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经常听到很多人会抱怨说自己在社会摸爬滚打吃了很多苦,会本能的觉得吃苦就是干重体力活,任劳任怨暗无天日。吃苦后为什么没得到想要的结果,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我认为吃苦并不只是身体上的劳筋动骨,不成功的人可能也只是没有体会真正的苦。
学习与思考是人们在获取知识过程中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思维活动,只有将二者正确地结合起来,才算真正的“学而思之”。学习是个漫长的过程,知识不会一蹴而就,这也意味着“学而思之”会伴随一生,要想从枯燥乏味的书籍中汲取精华,就要吃冥思苦想的苦。古今中外,凡有大学问者,无一不是博览群书、思括寰宇,吃过的苦可想而知。人非生而知之孰能无惑,惑而不思、不学,这只会坐井观天徒增烦恼。学海无涯苦作舟,只有不断学习前人知识、集思广益,吃得了脑力的苦,才能有所发现,有所成就。
在如今的社会,如果我们随心所欲、时常放纵,自以为这样才能过的“自由”,那么我们将会越来越趋于平凡,丧失上进心。所谓自由,并不是随心所欲,而是控制本心,不为杂欲所困扰。
物理上有条著名定律为熵增定律,科学家认为熵是不可逆的,事物的混乱程度只会越来越大,比如自律会比松散痛苦,坚持总比放弃要困难,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人的作息和学习不规律,朝令夕改的原因,因为顺从熵增会非常容易,相对于此,自律就是逆着熵增,这个过程如逆水行舟,只有心无旁骛,忍耐自律的人才能坚持下去,变得越来越优秀。
如今的时代,街外灯红酒绿、物欲横流,吸引人因素太多,人会难以静下心,逐渐变得没有耐心,做事浮躁朝三暮四,学而不就主要是耐不住寂寞不能专心致志。学海无涯,孤独是一种常态,谁都无法避免。孤独会让人精神饱受折磨,寂寞让心智不坚的人变得急躁,要想坐怀不乱就需要有铭记不忘的初心、忍受孤独的决心和胸有成竹的信心。凡成功之人,一定经历过踽踽独行。吃得了孤独的苦,是一个人成长中心智成熟的体现。
著名相声艺术家郭德纲说过一句话,很多人不成功的原因主要是太尊重自己了,我深以为然。莘莘学子,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能为解惑放下自尊,本身就是值得尊敬的举动。自古有李太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陶渊明“不为五斗米而折腰”,不置可否。大丈夫能屈能伸,韩信无“胯下之辱”何以成为左右楚汉战争,陆逊面对底下将领们的质疑“忍辱负重”,最终火烧连营七百里,蜀国自此一蹶不振白帝托孤。适当摒弃自己高贵姿态,才会赢得更多人的掌声和尊重。
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行拂乱其所为。“苦心志”要比“劳筋骨”更能考验人。人很聪明,从来就没有自讨苦吃,舍得吃苦的人都是为了“增益其所不能”。习惯了冥思苦想的折磨,面对大千世界诱惑能坚守本心,寂寞深夜仍能独钓寒江忍受孤独,面临窘境时也会摧眉折腰放低姿态,这叫能吃苦,愿所有经历这些苦楚的人,都能苦尽甘来!(杨延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