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纪学,临沂市兰陵县大仲村烟站一名“80后”评级员,2006年参加工作,在基层岗位上一干就是16年,不仅成为了烟站工作骨干,还收获了好几个“身份”。在烟农的眼中,他是技术精湛的“王老师”;在同事的口中,他是勇于创新的“王专家”;在群众的心中,他是爱管闲事的“王大哥”。这些“身份”都是怎么得来的,我们一起来看看这背后的故事。
烟农眼中技术精湛的“王老师”
“大家好,今天由我主来要讲解一下当前上部烟叶分级的知识。首先给大家讲讲我们在上部烟叶分级时应该掌握的技术要点和需要注意的问题,随后大家也可以互相提问,我们一起共同学习。”讲解人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上部烟叶相比中下部烟叶,厚度较厚、色度比较深,大家在分级时一定要将混部的挑拣出来……”这是10月15日兰陵县局(分公司)大仲村烟站的宣讲组主讲王纪学,对辖区烟农、专业化分级人员进行上部烟叶专业化分级培训的现场。
“王老师讲课就是不一样,想我当年上学的时候上课就没好好听过课,但我一听咱们王老师讲课就上瘾,要当年有现在学习的积极性,肯定能考上清华大学了。”大仲村烟农孟凡刚风趣地说。
“王老师”的称呼要从王纪学大学专业说起,师范学院小学教育专业的他,毕业后又自考了“教师资格证”。进入烟站工作岗位后,大仲村烟站负责人吴峰利用他的这个“优势”,成立了一个由王纪学任主讲的“宣讲团”,向辖区烟农讲授从大棚育苗到起垄施肥及大田移栽、大田管理、采收烘烤,一直到现在的烟叶分级技术知识,每期的内容都实实在在,每期的效果都立竿见影,深受烟农们的喜爱与好评,就这样“王老师”的称号随之传播开来。
“真没想到在咱烟叶工作战线上还能发挥‘老师’的作用,现在我终于也圆了我的‘教师梦’”,我一直会努力下去,争取把我的‘课堂’越办越好。”王纪学对于重拾他的“老本行”感到非常热衷与骄傲。
同事口中勇于创新的“王专家”
“烟站创新哪家强,仲村烟站找‘老王’”。在兰陵县局(分公司),只要提起基层烟站的科技创新,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大仲村烟站的王纪学。
从烟叶生产一线成长起来的他,从事过保管员、生产技术员、评级员等多个工作岗位,熟谙烟叶生产各个环节技术实操,不管在哪个工作岗位,总是喜欢捣鼓一些小实用工具、一些小创新办法来提高工作效率。
“你可别小看这个回潮加湿器,不仅减少了购买成本,更解决了我们在拣烟过程中烟叶干燥、易碎难拣、分级后难成包的难题”,大仲村烟站烟农董存玉对王纪学发明的简易回潮机赞不绝口,“我们村的好几户烟农都用上了这个回潮机呢!”
除了回潮机,王纪学还自己研制了变距式移栽定株器、简易拔秆机,参与了悬空水培育苗、“烤烟+油菜”一年两季、“上部烟带茎采烤”等课题攻关。2022年,王纪学更是成为了兰陵县局(分公司)烟叶创新工作专班的一名成员,主要负责大仲村烟站辖区创新课题提报、立项、实施等工作,并带头成立了大仲村烟站“悟中生有”创新工作室。
“在日常工作中,只要用心,加上勤动脑、多动手,就能发现很多实用小创新,用这些小创新为烟农降本增效,增加烟农经济效益,我觉得是一件很充实和有意义的事情。”王纪学说。
群众心中爱管闲事的“王大哥”
在兰陵县,有一个“猛虎”公益救援队,王纪学就是猛虎救援队大仲村辖区的一员。因为在救援队中,王纪学年纪偏大,大家都喜欢称呼他“王大哥”。
在大仲村辖区,大部分的烟农和周围群众,都有王纪学的微信和电话号码,只要提起王纪学,都知道他爱管闲事的“精神头”。烟农的车打不着火,给他打电话,他二话不说就去管;有烟农遇到生产技术难题,不管是不是他负责的线路,给他说一声,他也要管;在上班路上看见谁遇到困难,他更要管。
2022年8月27日,在大仲村烟站办公室,有个小女孩和家长送来一封感谢信,经询问大家才知道,王纪学在高考期间又管了一件“闲事”。 高考第一天一大早,王纪学去烟站上班在大仲村镇十字路口等红绿灯的间隙捡到了一个装有笔、尺、准考证文件袋,一看是一名高考生丢失的。为了不让考生着急,他及时通知县城猛虎队员赶往准考证上的考试地点寻找丢失的考生,自己不顾上班迟到,连忙返回县城将准考证及时交到考生手中。现在小女孩考上大学了,在去上学的前夕特意来感谢捡到准考证的王纪学。
诸如此类的事件在王纪学看来都是不足挂齿的小事。他就是这样,随时随地将“管闲事”化作为周边群众服务的落脚点,在最平凡的工作中,做着最温暖他人的事情。
“也有人对我说,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干好自己的工作就行,管这么多闲事干嘛!但我已经习惯了,看见有事不管,心里过不去这个坎,尽我自己力所能及带给大家方便,我感到非常充实,我会继续把公益服务做下去,更会带领身边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公益服务队。”朴实的话语,朴素的想法,王纪学对自己未来的想法充满了信心。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