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水虻幼虫在养殖柜内经过7天之后,它们能吃掉比自己重20万倍的厨余垃圾,变成了可用作饲料的高蛋白虫体,产生的虫粪经过堆肥后又是一种优质的土壤调节物。通过黑水虻不仅能很好地处理高油高盐的中国厨余垃圾,还能大量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在国家相关部门的指导下,作为本次沙姆沙伊赫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中国角的协办方,万科公益基金会将自己跨界创新,通过上述生物式处理厨余垃圾方式探索实践协助社区减碳的案例,在“社区日”主题边会上进行了分享,得到各界嘉宾的多方赞赏。
图片说明:沙姆沙伊赫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举行期间,中国角人头攒动。图为到访者正在中国角观看介绍深圳盐田区绿色发展的宣传视频。(万科公益基金会供图)
跨界创新,成为万科公益基金会日常工作的关键词。基金会总部所在的深圳大梅沙社区,是深圳市首批近零碳排放社区试点。基金会依据社区中不同空间中人群的流动特征将社区解构成不同的场景,分别实施不同方案推动各方共建近零碳社区。在学校场景中,基金会协助学生进行减碳实践;在公共空间中,基金会建立活跃的大梅沙碳中和社区社群。基金会还实施了社区植物、海洋生物和文化等多样性调研,保护社区环境。
跨界创新,更成为万科公益基金会长期协同联动社会各界,共同推进绿色发展理念的抓手。基金会携手故宫博物院发起“故宫零废弃”项目,通过GPS记录游客游览线路等数据来升级优化垃圾桶的位置、倡导游客减少使用一次性物品等鼓励游客绿色游览方式,大幅减少废弃物降低碳排放;基金会携手西藏自治区林业厅,通过开发数字化巡护系统等方式在科学研究、社区保护、公众宣教和人才培养方面系统推进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雪豹保护计划”。
图片说明:万科集团创始人、大道应对气候变化促进中心创始人、万科公益基金会理事长王石,在沙姆沙伊赫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的中国角主题边会中致辞。
在本次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万科公益基金会更是跨界连连,创新不断。在大会的中国角,基金会在自身牵头主办“社区日”主题边会之余,支持大道应对气候变化促进中心(C Team)和多家企业、研究机构、行业协会、公益组织共同主办“企业日”主题边会。特别是在万科公益基金会的支持下,由大道应对气候变化促进中心和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联合编撰的《2022企业气候行动案例集》在本次大会上发布,向世界讲述了中国企业践行国家双碳战略推动绿色发展的生动故事。
在万科公益基金会的协助下,中国民间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等机构联合在中国角举办 “世界运河气候日”主题边会,发布“运河深潜”全球赛艇穿越行动的丰硕成果,呼吁以运河文化为媒加强中外民间交流;在万科公益基金会的支持下,C Team还和农民种子网络、联合国环境署国际生态系统管理伙伴计划、西安市乡村发展公益基金会联合举办专题边会,讨论气候变化给农业带来的威胁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下的生物多样性问题。在万科公益基金会的资助下,七位家政大姐建立的“靓阿姨”社区经济环保小组制作的环保皂液和手工皂,也来到了沙姆沙伊赫,在本届大会专门设置的“性别日”主题活动中,从一个侧面展示中国女性为环保做出的贡献。
在本次气候变化的会上,万科公益基金会的跨界与创新,不仅体现在携手国内民间各方共同利用国际聚焦的舞台向世界展示中国社会各界减碳的“广谱群像”,还体现在广泛推动与国际组织机构的交流合作,为中外共赴绿色发展之约架起了桥梁。
11月17日,大会蓝区专门举办“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协同的自主贡献与全球协作”主题边会,万科公益基金会与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山水自然保护中心、永续全球环境研究所、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等成为联合主办方,并邀请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世界经济论坛、自然资源保护协会、非洲公民社会组织生物多样性联盟、非洲野生动物基金会等众多国际机构联合协办,在宣传我国生态保护修复、林草应对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成就的同时,共同讨论推动全球协作,共同实现应对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协同增效。
图片说明: 11月17日,中外嘉宾在参加“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协同的自主贡献与全球协作”主题边会后合影。
“全球气候变化会带来灾难,如今大家都对此没有疑问,所以我们面对气候变化问题要采取行动,这一点一定不要犹豫,”万科公益基金会理事长王石在会议期间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但是减碳不是绿色转型的目标,让人们的生活更加美好才是绿色低碳转型的真正目标。我们期待聚集更多民间力量,共同践行国家绿色发展理念,共创零碳美好未来。”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