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这一重大部署关乎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关乎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题中应有之义。构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切实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关键作用,是落实这一重大部署的关键环节。
一、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重大意义
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在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下,将大中小学的思政课程有机衔接,形成教育合力。这不仅能帮助学生系统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能通过不同学段的有序组织,形成育人合力,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同时,一体化建设也顺应了新时代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实施路径
1. 育人共同体建设
加强育人共同体的政治站位,提高思政课教师的政治素养,确保他们能够引导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同时,建立健全教师人才交流机制,促进不同学段教师的经验分享和优势互补。
2. 课程共同体构建
打造特色思政课程群,将党的创新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全面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通过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加强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结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 资源共同体整合
充分利用各类育人资源,通过打造区域资源综合应用带,有效整合区域内的各类教学资源。同时,加强校内外联动项目和集群式德育项目,推进教育实践活动课程建设,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实践平台。
4. 制度共同体保障
发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引导作用,加强共同体共建共享的顶层设计和制度保障。建立面向相关地区思政课教师的跨学科、跨学段以及跨校区、跨学区的协同联动机制,确保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顺利实施。
三、乡土教材在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的作用
乡土教材作为思政课的重要补充,其教学实践能够帮助学生认识家乡的历史与现状,理解家乡发展的优势与需要。以浙江教育出版社即将出版的《钱塘印记》为例,该书围绕历史上的浙江钱塘、钱塘围垦精神、钱塘日新月异的发展、钱塘文化遗产和传统技艺以及沙地英雄人物展开,帮助青少年认识家乡,了解乡土文化,带领学生追寻“钱塘”这一有着两千余年历史的称谓所具有的深刻内涵。钱塘百姓、官员抗击潮灾、围垦造陆的不懈努力,铸就了一道道守护人民的坚固海塘,其坚忍不拔、担当奉献的精神内涵,具有跨越时代的影响力,至今仍有借鉴价值,对推动大中小学开展思政课一体化实践探索,增强青少年学生“四个自信”具有重要意义。书中的“钱塘拓展营”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综合实践活动,帮助乡土教材教学走出学校,走近钱塘区的方方面面,把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相结合,推动学生更好了解乡情、国情、民情,坚定理想信念,切实增强了思政课的针对性、有效性。
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通过加强育人共同体、课程共同体、资源共同体和制度共同体的建设,可以有效提升思政课的育人成效,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国家的繁荣富强提供有力支撑。同时,充分利用乡土教材等教育资源,进一步丰富思政课教学内容和方法,让思政课成为立德树人的重要阵地。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不断探索新的教育理念和模式,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更大贡献。
浙江省委党校2024春季第一期中青一班学员 程明达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文章投诉热线:182 3641 3660 投诉邮箱:7983347 1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