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几千年的茶文化发展史同时也是一部茶器的演变史。在中国茶文化浩如烟海的长河里,建盏是茶器中令人仰止的高峰,它以朴实的材质、简洁的线条、幻化的斑彩,将自然之美展示得淋漓尽致。建盏对周边各国影响十分广泛,其中,“曜变天目”、“油滴建盏”等南宋旷世珍品被日本视为国宝级文物,享誉四方。
2011年5月23日,建窑建盏烧制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据相关史料记载,建盏创烧于五代末,在两宋时达到鼎盛,自元代初期开始逐渐衰落。由于建盏已经达到中国黑釉瓷烧制的顶峰,代表着中国黑釉瓷烧制的最高成就,复烧建盏意义重大。
在建阳瓷厂工作的黎韵华老师还清楚的记得,1979年她被选入复烧建盏小组时,大家一筹莫展的样子。 这个整整失传八百年的技艺,那么怎么去恢复它,无从着手。查了建阳的所有历史档案,找不到我们建窑的遗迹,建窑的遗址资料没有。最后查到建瓯建州的县志,才发现建瓯建州宋代有一个建窑兔毫盏。但是它所有的怎么样烧制技艺,已经全部失传,根本没有遗留下来一点儿蛛丝马迹。”
1979年的时候,为了恢复建窑建盏烧制技艺,特意从福建省轻工业研究所、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水吉镇的建阳瓷厂抽专人,组建建窑宋瓷建盏兔毫釉恢复科研小组,黎韵华就是在那个时候,成为科研小组成员的。
经过大家一年多的努力,褐色的兔毫盏复烧实验成功。但是因为当时没有销路,科研经费有限,科研小组以及陶瓷厂很快解散。但黎韵华知道建盏复烧成果来之不易,不甘心就这样放弃建盏,经过自己坚持不懈的探索,不仅能烧出精美的兔毫盏,也能烧其它斑纹的建盏,时至今日,近四十年来始终在建盏研发的道路上。
建盏复烧的难度不在于器型,而在于烧制温度的精准与窑内气氛的把控,还有坯、釉的配方成分。虽然当年的科研小组,已经试烧成功了褐色兔毫,但要把实验室中的产品,变成可批量生产的商品,还是有很大距离的。其中胎釉的配方要相当稳定,为了找到合适的釉料,黎韵华老师还清楚地记得当年苦苦寻觅的情景:
“胎土在我们水吉,我们可以找得到,但是釉料在水吉是找不到的。我们曾经试验了几千个,上千个配,几千个配方,用水吉的土来配置釉。但是偶尔会出现斑纹,但是大部分是失败的,因为它是不成熟的,是不能用的配方。我们都希望用水吉的土,就是原产地的东西,但是我们低估了宋人的聪明。她不在水吉取釉,而是在水吉以外的地方取釉。所以我们花了很大的时间跟代价,去寻找这个釉料,才找到这个釉。”
建盏的胚底材料是采用一些氧化铁含量5%-6%,有些甚至高达8%左右的有色粘土配制而成。这些天然原料,塑性差、收缩大、耐火度也不高。用这种泥料拉胚成型的茶盏,在干燥阶段就很容易变形或者是开裂,何况还需要放进1200——1300多度的高温中烧成,因此成品率极低。而建盏的特征是厚胎厚釉,厚胎的特点更加大了胚体的收缩性。而厚釉的特点,不仅容易在干燥阶段,因收缩性大导致釉层开裂,烧制过程中也会经常出现缩釉、脱釉以及粘底的现象。
建盏的魅力在于没有任何一只盏,纹理是完全相同的,同一个窑里出来的花色各异。这也是人们嘴里常说的一窑百色,不同位置烧出来的东西是不一样的。除此之外,窑内气氛也很关键,而这种气氛的形成取决于所用的燃料。
以前烧的都是用松柴,为什么呢?因为松柴的燃烧值高,特别是它的火焰更长,所以燃烧时间比较长,它的火焰的效果会更好。所以宋代的时候都是用油柴用松柴。可遇不可求的曜变,在八百多年前,该就是在油柴、松柴的火焰中诞生的,可因其是偶然生成,所以对于古今中外的陶艺家们来讲,摸索出自然烧成曜变的规律,仍然是不懈追寻的梦想。
如今随着人们的不断追求与创新,这种在古代已达到黑釉烧制巅峰的瓷器,在现代建盏技艺匠人们的手中再次绽放,接过这传承千年的建盏烧制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