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暑期社会实践:知行乡愿,科技筑梦

来源:看点时报 2024-07-17 15:39:46
A+ A-

思想引领发展,科技助力未来。随着人工智能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对普通大众,尤其是儿童,进行科技普及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为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拓宽他们的知识视野,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发展,培养未来科技人才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长江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团委于2024年7月8日在东校区12教举办了以“思想启迪智慧 科技成就梦想”为主题的科创与国学教育活动。

通过互动与实践,激发了孩子们对科技的兴趣和理解。在此次实践活动中,长江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的研究生和本科生结合学科优势,通过开展人工智能技术科普、儿童创意编程、趣味科学实验,展示智能小车、无人机等竞赛作品,促进社区中小学生对人工智能的了解和认知;通过音乐、绘画等形式开展古诗词、经典古文、人文典故、基本常识的教学,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图为愿益团队成员给小朋友们介绍活动流程/金雨萱供图

图为愿益团队合影/寇章钰供图

活动中,愿益团队引导组成员将学生分配到不同的小组中去,带领着自己的小组的小朋友们分别去到科技展,量子物理实验室,AI编程体验馆,国学教育讲堂体验科技和国学的魅力。

图为愿益志愿服务团队成员教授小朋友们创意编程。/金雨萱供图

AI科技助力思想启蒙为了将来能够更好地在智能社会生存与发展,迎接人工智能时代的挑战做好准备,进一步增强了孩子们利用智能技术服务人类的责任感。“愿益”社会实践团队的研究生们邀请业内专家就人工智能的概念、应用、未来发展趋势进行讲解,并分享人工智能在社会和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对未来的预测和展望。此外,“愿益”社会实践团队的研究生们带领小朋友们亲身参与工智能的尝试。团队成员通过模块化编程软件,让中小学生们学如何利用编程语言来创造游戏的魔法世界,介绍编程的基础知识,包括程序指令、循环、分支和变量等概念,引导学生了解Scratch等块编程软件,并鼓励他们尝试编写简单的程序,让他们在Scratch等块编程软件上绘制宝贝的图像,并编写程序使宝贝能够移动、旋转、发出声音等。

图为孩子亲自动手参与体验编程游戏/李心怡供图

在科技展里,愿益团队本科生实践队选择以科普小游戏为切入点,向中小学生展示电子信息学院学生的课程设计作品,帮助他们了解科技文化知识,并激发他们对科学技术的兴趣。除了理论知识外,团队开展了科技小课堂活动--“盐水发电”、“柠檬电池”、“动力气流”等诸多模块,并配有有专门的志愿者进行演示,向他们讲解其中的实验原理,然后在志愿者的监护下,让小朋友也可以尝试这样的小实验。让孩子们亲自参与一些简单的应用实验,从而增强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将所学知识与实际应用联系起来。

图为愿益团队成员给孩子演示多功能小车/李心怡供图

图为愿益志愿服务团队成员带领小朋友们做趣味科技实验—海底火山。/金雨萱供图

量子计算科普展厅里,通过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格物穷理”科普团队的宣讲,小朋友们可以学到很多量子小知识,从量子通信、量子计算到量子精密测量,一系列的体验让你亲身感受到了量子领域的神秘。

图为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格物穷理”科普团与小朋友们的合影。/李心怡供图

在国学教育中,以传统文化为主线,涵盖阅读、艺术和游戏,以艺术(绘画、舞蹈和音乐)为切入点,将大语文、大思政融入传统文化教育中,制作素质国学课程,通过视频作品制作和实践应用将线上线下相结合起来,为小朋友们提供审美教育,提高其审美能力,促进儿童全面发展,为“兴农”和“兴文”提供助力。宣讲国画,人文典故等采用寓教于乐的方式。在玩中学,学中玩,体悟古诗词中的传统文化。此外,还可以通过亲子互动,小朋友和家长一同完成涂鸦作品,在创作中领悟中华传统美学的同时促进了亲子关系的进步。

图为小朋友和家长一起创作水彩画 /金雨萱供图

通过生动的演示、互动的讲解和实际操作,帮助儿童们初步了解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应用场景以及对日常生活的影响。与此同时激发了孩子们对科技的兴趣,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和科技素养,为未来的科技发展培养更多有志向的年轻人才。以后,“愿益”社会实践团队将深耕人工智能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道路,通过完善宣讲模式、创新游戏模式,引导中小学生们在丰富多彩的科技文化教育之下播下了一颗颗启蒙的种子。(李心怡 杨丽臻)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82 3641 3660  投诉邮箱:7983347 16@qq.com

相关新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