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机构Global Industry Analysts(GIA) 公司日前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2021年全球部署的漂浮式光伏装机容量为1.6GW,预计到2026年将增长到4.8GW。
漂浮式光伏系统是安装在漂浮在水体(通常是湖泊或水库)的光伏系统,其嵌入式光伏跟踪器跟随阳光的移动设置光伏电池面板的角度,以增加阳光照射时间,并提高漂浮式光伏系统的发电效率。
这份名为“漂浮式光伏全球市场轨迹与分析”的报告,反映了漂浮式光伏市场在新冠疫情发生之后发生重大转变的机遇和挑战。
报告称,全球漂浮式光伏市场预计将在未来几年实现显著增长。2021年部署的漂浮式光伏装机容量为1.6GW,预计到2026年将达到4.8GW,在此期间的复合年增长率(CAGR)为33.7%。亚太地区如今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漂浮光伏区域市场,2020年占全球市场的62.2%。该市场在2021年部署的装机容量为771.6MW,预计到2026年将达到2.7GW。
预计中国将成为增长最快的区域市场,在此期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59.4%。在有利于健康增长的各种因素的支持下,预计这一市场将稳步发展成为全球主要的漂浮光伏区域市场。
一、发展背景
政策支持:得益于政策支持,光伏产业迈入“黄金时代”
光伏行业是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近年来,国家从能源发展规划、光伏产业链发展、乡村清洁能源建设、电力交易等多方面出台一系列支持政策,助力光伏产业迈入“黄金时代”。2022年6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规划锚定碳达峰、碳中和与2035年远景目标,按照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20%左右任务要求,大力推动可再生能源发电开发利用,积极扩大可再生能源非电利用规模。为避免产业链恶性竞争,三部门发布《关于促进光伏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发展的通知》,优化产业区域布局,规范市场秩序,引导各类资本根据双碳目标合理参与光伏产业。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发布,提出巩固光伏扶贫工程成效,在有条件的脱贫地区发展光伏产业,推进农村光伏、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建设。这些支持政策的提出,引导光伏行业向积极、规范的方向发展,同时也为光伏设备产业提供了发展风向标。
产业链结构:产业化进程逐步加快,产业链生态逐渐形成
当前,我国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光伏设备产业链。产业链上游为钢材、铝材、橡胶、塑料、电线电缆等机械设备制造原材料;中游为光伏设备生产供应环节;下游应用于硅料、硅片、电池、组件等产品生产环节,最终应用于光伏发电领域。
市场规模:我国光伏设备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行业前景广阔
当前,我国正加速调整国内能源结构,得益于国家政策引导,并借助国内丰富的半导体制造技术基础,光伏行业正在进入加速发展阶段。随着终端市场光伏装机需求持续增长,带动光伏行业内硅片厂商、太阳能电池厂商等对相关加工制造设备需求的增长,拉动国内光伏设备行业持续发展,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根据CPIA数据,2018年中国光伏设备行业市场规模为220亿元,预计到2023年市场规模将达到5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7.8%。
二、国内行业竞争格局
国内市场主要漂浮光伏电站设备第一梯队生产商包括诺斯曼能源、阳光电源、江西百通能源等技术领先、市场占有率高、品牌影响力强的企业,按漂浮光伏细分领域及龙头企业公开数据,2022、2023年国内前三大厂商占有超过75%的市场份额,其中诺斯曼能源连续两年市场占有率第一。
三、发展趋势与展望
海外需求兴起,设备出海成为趋势
全球转向新能源的脚步是坚定的,光伏作为绿色能源的主角,成为全球能源转型的重要动能。依托国内强大的制造能力,光伏设备出海成为必然。自2022年以来,受地缘冲突影响,以石油为代表的化石能源贸易受到很大制约,海外绿色能源需求大幅增长,推动我国光伏产品出口量价齐升、再创新高,成为外贸一大亮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数据,2022年光伏产品出口同比增长80.5%,创历史新高。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两三年内,大国博弈、气候变化等因素对于整个光伏产业链供应链的影响还将持续,受益于完整的产业供应链优势、上下游联动效应和产能产量优势,我国光伏设备出口有望持续取得亮眼成绩。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文章投诉热线:182 3641 3660 投诉邮箱:7983347 1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