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当得知要代表中冶集团到新疆昌吉市团委挂职对口援疆时,孙明哲坦言内心的些许不安与焦虑,就是家庭的牵绊。那个时候,他的孩子刚上小学二年级,年迈的父母也需要照料。他不忍心在至亲需要的时候离家而去,更不忍心让相濡以沫的妻子一人扛起这些重担。然而,妻子的善解人意打消了他的顾虑,“人生每次机会都应该珍惜,我希望你的一生不仅有我们,还应该更加独特、深刻和丰富。我们都希望你能在新疆实现自己的价值、作出应有的贡献。放心吧,家里有我。”
对于刚到新疆昌吉的孙明哲而言。一切都是陌生的:陌生的气候环境,陌生的同事面孔,陌生的语言文字,陌生的人文风俗。在人职昌吉市团委的见面会上,一张张灿烂的笑脸和一声声热情为问候,顷刻在他的大心注人了亲切和感动;正是这些温暖的力量。一下子打消了他心中的惆怅和不安。
这一程虽是山水相逢,但他能感受到新疆的热情。所以也下定决心,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这里的脱贫攻坚事业作出贡献。
扶贫,对于当时从建筑施工企业出身的孙明哲来说,是一个全新而又陌生的工作领域。他心里很清楚,帮助少数民族地区贫困群众过上更好的生活。就能让自己感到骄傲与快乐,即使面临再多艰难困苦都是值得的。
坚守着这样的信念,孙明哲开启了扶贫攻坚之路。每当空闲下来,他就走村人户挨个贫困户摸底。刚开始时,由于环境的陌生和语言沟通的障碍,走访交流困难重重。“如何才能更好地融人当地群众”,成为那段日间困扰他的最大问题。
直到有一次,从学生讨论未来大学生活中,他终于找到了答案。当时,在和村里年青学生的交流中,他发现听到最多的便是清华大学,但他们普遍只知道学校的名字,不知道学校的模样。于是,孙明哲拿起手机,上网找到清华大学的校门、新雅书院的建筑给他们看。今他诧异的是,平常与他疏远年青学生们,此刻都主动凑近到自己的身旁,日不转睛盯着手机屏幕看,原来,由于贫困的影响,这些年轻孩子们平常很少机会能上网,故而网络上的新奇事物,就像是为他们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一样,让每个人的脸上焕发出久违的兴奋与憧憬,干是,“网上冲浪”成为孙明哲和当地群众关系破冰的关键词。他带着“上网需求”的问题走访当地贫困户,这个话题仿佛打开了他们的话匣子,让孙明哲这个“外地汉人”有机会更加深人走近他们的生活,也让他深刻地明白,扶贫不仅是物质生活的范畴,文化上的帮扶更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在找准他们的需求点之后,孙明哲带领同事们走访当地电信运营商。协同运营商代表逐个村子进行实地考察,明确需求方案并研究解决办法。每到一个村子,当地的群众便热情地充当领路人。一路介绍村子人口的分布情况,到自己家门时热情邀请他们进屋做客。不到2个月的时间。互联网入户工作进展十分顺利,14个村子都铺设了网线,配备了路由器,3000多名贫困人口终圆“上网梦”。
最让孙明哲感到欣喜的是,在1个月后的元日庆祝活动中,涌现出许多新奇有趣的节日,村子里的团支部书记拉住孙明暂的手,充满感激地说道:“多亏了你们,让大家都能上网,你看到的这些节目,都是他们在'网上冲浪’学来的……”
看着台上的群众又唱又跳,脸上都洋满着幸福的笑容时,孙明折心里美滋滋的,充满了自豪感和成就感。最美的青春就这样在扶贫之路上开始绽放。(杨延波)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