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见数字山河”项目成果发布,创新中国传统器乐的保护形式

来源:财讯网 2023-02-16 09:12:45
A+ A-

为响应文旅部《“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中提到的“互联网+中华文明”行动,实施中华全媒体传播计划,中国艺术研究院和腾讯互娱联合发起“听见数字山河”中国传统器乐数字化保护项目(以下简称“传统器乐数字化”项目)。

项目基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的学术积淀和腾讯互娱的技术力量,在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专家的具体指导下,在腾讯游戏NExT Studios的音频团队支持下,和在线音乐首席合作伙伴QQ音乐、媒体合作伙伴腾讯新闻的内容能力,对民族乐器和珍贵乐音进行数字化保存和活化。

这些穿越千年的声音和音乐记忆,在数字世界重生,拥有了打破时空限制的力量,引导当代国人去听见历史的旋律,听见“民族的声音”。

听见数字山河,焕活民族的声音

如今,诸多传统音乐遇到传承的困难,不少珍贵的乐种、乐谱因为缺少系统保护而消逝,保护工作迫在眉睫。

项目第一期重点围绕编钟、古琴展开探索。其中,对曾侯乙编钟复制件的音色采样,是我国首次对该编钟进行系统化、全方位、高精细度的音源采集。在湖北省博物馆的和湖北省博编钟乐团的支持下, NExT Studios音频团队制作了完整的编钟音源,包括64个钟体正击和侧击位,总计613条有效单音音源。在非遗古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林晨的指导下,对于古琴音色的采样取得阶段性成果,目前已试录入49种常用指法技法,产出2996条音源。

立足于活化传统,以传统器乐数字化为目的的音色采样对于本项目而言只是开始。传统器乐的活化不仅需要贴近大众,扎根社会,也需要立足于学术,根植于传统。为此,“传统器乐数字化”项目研发了“传统器乐数字化”微信小程序以展示乐器、乐音、乐谱等专业知识。

与此同时,“传统器乐数字化”项目根据古琴减字谱以指法为核心的特点,尝试将谱字对应音高进行切片化呈现,并通过“传统器乐数字化”小程序触达用户,为普及古琴记写方式、了解记写理路提供了新的模式,具有重要的学术指导意义。

此外,为了让古乐更好的走进日常,QQ音乐与腾讯游戏联合出品“古乐疗愈”专辑,携手国乐大师冯满天、上海音乐学院秦毅教授、跨界音乐家朱序芝、青年钢琴家常乐等4位QQ音乐品质音乐家,对古乐音源进行多元风格的跨界创作。

中国传统器乐数字化,共情民族器乐的语言表达

中国传统音乐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表现形式,在千百年的传承过程中,与人民的生产生活紧密相关,蕴含着深厚的民族情感。

近代以来,随着中华民族对传统文化的不断反思,其精神内涵与文化价值在现代社会被重新认知,成为民族凝聚力的核心所在。其中,传统音乐作为直接反映人民内心情感的艺术形式,在传承和发展的过程中,在外来和新兴艺术形式的挑战下,依然保持着富有民族特色的艺术特征。

中国艺术研究院自建院以来,一直将研究与保护传统文化艺术视作首要责任,经过几代学者的持续努力,为挖掘传统艺术、弘扬民族精神做出巨大贡献。面对数字信息时代的到来,中国艺术研究院在保护传承和弘扬创新之间勇于探索,与腾讯互娱展开合作,借助数字技术与新媒体平台,寻找既贴近新时代年轻人审美倾向与认知特性,又符合传统艺术内涵价值与发展规律的传播形式。

本次合作以传统器乐文化为切入点,选取了寄托文人群体情感的古琴和国之重器——青铜编钟为代表,从不同角度展现其艺术魅力与文化内涵。并在此基础上逐步拓展传统音乐的相关内容,建立起具有学术高度和应用价值的数字化资源库。

沉寂于乐谱中的数千首古琴曲现今常被奏者不及十一;象征着国权威仪的编钟,当下也多起着符号化的象征意义。依托腾讯互娱的技术手段和传播平台,希冀这项工作成为保护与传承传统音乐的有益探索,并转化为“文化+科技”的有效手段,赋能传统音乐实现具有当代特色文化使命。

技术助力文化传承,在数字世界奏响民族的声音

作为世界上已发现的最雄伟、最庞大的乐器,曾侯乙编钟宽广的音域、复杂繁多的音色,以及“一钟双音”的特点,给数字还原提出了一连串难题。在对曾侯乙编钟复制件的采样、还原和传播的过程中,现代声学技术展现出了独特的作用。

基于腾讯互娱在音乐的采集、录制的经验,NExT Studios音频团队首次采用多制式、多距离的现场同期录音(Filed Recording)方式,对64件编钟进行了尽可能接近客观的数字采样,力图重现2400年前观众的适宜聆听距离和感受。

在对于音色的还原和重建阶段,技术团队结合游戏音频设计思路以及游戏技术,多维度、全面地重建了曾侯乙编钟复制件丰富的音色体系,以高标准、高品质、高还原的“三高标准”,填补了曾侯乙编钟复制件数字采样和数字还原的诸多空白。

为了触达更广泛的用户,曾侯乙编钟复制件的数字音源还被植入到“传统器乐数字化”小程序中,在其中的「奏」板块,用户可以亲自“敲响”曾侯乙编钟复制件。

在保证专业性的同时,小程序还以互动游戏的方式,在古乐文化与年轻用户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其中“曲中境”板块和游戏《曲中剑》合作,参考横版音乐游戏的操作模式和激励机制,构建出一个古色古香的音乐世界,用户将操纵人物弹奏由《天涯明月刀》基于曾侯乙编钟复制件音源创作的音乐作品《龙池宴乐》,沉浸式感受古乐的魅力。

关于曾侯乙编钟复制件采录的更多故事,也由腾讯新闻和腾讯互娱联合出品了纪录片《古今共此声》,观众可以了解到代表上古时代人类音乐成就的突出代表——曾侯乙编钟的故事及其承载的文化内涵。

践行“科技+文化”战略,持续探索数字文保新路径

“中国传统器乐数字化保护”项目对国宝级级乐器个体特征的数字化还原和应用,让珍贵的乐器跳出冰冷的展柜,变得可看、可听、可玩。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快速凝聚用户、凝聚人群关注和兴趣、传播古乐文化的超级数字场景。

当下,数字技术正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领域发挥越来越大的功能和价值。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到“十四五”时期末,基本建成文化数字化基础设施和服务平台,形成线上线下融合互动、立体覆盖的文化服务供给体系。

诸如中国传统器乐数字化保护项目的创新尝试,或将帮助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力构建,让民族的声音得以延续、传承,在数字世界“活态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年轻受众更加直观地见其形、听其音、感其情、明其意,耳濡目染中国文化之美,达成深层次的文化认同。

在宏观政策的指引下,以腾讯为代表的国内互联网公司也将积极参与文化遗产保护,通过数字技术进行了诸多有益的数字文保探索。相信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将有更多的年轻人主动接棒非遗,更好地锻造能够“走向世界”的中国文化符号。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6 0057 2229  投诉邮箱:29132 36@qq.com

相关新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