢振和1978年进入麻醉科工作,研究神经外科麻醉中的脑保护的。1996年开始参加了疼痛门诊,主攻方向为“神经病理痛对因诊疗”。2008年担任了广医二院疼痛科主任,作为中国较早进入疼痛专科的医学专家,潜心于临床慢性疼痛疾病的诊疗,在许多关键理论及技术上有所突破,取得了骄人成果。
早在1998年,作为麻醉科副主任的卢振和,负责管理广医二院创办的首个疼痛专科病房。随对慢性疼痛疾病的复杂性和微创技术的发展的认识,她发现个人精力有限,无法兼顾管理手术和麻醉科业务。2008年她决心舍弃心爱的“麻醉科”工作,专心做大做强中国疼痛科。在院领导支持下,建立了广东省首个三甲医院42张专科病床的疼痛科病区,2015年设计了双通道疼痛专科门诊,至今仍是国内外疼痛科医师参观学习的热点。卢主任深深体会疼痛医学的深奥性,借鉴兄弟临床医学专科建设的经验,要做好中国原创的疼痛科需要好几代人努力。她与团队医师及国内专家们不断探索并确定了疼痛诊疗的理论体系为躯体感觉神经系统,核心技术包括“药物保证睡眠、诊断躯体感觉神经损伤原因、松解神经卡压治痛因、调控神经快速镇痛”四大类。中国疼痛科团队的工作已得到全国各学科乃至国际疼痛医学界的关注,但还需急切呼吁有关部门支持新生疼痛科现仍紧缺的教学、培训、医保收费等等重要问题。
卢振和为疼痛科医师制定了“抓住主诉,保证睡眠,对因治疗,管理疼痛”的原则,不断开拓着“红外热像精准诊断、对因修复躯体感觉神经、MRI导航精准治疗、中西医结合全面康复”等疼痛科新局面。
迄今为止,卢振和与疼痛科团队的同事们乘风破浪,攻坚克难一路前行。大家以病人为中心,吸收并综合各专科治疗慢性疼痛的知识如小针刀、银质针、胶原酶等,不断引进射频镇痛、医用臭氧、脊髓刺激器、鞘内吗啡泵、红外热成像、椎体成形、椎间孔镜等先进技术。提出不做设备的奴隶,不断总结创新慢性疼痛诊疗的理论和技术系列。大家在多年的潜心研究中,因为专注躯体感觉神经系统组织的损伤,重视了对因治痛,大大突破了颈腰椎间盘突出症、头痛、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神经痛、癌痛、肩髋膝关节痛、糖尿病神经痛、脊柱源性内脏痛等等难治性疼痛的疗效,帮助了许多辗转各科各地的慢性疼痛患者。
坚持不懈,取得硕果累累
2008年,卢振和在临床中实践了多种腰椎间盘微创技术,首次在全国提倡“腰椎间盘突出症不动中央髓核”的治疗理念与技术系列,大大突破腰椎间盘疗效并保护了患者的脊柱力学,改变了十多年来以各种方式溶解、烧灼、挖空椎间盘髓核的治疗模式。联合射频镇痛技术,她改革了椎间盘突出物的钳夹、脊柱内镜下钳夹、硬膜外镜松解粘连等微创技术。提出疼痛科发展脊柱内镜技术的方向是:明视下松解神经卡压痛,得到了群众、骨科同行及院领导的认可。
2010年,卢主任与团队开始探索与改革三叉神经痛射频治疗技术,探索了预先胆碱能化预防三叉心反应、可唤醒麻醉避免治疗期间剧烈痛、三叉神经第一支痛与心脏起搏器患者射频镇痛的禁忌症等。大大突破了射频镇痛疗效,取得一次治疗有效率达96%的优良镇痛效果。2018年使用三叉神经球囊压迫技术中,提出了其可能达到推开三叉神经根压迫的对因治痛理想目的,促进了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2011年,卢主任建立癌痛的治疗技术系列,制定了家属管理的策略。建立从皮下、静脉到椎管的吗啡泵镇痛技术,用病人自控镇痛技术明显缩短了吗啡滴定的空白期,及时发现并防治镇痛用药不规范导致的药物滥用问题。还采用了致痛肿瘤体射频消融、责任神经毁损、椎体射频+氩氦刀+骨水泥等对因镇痛微创技术,有效帮助癌痛患者减少吗啡用药量,突破了难治性癌痛治疗效果,实现疼痛科的承诺:癌症须不痛。
2012年,卢振和与同事们开始倡议完善疼痛定义并在国内许多顶级疼痛专家及领导的支持下进行了多次专题讨论,在国内外杂志上发表了多篇文章。由于明确了疼痛的责任组织是躯体感觉神经系统损伤,临床医师的疼痛诊疗思路和制定治疗方案有了清晰的科学的理论支撑。专注“躯体感觉神经系统损伤”诊疗的疼痛科,将推动着世界疼痛医学的快速发展,率先成为慢性疼痛医疗的主力军。
2014年,卢振和的团队与广医二院神经内科专家联手,从头痛的躯体感觉神经系统的解剖生理及大量临床数据上,总结出原发性头痛80%以上是来自颈椎病。2015年开始建立“疼痛康复在线”公众号上的头痛调查软件,制定了“从外到内、从简单到复杂”的颈椎病治疗原则。在网络上多次宣讲头痛防治颈椎病的理念,很快在全国推广,改变了“头痛无药治”的世界难题。卢振和倡议带状疱疹神经痛应及早在病毒破坏神经的源头脊神经细胞团上消炎修复神经,减少后遗神经痛的长期痛楚及大量的医疗费用。推广了神经脉冲射频,联合应用O3水、注射PRP,以及椎管穿刺置入神经刺激电极阻断疼痛及改善脊髓上的慢性炎症。从2019年开始,她与团队的医生采用了针对疱疹区肌筋膜疤痕痛的松解及修复治疗,大大降低了国际上至今仍是难题的中枢性疼痛程度。
2019年,担任广东省康复医学会疼痛分会会长的卢振和,提出了“疼痛康复管理”理念,增加了临床医师与患者对微创治疗前后健康教育的重视。不断总结并推广着“慢性疼痛对因修复”中的绿色技术,大大减少了传统治疗中的激素封闭、毁损神经的副作用,3年来连续举办了国家继续教育项目“慢性疼痛对因康复”。
2000年,卢振和开始使用医院引进的国内第一台“脉冲射频镇痛仪”,在实践中挖掘并发挥该仪器能靠近神经避开神经施行电精准加温治疗的特长,首次创新了射频松解外周神经卡压的理念与技术。2003年,卢振和提出了“射频镇痛保护神经”的理念,赋予了国际上射频仅毁损神经传统技术的新生命。近20年来的临床实践,验证了“保护神经”治痛理念的正确性,并成为全国疼痛科治疗的基本方向。2008年她组织忙碌中的同事们,主编出版了“射频镇痛治疗学”,各地许多医院的射频镇痛仪上放着此书,许多同事们在射频治疗时按书指引着临床操作,2019年应大家要求,再修改出版了“射频镇痛治疗学第2版”。全球抗击新冠肺炎,卢振和积极在网络上给全国同事们系统地讲“射频对因治痛核心技术”云课至今30节,深受医务人员的欢迎。射频镇痛,成为了中国对因治痛的核心技术之一,国际疼痛医疗技术的亮点。
2007年卢振和开始关注并探索着新的绿色检查技术“医用红外热成像”在疼痛领域中的应用。2013年开始发现了与躯体感觉神经系统密切相关的交感神经与筋膜系统后,总结出“红外热成像疼痛诊断规律”。从客观证据上突破了疼痛仅是“症状”的困扰,攻克了此高新技术临床分析上的瓶颈。为了帮助临床快速掌握及应用好此高新技术, 卢主任从2015年就着手并坚持不懈地探索着“红外热成像疼痛分析”软件的制作。2021年她在广州组建的北京韩济生医学研究院“红外热成像疼痛诊断培训中心”,获得国家超级计算机中心支持制作红外热成像AI分析软件。她热切期望着,在全球抗击新冠肺炎中群众广泛认识了的红外热像技术,将由于我国首创的AI分析软件的诞生而带来红外热成像诊断医学大突破。
优异成果的取得,源自于长辈、老师的淳淳教导,源自于同行们的互相支持与鼓励,源自于个人对疼痛医疗事业的热爱与专注。有志者事竟成,不忘初心,方能坚持不懈的追逐梦想—建立强大的中国疼痛科。卢振和与全国疼痛科同事们,在中国疼痛科快速发展的艰辛征程上奋蹄疾走。展望未来,靠年轻人继续冲刺,我们相信只要专注、坚持,中国疼痛科必将很快崛立在世界疼痛医学的高峰。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文章投诉热线:156 0057 2229 投诉邮箱:291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